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功夫片”,一直都是香港電影人手中的金字招牌。然而90年代末,港片市場的衰落,讓絢爛的“功夫港片時代”,徹底成為了過去。

2008年,葉偉信、甄子丹合作的《葉問》,憑藉過硬的品質,一舉拿下了“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榮譽,再度擦亮了“功夫片”的招牌,同時也在華語影壇掀起了新的功夫片熱浪。

2010年,葉偉信、甄子丹再度合作,拍攝了續作《葉問2》。而這一年的華語電影市場之上,劉德華與林家棟聯手,為樑小龍、陳觀泰、陳惠敏等一批老牌打星,策劃了功夫經典《打擂臺》。

在票房市場之上,《葉問2》憑藉前作的IP影響力,甄子丹、洪金寶精彩的動作打鬥,與《打擂臺》拉開了2億多的差距。

但在金像獎的領獎臺上,這部《打擂臺》卻因為出色的劇情設計,獨特的故事核心,幹掉了《葉問2》,獲得了“最佳電影”的獎盃。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冷門的功夫經典《打擂臺》。

如果要給這部《打擂臺》掛上一個標籤,那麼“冷門”絕對是再合適不過的一個了。

這部《打擂臺》雖然憑藉過硬的品質,在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連續打敗了《葉問2》、《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劍雨》、《線人》,獲得了“最佳電影”的榮譽。但票房市場上的慘淡表現,卻讓它成為了一部鮮為人知的作品。

同樣都是功夫片,在2010年的內地電影市場之上,《葉問2》憑藉豪華的打星陣容,拿下了2.34億的票房成績。而這部《打擂臺》卻只有80萬的票房,被甄子丹的《葉問2》拉開了2億多的差距。

80萬的票房成績,本來就很難在觀眾群體之中產生影響力。而在同年遭遇“票房猛獸”《葉問2》的衝擊,更是讓《打擂臺》的市場推廣雪上加霜。

作為《打擂臺》的投資人,劉德華在《魯豫有約》中也提起過這部電影在內地、香港接連虧損的狀況。

演員陣容缺乏人氣大咖的坐鎮,導致了《打擂臺》在票房市場之上表現慘淡。但故事劇情的出色設計,卻讓它在金像獎的領獎臺上備受矚目。

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這部《打擂臺》的故事,看看它到底有什麼優勢,為何能在“最佳電影”的評選中,打敗《線人》、《劍雨》、《葉問2》、《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等一眾強敵。

“拍出了港片的靈魂”,是《打擂臺》在金像獎上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曾經的香港電影之所以走向輝煌,正是因為通過“小人物拼搏、奮鬥的故事”,鼓舞、感染了太多太多的觀眾。

《警察故事》裡,陳家駒不顧上司的刁難、“惡勢力”的打壓,依然選擇捍衛正義;《英雄本色》裡,小馬哥即便腿瘸、落魄,依然在等待一個機會證明自己;《喜劇之王》裡,尹天仇被社會百般毒打,依然選擇了恪守“做演員的初心”。

面對生活的種種困境,小人物們不懼艱辛、努力奮鬥的故事,可謂是港片創作的靈魂所在。而2010年的這部《打擂臺》,就再現了這樣的“港片靈魂”。

在《打擂臺》的故事裡,男主角“阿祥”是一個生活十分不如意的社畜。阿祥在一家地產公司上班。工作能力一般,又缺乏背景關係,這導致他在公司內被各種排擠。

阿祥被公司安排去鄉下,協助業主收房。好巧不巧,這位業主正是阿祥的小學同學“阿叢”。兒時的阿祥十分喜愛打架,而兒時的阿叢,則成為了阿祥欺負的主要目標。

人生最尷尬的相逢,莫過於兒時經常被你欺負的那個人,現在各方面都比你過得好。而更可恨的是,他並沒有像你一樣,為生活辛苦、努力,只是靠拼爹,就過上了你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的歐陽靖,在該片中出演“阿叢”的角色。那時的歐陽靖,還沒有憑藉《中國有嘻哈》走紅,而《打擂臺》的票房慘淡,也沒讓歐陽靖獲得太多導演的注意。

