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在上線Disney+上映的電影《花木蘭》,遭遇了滑鐵盧。很多不少在海外的華人,率先花費了29.9美元,得到的觀影體驗卻不如預期。雖然這部影片還沒有在國內上映,豆瓣上已經有了對這部電影的評分,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得分非常的低,只有4.9分。

這部電影是迪士尼執導拍攝的,其實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出過關於花木蘭的電影,是一部動畫片,名字就叫《花木蘭》。這部電影在國內反響很好,得到了國內觀眾的一致認可。這部動畫片在豆瓣的評分是7.8分,很多觀眾表示看過這部動畫片沒有100次,也有50次。

顯然真人版的《花木蘭》輸了動畫版《花木蘭》很多,看過真人版電影的觀眾,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認為該片導演對中國的歷史有很多誤解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是生搬硬套。

一、電影中有小兵偷偷倒水被趕出軍隊。

顯然導演是想表示軍隊的紀律嚴明,但是他沒有搞清楚,這些兵是怎麼進入軍隊的。當時連年征戰,很多國家的壯勞力都是不足的,軍隊裡的兵力更是不足。為了補充兵力,很多士兵都是被迫入伍的,每家每戶都要出壯勞力去補充軍隊兵力。有的家裡被抓的一個壯勞力都沒有,甚至上了年紀的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都要被抓去補充兵力。

在北朝民歌《木蘭辭》中,就有這麼一句:昨夜見軍貼,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花木蘭昨天夜裡見到軍隊發的貼子,皇上要徵兵打仗,下發了很多徵兵令,每道徵兵令上都有木蘭父親的名字。而木蘭的父親的年紀很大了,可見當時的兵力是非常不足的。

假如犯這麼點小錯就被趕出軍隊,那正是這些士兵求之不得的事情,因為家裡基本上沒有勞力,還有年邁的父母等待照顧。假如能這樣簡單地離開軍隊,倒是順了這些士兵的心意。

二、木蘭從軍是為了給家族帶來榮耀。

電影一開頭,就強調了木蘭是為了家族榮耀去從軍的。這個顯然是說不通的。

在《木蘭辭》中是這樣交代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句話的意思是,木蘭從軍前還在織布,但是卻憂心忡忡,一邊織布一邊嘆息。木蘭是為父親擔憂,父親年齡大了,去徵兵打仗,身體肯定受不了。

而木蘭替父從軍的原因,在《木蘭辭》也交代的很清楚,《木蘭辭》中是這樣說的: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這句話的意思是,木蘭的父母沒有兒子,木蘭沒有哥哥,她願意去市場買鞍馬,替父親從軍。

顯然花木蘭是被迫從軍的,並不是為了家族榮耀。而導演混淆了概念,沒有搞清楚歷史事實。

三、影片裡最大的bug,鞏俐飾演的仙娘

鞏俐飾演的仙娘是一個魔法師,算是影片中最大的bug。她的實力完全碾壓正反兩派的,-吊打花木蘭完全就像捏死螞蟻一樣簡單,她完全可以殺了皇帝,取而代之。但是她卻願意投靠一個她隨時都可以秒殺的反派手下,還對反派唯命是從,不得不佩服編劇的腦洞。最後為了選擇救木蘭,寧願犧牲自己的性命,被一箭射死。但是憑她的能力,又怎麼會被一箭射死,真的匪夷所思,難道真的是花木蘭的主角光環至上,一切以主角為主。

在歷史上,是沒有仙娘這一個角色的。顯然是編劇為了讓電影好看加上去的,但是這樣的一個角色,實力太強,反而無法控制。而且這個角色更像是歐美的神話電影中的魔法師,是為了迎合歐美人的口味而加上去的,這樣中西合璧的角色,在這部電影中絕對是一大敗筆。

還有幾天這部電影就要在國內上映,顯然這部電影沒有當初宣傳的那樣精彩,也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不知道到時會有多少人去看這部電影。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信條》票房達1.462億美元,這是諾蘭評分最低的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