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1、

從上映之前的萬眾矚目,到現在吐槽頻頻,《花木蘭》這部電影的命運,如同疫情籠罩下的世界,充滿了跌宕起伏。

其實這部電影作為迪士尼標準流水線工業體系下的大製作,原本不應該拍得如此糟糕。

然而美中國人畢竟無法真正理解中國文化,於是整部電影裡各種中國元素的錯位,以及那種強烈的違和感,讓國內的觀眾無所適從。

這個咱們就不具體展開了。

今天聊點別的。

花木蘭這個故事,從一千多年前出現以後,就廣泛流傳,到底是什麼吸引了眾多讀者呢?

咱們看,在美中國人拍出了一部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之間,咱們這也拍了不少花木蘭的影視劇。

最近20年間,國內拍攝的花木蘭影視劇怎麼也有4、5種了。

到底花木蘭的故事有什麼特別的魅力,讓中外觀眾都如此著迷?

咱們還是回到《木蘭辭》這首長詩裡面,詩歌最後題眼: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是花木蘭這個故事的內涵精髓所在。

意思就是男人能幹的事兒,女人有能幹。所以花木蘭能夠成為一個傳奇。

2、

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千年,主要是因為被寫成了《木蘭辭》,作為文學名篇,一直被人傳誦。

這首詩誕生的年代,大概是南北朝時期,起初在北方民間傳誦,後來被文人潤色加工,遂成名篇。

在《木蘭辭》的同時代,也有一首詩非常著名,後來和《木蘭辭》並稱為樂府雙璧,那就是《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的創作年代,按其自序說法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應該出現在漢末,但根據後世考證,這首詩在流傳過程中應該也有後人多次潤色加工。

實際上這在古代非常正常,古人文學作品在流傳傳抄過程中,總免不了被後世人修改。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國風,大多數最早都是民歌,後來被官方收錄修改,再經孔子刪定,才最終定型。

總而言之,同為樂府雙璧,《木蘭辭》和《孔雀東南飛》的問世有一個相似的過程。

不過,花木蘭的故事被多次改編搬上銀幕,拍攝了多部影視劇,而《孔雀東南飛》被改編成的影視劇比較少。最有名的大概就是2009年潘粵明主演的這部。

當年這部劇收視率也不甚理想,後來自然更加沒有人願意翻拍這個題材了。

畢竟比起花木蘭的傳奇經歷,《孔雀東南飛》講述的故事不過是家長裡短,主要就是一個婆媳矛盾。而電視劇涉及婆媳矛盾的,主要是現代背景時裝劇,觀眾心目中的古裝劇,要麼是歷史劇充滿了金戈鐵馬,要麼是武俠劇打得好看,你拍個古代社會的婆媳劇,確實有一點不太搭調。

當然這並不影響《孔雀東南飛》作為文學名篇的魅力。

3、

那麼,《孔雀東南飛》到底有什麼文學內涵呢?它為什麼能流傳千古,被後人廣為傳頌呢?

《孔雀東南飛》是一個愛情悲劇。中國古代有四大民間傳說,分別是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梁祝,全部都是愛情悲劇。

而造成這些愛情悲劇的主要原因,就是古代禮教和封建大家長的壓迫。

你看,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因為王母娘娘不同意,所以愛情不能自由;白蛇傳是因為人妖殊途,不能為正統禮教所容納,所以愛情不能自由,實際上白蛇傳裡面這個妖更多是個比喻。

具體到《孔雀東南飛》裡面,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之所以悲劇了,很簡單,就是焦仲卿他媽,劉蘭芝的婆婆不喜歡這個媳婦兒,非要休了人家。兩個人沒法在一起,只好一起赴死。

這種事情,放在現代人看來,簡直不可理喻。為什麼父母不同意,就必須去死?