阿叢的父親,在鄉下有好幾處房產。父親去世後,這些房產也歸入阿叢名下。現在鄉下地產開發,阿叢因此也發了財。

不過,此時的阿叢遇到了一個問題。有一處房產,合約還沒有到期、無法收回。為了趕走租客,阿叢找來了一群流氓,想嚇走租客。但是,這處房產的租客,是兩位功夫高手。阿叢的計劃也未能如願。

看到阿叢用這種手段逼走租客,阿祥有些不屑,但自己受到公司委派,又不得不與阿叢“同流合汙”。

這一日,阿叢看到了電視上舉辦“功夫擂臺賽”的新聞,於是便想辭掉現在的工作,拜兩位租客為師,成為一名拳手。

通過接觸,阿叢得知,這處房產的兩名租客,分別是淳叔、成叔。

淳叔、成叔自幼都是孤兒,後來被一名拳師羅新收養。40年前的羅新,在香港武術界十分出名,參加過不少拳賽,打敗過不少強敵。30年前,羅新因為腦血栓,變成了植物人。而淳叔、成叔也一直靠開茶樓,照料著失去意識的羅師父。

阿祥向淳叔、成叔提出了學武的請求。但是,被生活多番摔打,被柴米油鹽幾番困擾的淳叔、成叔,早已失去了年輕時的熱血。

被生活磨平稜角的淳叔、成叔,並不想教阿祥功夫,更不支援年輕人上臺打擂。

一次意外,讓羅師父從昏迷中醒來。年邁的羅師父,對於年輕人蔘加拳賽十分支援。

羅師父告訴淳叔、成叔,拳手就應該有拳手的熱血,鍛鍊身體的方法有很多種,爬山、游泳、騎單車,這些都可以。但是,一個人選擇了練拳,那就說明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於比賽、對於較量,是有一定渴望的。

在羅師父的鼓舞下,淳叔、成叔也產生了比賽的熱情。於是淳叔、成叔、阿祥三人在羅師父的指導之下,開始進行鍛鍊。

經過了幾個月的歷練,阿祥和淳叔、成叔一起,報名了“功夫擂臺賽”。在報名處,一位身手矯健的年輕人,更是加大了淳叔比賽的熱情。

羅新的名頭在武術界十分有影響力。現在,羅新的三位弟子參賽,讓主辦人龐青十分忌憚。這次比賽的目的,就是為了捧紅拳手“龐家軍”。而賽事上的大部分拳手,也都事先進行了內部安排。

為了將阿祥、淳叔、成叔三人趕出局,龐青與阿叢勾結,讓一群流氓去挑釁阿祥、淳叔、成叔,之後利用“賽外打架鬥毆”的理由,取消3人的比賽資格。

面對擂臺背後的資本遊戲,阿祥、淳叔、成叔三人十分沮喪。看到垂頭喪氣的三人,羅師父鼓勵他們去挑戰擂臺賽冠軍,進行閉門比武。

最終,阿祥、淳叔選擇與龐家軍進行閉門比武。雖然故事的最後,阿祥、淳叔還是輸了,但比拳的過程,卻讓二人證明了自己。

擂臺之上有兩種人——“勝利的人”與“失敗的人”。而生活之中也有兩種人——“被困難打倒的人”和“迎著困難繼續前行的人”。

憑藉“永不言棄、迎難而上”的故事核心,這部《打擂臺》在第30屆金像獎上備受矚目。但是,《打擂臺》能戰勝《葉問2》、《劍雨》、《線人》這樣的對手,依靠的卻並不全是“故事核心”。

作為一部“功夫題材”的作品,這部《打擂臺》的動作設計也十分出色。

相比於《葉問2》裡,力量感十足的動作風格。元德在《打擂臺》裡,對七、八十年代硬橋硬馬的邵氏功夫片風格,進行了借鑑、致敬。

打鬥時的肢體特寫,搭配上快節奏的剪輯方式,讓《打擂臺》的動作場面,呈現出了另一番精彩與壯觀。

出色的故事編排,精彩的打鬥設計,讓《打擂臺》在獎壇之上廣受好評。但是,缺乏號召力的演員陣容,也讓該片在2010年的票房洪流之中,一步步下沉,成為了一部品質過硬,卻鮮為人知的作品。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14歲主演電視劇,靳東給他當配角,現在他30歲,誰能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