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雙雄模式,是香港警匪電影中的一個特徵。

而有三部很巧合的警匪雙雄電影,精準地以十年為期,各自為峰。

分別是1992年的《辣手神探》,由周潤發和梁朝偉主演,2002年《無間道》,由梁朝偉和劉德華主演,2012年的《寒戰》,由郭富城和梁家輝主演。

這個巧合相當有意思。

1992

港片勢頭並未衰減。

吳宇森拍完這部電影之後遠走好萊塢,周潤發正如日中天,而梁朝偉正在香港影壇崛起,看過電影的人應該都忘不了周潤發的氣場,與梁朝偉的眼神。

在周潤發面前,很少人會不淪為配角,他的高大身形和強大氣場,很自然就會是人群裡最顯眼的一個,尤其是與拿槍的周潤發同場競技。梁朝偉身高並不突出,戲份也略少,但他在這部影片中,憑藉足夠強悍的演技,配角身份卻與周潤發平分秋色。所以他拒絕了次年的金像最佳男配提名。

這是梁朝偉第一次飾演臥底,這個角色叫阿浪,除了接頭上司,整個香港沒人知道他的身份,也沒人記得他的生日,這與十年後《無間道》的角色呈現驚人的一致性,包括天台接頭橋段。而在兩部影片中,梁朝偉都憑藉眼神的演繹技驚四座,不管是對戲殺人如麻的尊尼(黃秋生飾),還是面對氣場迫人的“辣手神探”袁浩雲(周潤發飾)。

影片開頭,發哥在茶樓部分的文戲部分非常出色,但整體來說握槍的時間比例太大了些,這也是吳宇森電影讓人詬病的地方。而梁朝偉則在這部影片中奉獻了一段極為經典的戲份,槍殺黑幫老大海叔(關海山飾)後,淚光突來,強顏一笑,轉身後卻又痛苦難抑。所以單論演技表現,梁朝偉更為搶眼。

而既然是吳宇森執導,自然有“暴力美學”控場,即便沒有白鴿和風衣,卻也有鳥籠橫飛和懷抱嬰兒開槍的發哥。當然如果以縱向的比較眼光來看,劇情和鏡頭設計,也頗有幾分粗糙,槍戰場面過多,也有一些混亂和漏洞,但瑕不掩瑜。

這一年周星馳霸佔了票房榜前五名,《辣手神探》票房1971萬,十大票房排行榜被喜劇、動作和功夫三大型別電影瓜分。

2002

從一九九0年開始,周星馳連續統治香港影壇四年,直到到一九九四年周潤發的《賭神2》登頂才打破,而後隨著成龍、周潤發和李連杰相繼出走好萊塢,本土題材疲軟、人才流失加上好萊塢的全球發力,港片也開始逐步下滑。

然後二00二年的時候,香港集合四大影帝,拍了《無間道》。

很多人說,,《無間道》是救市之作,但其實前一年上映的《少林足球》就已經創下了香港電影的新票房紀錄,達6047萬,這個記錄直到十年後才被臺灣影片《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打破。

當然《無間道》肯定有它的意義,那就是拋開外部因素影響,港片應該在編導演這些技術環節多下功夫,以精良製作重新去贏得市場,這才是港片唯一正確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講,《無間道》給了行業工作者啟示。

這部影片由寰亞電影出品,劉偉強、麥兆輝執導,梁朝偉和劉德華主演。

上文已說過,《辣手神探》和《無間道》在一些情節、角色乃及臺詞設定上,有著驚人的一致性,可以理解為時隔十年的一次致敬,也可以理解為這些設定天然符合警匪臥底型別電影,但兩部影片都是各自時代非常出色的作品。

但《無間道》的劇情設計和掌控,明顯較《辣手神探》精進不少,包括整體劇情的平衡性,與人性探討的深度,都遠遠超出,這就是一種港片的迭代與進化。這無關主創的水準,而是人類文明的共性,經過時間的歷練,會愈加純熟,去蕪存菁。

#

先談談選角。

余文樂和陳冠希,分別飾演梁朝偉和劉德華年輕時的角色。

雙角雙面臥底的設定,導致角色性格其實有一定共性,那就是需要觀察力過人,掩飾情緒的能力超強,因為他們需要一邊如履薄冰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一邊還要完美地融入表面的這個身份,這也是影片名稱“無間道”的由來。

所以如果說年輕時期的選角,陳冠希非常精準,時常發直的眼神,能讓觀眾解讀到他是有心事的,而冷峻的面目表情,讓你感受到一種行事的狠辣性格,這就是黑幫培養出來到警局的臥底。陳冠希信手拈來,作為新人,完成度可以給滿分。而余文樂相形之下就遜色不少,他的機敏、細緻,都是靠劇情設計來傳達的,本身的眼神和表情表現,反而顯得略微呆滯,這或許是兩人天分的差異。

隨後梁朝偉與劉德華先後登場。

十年前的阿浪,十年後的陳永仁。我們看得到時光洗練的痕跡,十年前不合身的寬鬆西服,變成了利落的黑色皮衣,眼神變得更加內斂深邃,整個電影裡面,看到的是梁朝偉表演的無痕,他就像一部有著精密計算能力的機器,每一幀的表演都完全無可挑剔,而臨場反應,他是光速級,也就是說他不需要任何反應思考的時間,就像呼吸一樣,他本身就是節奏。

拍這部戲的時候,劉德華已出道二十年。這二十年裡,拍了很多戲,唱了很多歌,在歌壇影壇都得到了極大聲譽,《無間道》也是他於2000年首次獲得金像影帝之後接拍的影片。但在這部影片中,劉德華輸給了梁朝偉。

