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文>

當很多人將自己活成了討厭的樣子時,有些人卻把人生活成了一場戲。一邊看著自己演戲,一邊經歷其中,品味著人生種種滋味,而馮唐恰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從不執著於人生的戲劇,卻又享受其中。

在一次採訪中談到“中年油膩”時,馮唐給出了他所認為“解油膩”的三點建議。其中學會“不要臉”竟然是馮唐極力推薦的中年特質,除此外還有另外2種特質,成為馮唐眼中淡化“中年油膩”過後的“清口小菜”。

1.“不要臉”是生活中的保護色‍

中國人太在意“臉面”,尤其人到中年,“臉面”更是被昇華到了對自己前半生認同與否的標準。然而,中年人越在意“臉面”,越需要掩飾,讓自己活得更圓滑,與周圍的環境、周圍的人相得融洽。可恰恰是這種“捨棄自我的遷就”成為了人們口中“中年油膩”。

馮唐在談到化解這份“中年油膩”時提到了一點建議,那就是活得別那麼在意“臉面”,應該更自我一些,更隨意一些,而不是拿自己去討好周圍的環境、周圍的人,最後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

事實上,對於年輕人而言,更應該學會融入社會、融入環境,在自我與社會、環境之間尋找一種平衡。可到了中年,走過了這段時期,那就應該逐漸迴歸自我,重新審視、瞭解自己,努力讓生活成為自己的背景,而不是讓背景蓋住了自己,這樣的人生未免太苦也太絕望。所以,愛自己要從“不要臉”開始,別那麼在意別人看你的目光和他們的臉色。

2.將人生從後往前看,才發現自己還年輕‍

人到中年,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油膩”的?有人說,是從鬍子拉碴、不那麼在意自己的形象,在與身邊異性相處時也不再怦然心動時開始的。也有人說,是從被婚姻、生活和養家逼得無處逃脫時開始的。

在馮唐看來,人生遇到“中年油膩”是從承認自己到了“油膩年齡”,破罐破摔、毫不在意地承認自己本來就該“油膩”時開始的。換句話說,承認自己到了該“油膩”的年齡時,已經成了別人眼中的“油膩大叔”、“油膩阿姨”。

想要衝淡這份“中年油膩”,最需要改變的是自己的觀念。很多人對“油膩年齡”毫無抵抗就認輸了,可年齡是什麼?年齡是一種符號,可以是身體的符號、閱歷的符號,也可以是別人賦予你的符號,就像是“中年油膩”這個詞本身。但是,它僅僅是符號而已。

中年這個年齡段很特殊,如果從前往後看,“中年”這個符號確實與年輕時相比更老了,也更“油膩”了。可從後往前看,從人生整體反觀這個年齡段,其實“中年階段”依舊是一個年輕的符號,是一個充滿故事、閱歷,心智走向成熟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其實更具個人魅力和吸引力,同時也是充滿無限可能的階段。

當中年人意識到自己還很年輕,接受這份“年輕”以及過往經歷回饋的閱歷時,就能化解心中的那份“油膩”。事實上,與身體、年齡的“油膩”相比,更需要衝淡的是內心的“油膩”。當自己覺得自己還很年輕,朝著年輕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時,“油膩”也就慢慢變淡了,反而“膩”出了一份歲月帶來的醇厚。

3.不逞強,就不會那麼多人盼著你“活得油膩”‍

中年人常常把自己活得太“油膩”,很多時候是為了滿足別人對自己的期待,我們常常把這種“期待”美化成為一種過度弘揚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父母孩子的責任,對伴侶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工作的責任,等等等等,最後偏偏忘了對自己好一點。

很多人為了盡職盡責,要拼命、要努力、要置之死地而後生,甚至偶爾偷懶會被斥責,想要停下來休息則會被指責為不求上進、沒有責任心。最後呢?很多人為了所謂的“責任”,只能不斷苛責自己,扛得住、扛不住都要往上衝,這就叫做逞強,直到把自己逼入絕路,崩潰或看破紅塵、活得了無生氣。

更可怕的是,這種“逞強”會在周圍那些你在意的、你所愛的人的歡呼雀躍中上癮。最後,所有人對你更貪婪的期待會變成塗在你臉上的“油膩”,一層層包裹住你,讓你無法呼吸。所以,中年人要學會量力而為,更要學會說“不”,別逞能,不然別人會一邊盼著你“油膩”,一邊又指責、嘲諷你的“油膩”。少些期待,能化解“中年油膩”。

在馮唐看來,“中年油膩”其實只要“膩”的適度,反而多了一種中年人特有的氣質、風度與味道。更重要的是,“膩不膩”,應該自己說了算,與他人何干?既然不相干,更沒必要多理會、太在意。

​人生應該自己說了算,自己對自己負責,努力活成想要的樣子就好,即便“油膩”卻膩得開心,又有何妨。所以,化解“中年油膩”最好的辦法,那就是別在意、一笑而過。

7
最新評論
  • 於德慶:做人不要太張揚〈雜文)
  • 十張圖告訴你,最靠得住的人只有自己,自強自立才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