首頁>農業>

幾大糧商共同成立的現代化國際農業交易平臺,將使中國從世界各地進口農產品更為便利和高效,同時也減少國際輿論對中國糧食安全狀況的擔憂和質疑,中糧集團也正在建設更加高效的農產品全球供應鏈

世界正面臨著因冠狀肺炎病毒引發的潛在經濟與社會危機,糧食行業首當其衝。近期越南、泰國、俄羅斯等農業大國紛紛暫停糧食出口,對國際糧食供應鏈帶來巨大沖擊。在此大背景下,世界糧食巨頭採取應急措施,將聯手利用區塊鏈電子新技術,改善全球農產品供應鏈。

《財經》記者從中糧集團獲悉,近日,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聯合ADM(紐交所程式碼:ADM)、邦吉(紐交所程式碼:BG)、嘉吉、路易達孚集團(Louis Dreyfus Company)、嘉能可農業(Glencore Agriculture)五大國際糧商,在瑞士日內瓦成立了名為Covantis S.A的一家數字化農業國際貿易公司,主要致力於大宗農產品的國際貿易標準化、數字化和現代化,取代依賴紙質合同、發票和人工付款的交易流程,使全球農產品貿易變得簡單、安全和高效。

新成立的Covantis S.A重點任務將主要集中在穀物和油料、種子交易後執行過程的電子自動化測試方面,最先測試的是從巴西桑托斯港運往中國的大豆貿易,具體的測試時間在2020年三季度。

據統計,2019年中國進口大豆8551.1萬噸,其中有5800萬噸是來自巴西,佔比高達67%。2020年前三個月,巴西向中國出口大豆約1600萬噸,同比增長17%。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糧集團管理人員對《財經》記者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中糧集團聯合ADM、邦吉、嘉吉等5大國際糧食巨頭,共同成立一個現代化的國際農業交易平臺,這也使中國從世界各地進口農產品將更為便利和高效,同時也減少國際輿論對中國糧食安全狀況的擔憂和質疑。

提升中國糧食安全話語權

中糧集團內部管理人士介紹,早在2018年10月,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四大國際糧商就聯合發起一項以Covantis為名的區塊鏈計劃,利用一年多的時間,開發使全球農產品航運交易標準化、數字化的新技術, 並在2020年建成一個以Covantis S.A為名的現代化農業國際貿易公司。

中糧和嘉能可農業集團是在2019年下半年加入Covantis計劃,順理成章,中糧集團也就成為Covantis S.A的聯合創始公司之一。新成立的Covantis S.A董事會由六家聯合創始公司各抽調一名成員組成,負責監督並幫助指導公司發展。按照規定,董事會主席將由這六名董事會成員輪流擔任,每年輪換一次。目前確定的Covantis S.A董事會第一屆主席是路易達孚集團代表。

Covantis S.A設在瑞士聯邦的第二大城市日內瓦。前述中糧內部管理人員告訴《財經》記者,瑞士是國際公認的“科技創新之國”,該國每年用於科技研發的資金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以上,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每年公佈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序中,瑞士已經連續九年排名世界第一,超越美國、日本等其他發達國家。瑞士還是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中糧、ADM、邦吉、嘉吉等六大國際糧商決定在瑞士設立Covantis S.A,對公司未來發展有利。

在區塊鏈技術方面,瑞士擁有大量的人才和深厚的專業知識,專業人士有一種普遍說法,“區塊鏈已經滲透到瑞士整個經濟體中”。前述中糧內部管理人員表示,目前,在整個農產品國際貿易過程中,主要是依賴紙質合同、發票和人工付款等手續,來完成一系列交易,既繁瑣費時,成本又偏高。下一步,Covantis S.A通過電子自動化替換手動流程,預計交易速度將提高70%左右,同時還會減少錯誤率。交易雙方使合約執行過程將更加高效、準確和透明。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其中進口大豆佔比高達80%左右。據前述中糧內部管理人員透露,Covantis S.A將在2020年三季度對中國從巴西桑托斯港進口的大豆貿易進行電子自動化測試,這無疑會對下一步中國進口大豆的價格起到穩定作用。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升級,越南、泰國、俄羅斯等農業大國紛紛宣佈暫停糧食出口,全球糧食供應鏈部分切斷,糧食安全危機引發聯合國糧農組織、世衛組織、世貿組織等方面的高度關注。中華糧網易達研究院院長焦善偉、東方艾格農業諮詢有限公司分析師馬文峰等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在此大背景下,中糧聯合ADM、邦吉、嘉吉等六大國際糧商設立Covantis S.A,必將提升中國在國際糧食安全以及整個農產品貿易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同時也減少了國際輿論對中國糧食安全狀況的擔憂和質疑。

