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450萬畝!12月24日,隨著兩份合同的簽訂,新疆疆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疆天棉圖”服務面積突破了450萬畝,佔到了全疆棉花種植面積的十分之一。

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特聘專家吳才聰的話來說,這意味著新疆的棉花生產邁入大資料時代。

什麼是“疆天棉圖”?簡單來說,就是以衛星遙感技術為支撐,通過“衛星+大資料+人工智慧”來實現棉花農情資訊的實時獲取、實時運算、實時反饋,是一套涵蓋了棉花生長環境、種植過程、估產等環節的大資料服務體系。

在平板電腦上開啟“疆天棉圖”App後,只見上面有棉花播種前土壤溫溼度監測、出苗率監測、健康度監測、脫葉率監測等12個選項,棉農可隨時檢視棉花生長實時情況。監測結果每2—3天更新一次。

據了解,目前,國內外只有疆天航空科技公司利用衛星遙感開展棉花生長全過程的商業化監測服務工作。

“擁有‘疆天棉圖’就相當於有一個高階農藝師全年每天24小時為我服務。坐在家裡,通過平板電腦我就能知道地裡的棉花是否需要澆水、施肥。”當天,與疆天航空科技公司簽訂了5萬畝服務合同的沃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繼勝說。實際上,周繼勝是農資經銷商,他用“疆天棉圖”主要是為客戶服務,也是為了證明他賣的農資貨真價實。如果棉農在棉花管理過程中,因為缺水、缺肥或病蟲害造成產量不高,卻說棉種、化肥有問題時,只需拿出“疆天棉圖”就能證明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有了‘疆天棉圖’,今後賣假農資的人就沒市場了。”他說。

石總場北泉鎮鴻興翔種植專業合作社於2018年試用“疆天棉圖”。合作社理事長周潤說,以前,管理2.2萬畝棉花至少需要6名植保員,但2019年他才僱用了一名。從兩年的試驗看,人工成本下降了20%。而且,“疆天棉圖”監測到棉田出現紅蜘蛛等蟲害後,植保員可直奔蟲害區施藥,能有效防止蟲害蔓延。

“‘疆天棉圖’的服務費是每年每畝地10—15元,卻能為我們提供100多次服務,是棉農能用得起的高科技產品。”周潤說。擁有4名博士、7名碩士的疆天航空科技公司於2016年3月在石總場創立,與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有著深度合作,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三年來,公司積累了全疆4000萬畝棉田的各類資料,並在南北疆開展了大量試驗。

“目前,公司簽訂的450萬畝合同中,南疆佔到了250萬畝。”疆天航空科技公司總經理江巖自信地說,隨著“疆天棉圖”服務範圍的擴大,未來新疆的棉農種田會更輕鬆,生產成本也會更低。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玉米,漲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