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網際網路能否改變畜牧行業?或許需要時間來驗證。

近幾年,網際網路公司養雞、養豬已經不是新聞,畢竟養雞和養豬行業都是規模化養殖,網際網路公司憑藉技術優勢切入,就可以快速賦能產業。

然而,因為農牧行業存在分散性,變現週期長等問題,網際網路企業一直沒有在這個領域有較大的突破。儘管,在2015年有網際網路+農牧的勢頭,但不盈利而紛紛倒閉或退出。

01

畜牧行業問題:機會與挑戰並存

從整個產業來看,畜牧行業必須要突破式發展,但消費需求增長與實現發展矛盾重重。

尤其是畜牧行業第二大產業——牛肉產業。

資料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凍牛肉進口量繼續保持同比較快增長,進口總量達21.2萬噸,增長32.2%;冷鮮牛肉市場端,就常規中國產育肥牛來看,因牛源緊缺,2017年末其全國平均價格每公斤上漲到了26~27元。

可以預見,消費量大、價格上漲、供應缺口大仍將是中國牛業的主旋律。

業內人士也指出,目前國內牛肉產能尚不能滿足50%的市場需求,中國牛業即將進入牛源極度短缺的新階段,這對整個行業也是嚴峻的洗禮與磨練。

畜牧業指的是從事動物飼養和繁殖的一種產業,畜牧業的養殖方式包括圈養和放牧方式,其中放牧方式主要存在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圈養主要是以養殖場飼養為主。另外,中國草原所佔面積為43.6億畝,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l/3,而且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和新疆等西北地區。形成了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和川西牧區等5大牧區,這五大牧區屬於純牧區。

除此之外,還有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和寧夏5個半農半牧區。

讓人擔憂的是,由於草原的開墾使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中國草原面積退化十分嚴重。

隨著畜牧業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對草原的利用嚴重超出了草原所能承受的負荷,加劇了草原的沙化、荒漠化和鹽鹼化,嚴重阻礙了中國畜牧業的發展。

另外,畜牧行業多個致命的問題,比如分散性、產業弱、人才缺乏,生產效率低,這些綜合因素導致畜牧行業發展緩慢。

這些痛點需要如何突破呢?

02

畜牧網際網路機會在哪裡

痛點就是機會。

近幾年,京東、阿里、網易等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切入養豬,幫助畜牧行業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其中網易還切入產銷一體化,比如安吉、紹興、高安等地興建養豬場。

談到畜牧+網際網路,我們就不得不談電商。

早在2015年,國家推出“網際網路+”戰略之後,“如何賣”成為企業發展網際網路的突破口。對於畜牧行業,2015年是畜牧電商元年,2016年是發展的一個高峰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了電商的嘗試。

比如,自新希望、大北農、百宜云率先進軍網際網路後,2015年越來越多的飼料大佬加入網際網路+的隊伍,包括禾豐、安佑、正邦、通威、天邦、海大、正大、金新農等等。

但在畜牧網際網路發展中,電商的比重是最大,畜牧電商新興平臺也紛紛出現,畜牧巨頭和大佬紛紛與阿里、京東合作開設網店。

然而,畜牧行業的整個鏈條非常長,涉及不同而利益鏈條,同時因物流、人才等發展的短板,畜牧電商成為這個行業一塊雞肋。

畜牧電商行不通的情況下,但畜牧行業網際網路、資訊化、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方向且蓬勃發展,從電商賣到技術賦能成為畜牧網際網路的最大的特色。

比如,京東。

早在2015年,京東藉助技術優勢和流量優勢、物流優勢與巨頭紛紛簽約,不僅僅幫助畜牧行業解決銷售問題,還幫助畜牧行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繼AI養豬之後,2019年11月,京東正式進軍養牛領域,與中國農業大學動科學院奶牛科研創新團隊聯合打造智慧養牛新生態。

會上,京東農牧與黑毛牛集團、首農集團、蒙犇集團簽署智慧化畜牧產業戰略合作協議,並與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簽署聯合研發合作協議,中國農業大學李勝利教授作為代表出席協議簽署儀式。

