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花木蘭》作為2020年迪士尼的“重頭戲”,從選角、開拍、上映可謂賺足了人氣,不管是頂它的還是吐槽的,都預示著影片將成為2020下半年的一個熱點話題,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劉亦菲版《花木蘭》有哪些亮點。

想了解西方人對中華文化的迷之解讀

首先,翻拍自己的動畫電影和經典神話故事,對於迪士尼來說是家常便飯,原因很簡單,可以有效降低版權費用和故事線製作成本。而且加上經典故事本身的傳承廣泛性,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其實在《花木蘭》之前,章子怡《藝伎回憶錄》作為好萊塢大片,也有過異曲同工的迷之操作。作為一個日本故事,裡面沒有一個日本演員,而且故事的解讀也沒有原汁原味還原日本風味,所以當時這部片子雖然有所盈利,但是並沒有被日本觀眾廣泛認可。

所以,小編相信很多中國人走進電影院,除了對於故事的熟悉和劉亦菲的演繹,更多的是想看一下,迪士尼到底對於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作何解讀。

第一部《花木蘭》動畫電影在1998年上映,1億美元的成本,換來了3億美元的票房。作為迪士尼首次中國元素的動畫,雖然在中國人看來有點褒貶不一,但是很符合歐美心中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這裡我們對兩版《花木蘭》劇情做一個對比:

相同的地方:1、木蘭都是天生活潑,大鬧媒婆處所。2、木蘭的父親都患有殘疾。3、木蘭和戰友都是不打不相識。4、在戰鬥中,木蘭都利用了雪崩,摧毀了敵人的軍隊。5、可汗都採用了邊陲閃電戰,以及皇城刺殺式襲擊。

不同的地方:1、動畫版中木須龍作為祠堂中派出的守護神,隨時保護和引導木蘭完成任務。而電影版中利用鳳凰的形象,展示了家族守護的力量。2、動畫版中的巨鷹,在電影版中化為了鞏俐飾演的仙娘,且仙娘在影片中最後由邪轉正,並救了木蘭的性命。3、作為木蘭的“男友”,動畫片中是和將軍李翔,而影片中是和同袍的戰士鴻輝,兩版都屬於純愛系列(不含動畫片木蘭的續集)。4、動畫片中李翔因為木蘭的救命之恩,沒有處罰木蘭的隱瞞大罪;而電影版中甄子丹飾演的將軍將木蘭除名。5、木蘭得知可汗要去皇城刺殺皇帝后,動畫版的木蘭苦口婆心,幾乎是在可汗施行刺殺任務後,眾人才醒悟過來;電影版中,木蘭取得了將軍的信任,並調撥給她一隊人馬,前往皇城營救皇帝。6、最終決戰場景,動畫版的是在皇宮內,而影片版的是在一座還沒有修築好的宮殿內。

非常經典的配樂

動畫版《花木蘭》的主題曲由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Christina Aguilera)演唱,我們簡稱擦媽。她1998年與RCA唱片公司簽約,同年為迪士尼電影《花木蘭》演唱主題曲《Reflection》,獲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提名。可以說,這首歌是擦媽的成名曲,而在國語版的主題曲由李玟演唱,名字是《自己》。

在劉亦菲版電影中,擦媽和劉亦菲都重新演繹了昔日的主題曲,而且擦媽還演唱了電影版的主題曲《Loyal Brave True》(忠勇真)。影片中,數段由《Reflection》改編的絃樂衝進耳朵,情懷感十足。

借用一位樂評人的話,20年前的擦媽,淺吟低唱,婉轉低迴,滿臉青澀少女情懷在Reflection中尋找自我。20年後的她,洗盡鉛華,沉穩大氣,詮釋新時代女性的獨立,Loyal Brave True,女性也可以忠勇真。

也許是男主電影拍得過多,也許是觀眾渴望新的故事線。近年來國內外以女性為視角的電影越來越多,而且市場也證明,女性觀影者越來越多。

而且近幾年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女性在社會上的力量越來越凸顯,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已經在發生轉變,小編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是在看完《美國恐怖故事》第二季。所以迪士尼真是找準了觀影者對於女權主義的熱誠,通過重新塑造熟悉的女性角色,來博得觀眾的關注。

按照影片中呈現的內容,木蘭具備了忠、勇、真、孝四種品德,表現了新時代女性渴望承擔更多的責任,這種女權思想非常貼合西方國家現在的價值觀念。所以這部電影會更受女性觀眾的青睞。

《花木蘭》在國外是9月4日起在Disney+登陸的,對於會員,需要支付29.99美元獲得48小時影片觀影權,而對於初次註冊的會員,還需要多付出6.99美元的會員費,也就是36.98美元。要知道,北美院線平均票價也才9美元而已,所以這個觀影成本,比較考驗觀眾對影片的忠誠度。

不過,根據影片上線後首周的資料統計,Disney+的下載和註冊激增接近90萬次,貢獻的收入已經1200萬美元。所以在北美市場,《花木蘭》對迪士尼的貢獻已經超出了影片的層次,成為了拉動線上平臺拓展使用者的工具。而國內於9月11日上映,受部分資源已經流出的影響,以及豆瓣評分的不及格,現在媒體預測票房在4億元左右,具體還得看影片上映後的整體走向,不過從《花木蘭》針對《信條》的專門改檔推遲,可以看到發行方也有點底虛。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你可能發現了,肖戰非常戀家,多次被問的問題中都涉及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