中糧打造國際大糧商

1994年,時任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在《世界觀察》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目為《誰來養活中國?》的文章,直接表達了對中國糧食供給問題的擔憂。他認為,未來全球的糧食生產都難以滿足中國巨大的糧食需求,隨後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與爭議。

針對布朗提出“誰來養活中國” 的問題,中國用實際行動和每年的糧食總產資料向世界作出了回答。從1978年到2019年這41年間,中國糧食總產量從3.05億噸增長到6.64億噸,增幅超過100%,超過同期人口的增幅。

至2019年,中國糧食生產已經連續16年保持豐產豐收。據焦善偉介紹,目前中國糧食儲備充足,小麥、稻穀、玉米三大主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最高水平,整個糧食庫存消費比超過40%,遠高於17%的國際警戒水平。

中國在水稻、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方面能夠自給自足,缺口主要是大豆、高粱等飼料糧。在整個農產品生產和進口方面,中糧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進口企業。目前,中糧旗下擁有13家上市公司,資產總額5606億元,年營業收入4711億元,年經營糧油食品總量近1.6億噸,全球倉儲能力3100萬噸,年加工能力9000萬噸,年港口中轉能力6500萬噸。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國際成立於2015年,是中糧農糧業務的唯一海外統一採購、調配、投資和發展平臺,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目前,中糧集團黨組副書記、Quattroporte於旭波兼任中糧國際董事長。

近年來,中糧國際在國外市場拓展迅猛,海外資產和業務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農產品經營量超過1億噸,海外營業收入超過2300億元,約佔整個中糧集團整體營業收入的50%,在國際大豆主產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中糧國際在港口、倉儲、物流、加工設施等方面都有佈局,戰略性投資力度逐步加大。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呂軍公開表示,中糧在全球糧食行業資產第一、營收第二,已經具備比肩國際大糧商的實力。

巴西素有“世界糧倉”之稱,目前是中糧海外投資佈局最多的國家之一。前述中糧集團內部管理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中糧國際在巴西擁有較大的糧源掌控及中轉物流能力,擁有2家大豆壓榨廠、4家糖廠、1家轉運站、2個碼頭、12座筒倉,總投資規模近50億美元。中糧國際在巴西的穀物油籽經營量超過800萬噸,糧源合計740萬噸,倉儲能力181萬噸。巴西桑托斯港口是全球糧食貿易最重要的集散中心之一,在這裡形成了全球農產品東西半球的重要流動。據悉,在桑托斯港口,中糧國際收購的T12A和Cerealsul兩個碼頭,是中糧在巴西中轉大豆、玉米、小麥、糖等農產品的重要物流港,通過這兩個碼頭,中糧可以向中國、歐洲和中東等糧食主銷區出口農產品,年中轉農產品能力達到570多萬噸。

前述中糧集團內部管理人士表示,Covantis S.A主要是在穀物和油料種子貿易過程的自動化管理,未來全球糧農行業貿易的數字化轉型規模將不斷擴大。中糧聯合ADM、邦吉、嘉吉等六大國際糧商將建設更加科學高效的農產品全球供應鏈,造福整個國際農產品貿易行業。

最新評論
  • 1 #

    糧商?那種糧農民誰養活?

  • 2 #

    糧食是立國之本,希望國家重視農業發展,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 3 #

    國際糧商?看來糧食安全並非杞人憂天。

  • 4 #

    解決糧食危機根本在於增加產量。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溫氏、正邦等集中出欄“大豬”!業內人士:看好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