03

京東為何切入養牛:萬億級市場

2018年,作為京東農牧首個落地專案,中國農大與京東農牧聯手打造的“豐寧智慧豬場示範點”,正在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等技術能力實現豬場精細化管理和科學自主智慧化決策,讓農牧業實現萬物互聯。

其中,2019年“618”期間,京東農牧第一批“AI豬肉”在京東商城及7FRESH生鮮超市同步上線,當天就被搶購一空。

經歷2018年養豬行業的成功,成功堅定了京東農牧涉足其他領域的決心,養牛已經成為京東農牧接下來的主要進軍方向。

據了解, 京東農牧是京東數字科技旗下的獨立子品牌之一,依託於京東數字科技的資料技術、AI和IoT三大核心技術能力,通過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機構深入合作,自主研發並推出整合“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裝置(IoT)”+“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組的智慧養殖解決方案,旨在推動傳統農牧產業實現數字化、智慧化、網際網路化,養殖成本全面降低,效率提高。

其實,我們看到京東養牛行業是2條路子:1)藉助流量幫助優質畜牧企業做銷售;2)藉助技術幫助畜牧企業提升效率;3)以金融為核心切入畜牧產業鏈。

從京東切入養牛佈局來看,京東看上這個萬億級市場。

1、百億級剛需市場

牛肉剛需市場!

海關總署統計顯示,中國2017年進口牛肉約70萬噸,價值約33億美元(約合211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20%。。而2018年前三季度,進口牛肉量已經達到73.8萬噸,同比增加46.8%。

根據資料顯示,業內預計缺口已經接近100萬噸,而且進口量也在不斷增長,從資料顯示已經超過30%。因此牛肉前景被看好。

另外,牛肉高蛋白、低脂肪,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變,備受年輕消費者偏好。資料顯示,中國肉類消費量在人均60公斤上下,是世界平均數的兩倍,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從肉類消費結構來看,中國居民以消費豬肉為主,人均牛羊肉消費還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京東擁有電商平臺、7FRESH等渠道及消費場景。其中,京東商城在籍會員超過一千萬,目前京東在全國的7 FRESH共16家。這些渠道都將成為京東牛羊肉消費入口。

2、牛奶行業已是千億市場規模

隨著國家相關“提振中國產牛奶”政策推進之後,蒙牛、伊利、新希望、溫氏等巨頭髮力奶牛產業,牛奶行業已經千億級市場規模。

根據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的消費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人均奶類消費量將達到28千克,到2030年將達到41千克。初步預測2018年中國牛奶行業銷售額達到1195億元左右,並呈現逐年穩定增長狀態,預測在2020年中國牛奶行業銷售額將增長至1283億元,2018-2022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7%,中國牛奶市場規模將實現穩步增長。

可以預計,誘人的市場,牛奶企業對服務商的需求將會節節攀升。

3、千億級的智慧農業服務市場

畜牧行業存在效率低、人才缺乏、痛點多,需要新模式和新技術來改變。尤其是,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可以應用於種植、養殖生產作業環節,在食品安全環節等環節幫助經營者由人工走向智慧。

根據國際研究預測,全球智慧農業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90.2億美元達到2025年接近700億美元的規模。

其中,早在2013年中國智慧農業產業規模已達到4000億元,僅以應用(硬體和網路平臺以及服務)為基礎的智慧農業市場就有望在2022年達到184.5億美元的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13.8%。

京東發力的就是數字農業及人工智慧。京東以農業生產環節的數字化升級為中心,用技術改造農業的生產端,幫助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時致力於打造數字農業生態圈,將服務區間向上拓展至飼料、獸藥供應,向下至物流、加工和銷售環節,同時提供金融貸款服務和行業專家資源,為農牧企業提供覆蓋全產業鏈的增值服務。

總結一下,畜牧行業存在諸多問題,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企業已經業務下沉,從養豬、養雞、滲透到養牛、養魚等畜牧領域。

可以預見,畜牧行業的發展將會因科技而改變,整個畜牧行業的行業格局也將會重構與再生。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只有七八十年代的農民,才吃過的美食,現在花錢也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