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欲言又止的樣子,好像這件事就是真的一樣。

隨後還爆出了一張兩人在車內接吻的圖。

晚姐看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差點也信以為真,畢竟兩人的微博也很久沒有互動了,疫情期間也是黃曉明獨自度過。

但隨後不到半小時,就有視訊出來闢謠了。

仔細一看時間才發現,原來這個謠言已經傳了一年之久,所謂證據也不過是一部戲的劇照罷了。

確實,作為明星,被議論本是工作的一部分。

你可以不喜歡Angelababy,可以批評她演技不好,卻不代表可以造謠她出軌、離婚...

黃曉明無奈發聲的樣子,似乎是已經被迫“習慣”了這種傷害。

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很多人只知道使用言論自由的權利,卻從不考慮這些話會對當事人造成多大的困擾。

我們對於人性最大的誤會,可能是以為只要是人,都會有點人性和良心。

對於陌生人即便做不到幫助,也不會惡語相向。

可事實是,當一個人不用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的時候,他們會把最深的惡意加在別人身上。

造謠者從未想過,那些憑空捏造的東西會對一個人造成多大的傷害。

邁克爾傑克遜,流行音樂之王,開創了時代的巨星,一生卻活在流言蜚語之中:面板漂白、戀童癖、整容過度、用高壓氧艙永葆青春...

這些人造謠的原因在於邁克爾傑克遜太完美,不煙不酒不吸毒少緋聞,雜誌社缺乏能迅猛增加銷量的勁爆點,於是小報和部分八卦雜誌為了博得銷量博眼球便致力於胡編亂造。

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

白癜風被人汙衊成面板漂白

因為惡性紅斑狼瘡進行的面部手術被曲解為整容過度

明明是好奇新裝置卻被誣陷在高氧艙永葆青春

而戀童癖,可以說是對他傷害最大的謠言,貫穿了他的後半生。

因為邁克爾傑克遜5歲開始上臺表演,整個童年都是一片空白。

但這一切卻被有心之人利用,最終變成了他戀童的理由。

在開庭之前所有媒體便已經給邁克爾傑克遜定罪,所謂的謠言傳播千萬遍後,似乎就這樣變成了真相。

而這些謠言,一直到他去世才陸續有人站出來澄清。

可用死亡來換取真相,這個代價是否太嚴重了?

謠言最可怕的地方是在於此,造謠者隨口一說,卻要當事人自己證明清白。

維吉爾說過:所有的邪惡中,謠言散播最快。隨著速度的加 快更加激烈,隨著散播面的擴充套件更有精力。

謠言和真相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也不會止於智者,更多的可能是隨著時間的沉澱,傳著傳著就成了事實。

有人會說清者自清,但在謠言被打破之前,先倒下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作為明星,抗壓能力已經算很好了,卻仍然有不少人被謠言逼到崩潰。

試想如果這些謠言落到普通人身上會怎樣呢?

2018年8月22日,一則訊息頂上了熱搜:因為妻子被撞到,男子便在游泳池裡按著小孩打。

各路鍵盤俠大顯神通,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判這個男子的行為。

也不管真相如何,千萬條社會輿論傾瀉而至,最終導致該男子的妻子不堪壓力自殺。

人死之後,經過調查的事實才浮出水面:妻子在泳池裡被侵犯、被吐口水,丈夫氣不過打了小孩一巴掌,隨後妻子在更衣室被小孩的家人毆打。

而該小孩的家人,把剪輯加工過的視訊發到網上,上述的大V不分青紅皁白的開始傳播這一謠言。

對於傳謠的人來說也許只是為了一時爽,但對於被中傷的人來說,每一次傳播都是一把紮在心上的刀。

雪山崩塌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生命消逝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凶手。

這讓我想起了《讓子彈飛》裡面的小六子,最初只有一個人汙衊他吃了兩碗涼粉,接著有人開始跟風傳謠,最終直到小六子自殺的時候,所有人都相信了謠言。

魯迅在《謠言世家》裡說過:笑裡可以有刀,自稱酷愛和平的人們,也會有殺人不見血的武器,那就是謠言。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在無形之中受到過謠言的傷害,晚姐也曾是受害者。

“有一次小學家長會,我媽到了之後,我聽到後面有同學嘀咕:“看吧,我就說她沒有爸爸,今天又是她媽來的。”

我過去和她們爭論:“你胡說!我爸爸只是工作忙。”

同學理直氣壯的反駁:“我爸爸也有工作呀,還不是一樣來。你就是沒有爸爸!”

結果這一吵,還傳到了其他人耳裡,讓更多人知道了“那個沒有爸爸的女孩”。

當時晚姐是很恨這些人的,無論是造謠的人還是傳謠的人,覺得老天就應該懲罰他們。

直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明白,傳謠是因為他們以為看到了真相,而非真的懷有惡意。

“同學沒看到我媽媽,就以為我沒有爸爸。”

“其他人聽到我們爭吵,就以為這是真相。”

...

同樣的,也有一些傳謠是好心做壞事,比如“xxx得病,在朋友圈發起籌款”,我們看到後,往往樂於幫忙轉發,殊不知這其實是一個騙局。

謠言是人們以為的真相,而真相是人們沒看到的另一面。

特別是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上一個謠言還沒結束,下一個就已經產生。

我們面對謠言的時候,往往還沒探究真相,就已經傳播了出去,從而對他人造成意料之外的影響。

傳謠的時候,沒想過自己會有成為受害者的一天;

成為受害者的時候,沒想過自己也曾傳過謠言。

所以晚姐希望你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面對謠言能停下來思考“這是真相還是別人看到的真相?”

先考證,再判斷,最後才是傳播。而不是傳播了,造成傷害後,才發現這是一個謠言。

我們不能禁止謠言的產生,但可以阻止謠言的傳播。

謠言不止於智者,但可以止於你我。

用最走心的文字,帶你走入情感世界,解開情感迷霧。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三十而已顧佳離婚了嗎 老公許幻山最終還是出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