這就是古代禮教思想的可怕所在。漢代以孝治天下,自從二代目的漢文帝開始,皇帝的諡號都要帶一個“孝”字,漢文帝就是孝文帝,武帝是孝武帝,特別是漢武帝時期開啟的“獨尊儒術”,更是加重了這種社會氛圍。

漢武帝搞得這一套東西,本質上是為了鞏固皇帝的君權。因為古代封建社會,君父一體,理論上皇帝就是所有臣子的父親。所以要無限抬高作為皇帝,作為封建大家長的權威,就漢代的法律來說,違抗父母之命就是犯罪。

所以焦仲卿一點辦法也沒有,他不能違抗自己母親的意思;另外一邊,劉蘭芝面對兄長做主再嫁,也是沒有辦法,他們改變不了這種安排。

其實古代大多數人面對這種父母安排,基本上都是從了。比如後來著名的陸游和唐婉的故事。和焦仲卿、劉蘭芝的故事如出一轍,都是夫妻恩愛,然後被母親拆散。

當然陸游和唐婉都沒有自殺,各自開啟了另一段生活。這也更加顯得焦仲卿和劉蘭芝故事的剛烈。

所以古代根本就沒有愛情自由這個說法。自漢到宋,一千多年過去了,父母之命就是法律。當然比起明清之後更加壓抑人心的制度來說,至少劉蘭芝和唐婉被遣送回家以後還能再嫁。

古代封建禮教這套制度,非常壓抑人性。因為人性都追求自由,不喜歡被種種壓抑、束縛。

最終焦仲卿和劉蘭芝以死抗衡的,就是這種不自由。

《孔雀東南飛》最後一段“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這幾句話意味深長,戒之慎勿忘的到底是什麼呢?這首詩沒有明說,當然站在古代人的角度,他們本身可能也沒有封建禮教的概念,所以也無法跳出封建禮教這個無形枷鎖,因此這首詩具有的反抗封建禮教的精神,是咱們後人總結的。而在古人看來,他要告誡的事兒很簡單,就是要給人一點自由,不要把人逼死了。做父母的想維護自己權威,可以,但是別做絕了,反而搭上了自己兒子的性命,就這麼簡單。

4、

說完《孔雀東南飛》的內涵,咱們再回過頭來看《木蘭辭》。

花木蘭和劉蘭芝,這兩個不同的女人,不同的命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社會面貌。

如果說《孔雀東南飛》處處都彰顯了這種壓抑和不自由的話,《木蘭辭》則剛好相反,反映了一種自由奔放的氣息。

花木蘭作為一個女人,可以出入軍營,上陣殺敵立功。這在古代非常罕見。

不過這也反映了北朝比較開放的民風,花木蘭能夠隱身軍營12年而不被發現其性別,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很大概率是花木蘭代父從軍,她父親本身就是軍官,因為當時北朝是府兵制,來源於草原民族戰士自帶裝備跟從可汗出征的傳統,所以花木蘭應該是帶領了一群部下,平常生活接觸的都是鄉親。而其他的人接觸多了,即使知道她的身份也不會揭穿了。

但總的來說,北朝因為起源於草原部落,相對東晉那批南渡衣冠來說,並沒有太多儒家禮教制度的條條框框,而保留了很多更加自然更加自由的野性,可以說這是一股野蠻的力量。

所以花木蘭和劉蘭芝,樂府雙璧的兩個女主角,她們倆的命運走向,剛好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個代表了北方,一個代表了南方,一個是起源於草原部落而漢化建立的政權,還保留了很多野性;一個是延續漢晉制度,被儒家禮教制度深刻影響了數百年,整個社會失去了那種自由。

整個南北朝大分裂時代,最後被李唐王朝終結。值得注意的是,李唐王朝也誕生了一個花木蘭式的巾幗英雄,那就是李淵的三女,諡號平陽昭公主,死後以軍禮下葬,可以稱得上古代最著名的女將軍。

回顧南北朝的那段歷史,南方是精緻而陰柔,樑陳詩風都逐漸轉向靡靡之音,李白稱之“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這就反映了整個南朝社會面貌,因為禮教太過而失去了自由奔放;而整個北方就是野蠻而剛健,還散發出那種蓬勃向上的氣息。

最終是北方統一了南方,就不足為奇了。因為整個南方,儒家那一套制度執行久了,就失去活力了。人性被束縛,人都失去了自由,整個社會就逐漸死氣沉沉,暮氣十足,而必須需要來自外來的刺激,以注入新的活力。

所以,歷史真的很巧,剛好《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是樂府雙璧,剛好代表了南北朝兩種不同的社會精神面貌。

今天我們再來看《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這兩首詩,它們代表的不同內涵,很有意思。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范冰冰生日駕到,張鈞甯隔空送祝福,被贊真是好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