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這個“十一”兩節相逢,電影市場也熱鬧起來。

《奪冠》和《我和我的家鄉》這兩部主旋律電影在後疫情時期,調動了不少人的鄉愁與家國情懷,令觀眾看完熱血澎湃。《奪冠》雖早了幾天上線,票房卻未及《我和我的家鄉》一半。

《我和我的家鄉》上映4天后實現逆襲,截至目前,累計票房突破11億元,成為2020國慶檔首部票房破10億的電影。

單日票房及排片穩居第一,奪下上座率、場均人次單日冠軍。好口碑持續發酵,淘票票評分9.3,貓眼評分9.2,豆瓣7.4分,全平臺口碑位列同檔期第一,全面領跑國慶檔!

因為《我和我的祖國》的緣故,小編對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沒有任何期待。但電影出乎意料地帶來了舒爽的型別快感,僅憑此便可稱得上完全超越了她“姐姐”。

本片打出的招牌就是“中國喜劇天團”的一次大匯聚,甯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5組導演,

五個單元導演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述說著小人物的故事。他們用這份令人驚喜的《家鄉》答卷告訴所有人:主旋律也是可以拍得格外好看的,只是看是否用心。

除了這些掌鏡人,還有近百位優質演員參與其中,包括但不限於葛優、黃渤、範偉、沈騰、王寶強、閆妮、馬麗、劉昊然、張譯……如果算一算目前公佈的主創過往作品,他們的累計票房就已超過600億。

小編淺談下自己最喜歡的三個故事:

其中一個故事叫《最後一課》,範偉演的老師,旅居國外,生活優渥,一次腦梗讓他記憶錯亂,只記著自己92年在中國落後的地區當鄉村教師的情景。

為了幫他恢復記憶,兒子帶他回到原來的農村,全村人感念老師當年為他們的付出,全力配合,在現代的生活中硬是製造出一個92年的場景。

範偉老師,就在這偽造的教室裡給假扮的學生們上課。

平心而論,老範這個角色並不好演,一旦處理不當很容易陷入“高大全”這樣千篇一律的臉譜化演繹中。

但小編注意到片中範偉通過非常細膩的表演方式,特別是眼神方面的處理,讓這一形象紮根於現實,得以深入人心。

這讓我聯想到了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再見列寧》,東德的一個母親在柏林牆倒塌之前生了病,等醒來之後,東西德已經合併,但是兒子怕母親受刺激發病,將周圍人事都還依舊偽裝成原來東德的樣子。

再見列寧,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抹殺了東德,用反襯褒揚了西德所代表的價值。而這個最後一課,在褒揚現代鄉村欣欣向榮的同時,並沒抹殺過去,正因為有鄉村教師過去多年的努力和傳承,才有今天的發展。

另外,還有一個小細節,可能是我自己過度解讀了。範偉老師在國外的家中,一直掛著學生的那幅黑白畫,後來因為他腦梗,他的記憶留在了過去,一直沒變過,就像那些固守舊有觀念的人。但是,中國已經變了,村民們套用張愛玲的話,“已經回不去了”,泛著喜滋滋的無奈。

《回鄉之路》應該是五段故事裡面唯一一個有比較明確的真人原型的了。

鄧超飾演的喬老闆,表面上看起來流裡流氣,特不靠譜的一個土味暴富的土老闆,總覺得是那種說大話騙人騙財的混混,實際上卻是大愛無疆、默默奉獻的治沙人,在現實中他的確培育出了全國第一個沙地蘋果品牌。

而這是必須依循科學規律的反覆實驗,即便農業上成功了,缺的還有銷路,這才趕上了火爆的電商渠道,而閆妮扮演的就是頂流帶貨主播。

從冷漠到熱情,閆妮在短短三十分鐘裡轉變明顯,或者說孤身在外闖蕩出一番事業的她,平日裡把自己保護得太嚴密了,只有回到熟悉的地方,回到生她養她的家鄉,才會卸下這身女強人的盔甲,露出內心深處“佟掌櫃”式的微笑。

而這些微笑,才是陝北土地上最樸實,最堅強,也最甜蜜的鄉情土壤。

鄧超和閆妮的互動是片中最有趣的對手戲,從不信任到信任,這是老鄉特有的情感,其實導演之一的俞白眉、閆妮和客串的苗阜都是陝西人,一句“毛蛋”就流露出濃濃的鄉情,足以跨越網路和社會身份,拉近大家的距離。

五段看下來,《回鄉之路》應該是“家鄉”感最濃厚的一段了,看著兒時漫天黃沙,到現在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變成了樹木叢生的植被,那種強烈的對比感更讓人感慨國家、家鄉在這幾十年的變化。

沈騰和馬麗的《神筆馬亮》最後登場,也是喜劇效果最濃烈的一段。

開篇馬麗的“手摔領導救夫”,到後面沈騰的“手繪毛衣”,到全村在農田裡“俄羅斯式的裝扮卡網”。不僅創意慢慢,笑點密集,更可貴的是沒有低俗笑料,而且更難得的是把非常容易煽飛的故事給收住了(本來我以為結尾氣氛到位又要煽了,沒想到一句“這裡是觀光臺不是演講臺”直接破功)

影片看完了,還有點意猶未盡...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在開心麻花陪跑14年,新戲無沈騰的助攻,他的喜劇還好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