這麼說,可能很多喜歡劉德華的影迷會不認同,我非常理解。

但我們既然是嘗試理性去分析和判斷演技問題,都儘量客觀,不帶粉絲濾鏡去看,就應該從影片中的細微表情到整體表現,以及兩人的對手戲片段去著手。而不是隻看自己喜歡,單談喜歡與否就是另一個層面的事情了,和本文所言並不相同。

#

場景:小音響店。

身份:警察劉建明,混混陳永仁。

劇情:警察到混混臨時看守的音響店買器材,雙方彼此素不相識,只是看店和顧客的關係。簡單的對話接觸,就跟我們日常上街,走進商鋪,沒有任何區別。

推測劇情設計:/警察:我是黑幫在警局的臥底,但我也是人,也需要生活,比現在天,我去看看有沒有自己鐘意的音響器材。這看店的人很不錯,不但品味好,還推薦我去買到更便宜好用的音箱。/混混:我是一個做臥底的警察,三年又三年,這日子特麼什麼時候是頭。我始終是個好人,比如剛才這人來買音箱,我不想讓黑心老闆多賺他錢。

這一場戲其實很簡單。

但就兩個人表現而言,我們看到的梁朝偉,是一個收保護費臨時幫忙看店的人,有點無聊,也很熱心,見到顧客會做用心但不過度的推薦,他是否長期幫忙看店我們不清楚,但他對音響的了如指掌,這個細節表現了他因為臥底生涯的壓力而會以聽音樂的方式減壓。

而劉德華的眼神,則表露出一種,這個人有問題,我們都在演戲,我不能讓他看出破綻,這樣一個狀態。這個判斷來自,兩人初次見面寒暄的時候,梁朝偉的眼神基本是正常的一放即收的接觸,只是在相互交流音響認知時略有延長眼神交匯。而劉德華則在開始就對一個陌生人給了一個超過三秒的凝視。這就是上述推斷的由來。

限於篇幅,更多細節不去解讀。當然這是以一種細節求精的演技要求去評判,整體而言劉德華仍然不差,只是輸給了梁朝偉,而且可惜的是在這樣一部代表作裡,沒能做到更完美的狀態。

無間道是2002年度的票房冠軍。

2012

在2011年,拋開好萊塢不談,就香港本土華語票房冠軍而言,港片首次失守。

而且,《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不但攫取了當年年冠,更創下了更高的票房紀錄,達6186萬,而本土影片《神奇俠侶》僅以822萬就進入了本土年度票房十大,這個狀況堪稱悽慘。

第二年寒戰橫空出世,以4287萬的數字,不但取得本土年度票房冠軍,而且在年度總榜上也取得排行第六名的成績,同期也重新整理了香港警匪電影在內地的票房紀錄。四年後的系列第二部更重奪香港華語票房榜首位置,紀錄至今保持。

《寒戰》是銀都機構、萬誘引力以及安樂影業聯合出品,由樑樂民、陸劍青執導,郭富城、梁家輝主演,2012年正式上映。

與《辣手神探》的火爆場面追求與《無間道》的精巧設計與人性探詢不同,《寒戰》著眼於香港警隊內部的高層政治較量,劇本並不強分正邪,而是以不同背景履歷的警隊高層人物的眼界、視角與衝突為核心進行展開。

與《無間道》相較,兩者都具有相當精巧的劇情設計和推進邏輯,也都具備明顯的港片敘事凌厲和節奏明快的特徵,不論文戲、武戲都足量給出,但《寒戰》在系列打造上,更注重情節的前後銜接、呼應與展開,這個角度來說要優於《無間道》,更重要的是其視野的拔升與改變,為香港警匪電影開創了一條新路。

在角色設定上,《寒戰》分為文職劉傑輝(郭富城飾)和鷹派李文斌(梁家輝飾),因履歷的差異,兩人分屬了不同陣營,在行事風格和決策考量上就會有各自的傾向,這就是電影的戲眼。

#

自2005、2006年連莊金馬影帝之後,在《寒戰》之前,郭富城選片標準一向是傾向文藝型別,他不管投資大小,也不管票房預期,連續在多部小製作中打轉,這期間還推掉過陳可辛導演的《十月圍城》這部商業大製作,也主演了讓人驚豔的《最愛》,與《寒戰》幾乎同期的還拍攝了嚴浩導演的《百年浮城》。這些心思沒有白費,他的演技就像一塊經過流水打磨的璞玉,逐步光潤明滑,開始折射出好看的光線。

這也是郭富城第一次飾演警隊高層角色,那麼這個人物的氣度、神態與細節動作,都會與之前的角色有非常大的差異,但這種上位者的氣息他把握非常精準,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算計,面向鏡頭的角度、說話的語速,與微表情的應用,無一不在考慮之列。

梁家輝則是一直在自己的演技巔峰,他脫去日常著裝,穿上戲服,一個真正的李文斌就走了出來,舉手投足,一瞥一動,這就如梁朝偉的表演,每一秒都精準地踩在恰好的節奏上,他也是一臺機器,或者可以堪稱一頭演技怪獸。

寒戰的劇情大家都已耳熟能詳,圍繞著各自立場與思考,展開各種較量。

郭富城已經很努力,對這部戲的掌控也非常出色,但鑑於細節創作的不足,仍然輸給了梁家輝。兩部戲,兩個天王,都輸給了兩個姓樑的人,這算是一種巧合,也可以見識到雙樑的名不虛傳。

#

下一個十年,誰在山巔?

其實已不重要。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電影《大河向東流之沁源故事》展映儀式在沁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