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春潮》網路上映,已經過去了兩個月。

這部內地罕見的女性電影,揭開了中國式家庭關係中最殘忍的一部分。

而片中最為驚豔的,無疑是郝蕾對病床上母親的七分鐘獨白:

“如果你醒來一定會罵我

用最骯髒,惡毒的語言來咒罵我

你總是說我會遭報應

哪有媽媽這樣對自己女兒說的

你期待我會遭到什麼樣的報應?

貧窮,孤獨,孤兒寡母,疾病纏身?...

看這一段的表演時候,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樣;

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直直的扎入心裡,不自覺地汗毛豎立。

這便是,演員郝蕾的感染力。

從業25年,郝蕾像是一個從未“大火”的女演員。

但一說到她的名字,一堆標籤隨之而來:

“文藝片女神”、“中國最被低估的女演員”、“表演教科書”;

當然,還有一個最扎眼的——

“禁片女王”。

今天,君君想好好聊聊這位女演員,郝蕾。

01

郝蕾最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引發爭議的角色;

是她在婁燁電影《頤和園》中飾演的餘虹。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餘虹是從邊遠小城來到北京讀書的學生。

餘虹身上的的浪漫主義和愛慾糾纏,被郝蕾演繹得淋漓盡致。

但片中的全luo戲份,讓她失去了愛情,也陷入了輿論的漩渦。

那時,本片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卻沒有獲獎。

婁燁問她:“沒有獎,還去閉幕式嗎?”

郝蕾回答:

“當然要去,我們又沒做什麼丟人的事情。”

戛納一行,郝蕾沒有捧回獎盃,但收穫了更重要的東西。

“你看過我的《不可撤銷》嗎?它也沒有得獎,但好電影跟得獎與否沒有關係。”

而蒂姆·羅斯(出演《海上鋼琴師》)更是直接表達了對郝蕾的欣賞;

他跟婁燁說:“你寫一個劇本,讓我跟郝蕾演。”

“有一個事實是我們不能接受的,就是《頤和園》沒有任何獎”。

此後,因為一些原因,這部電影成了“禁片”。

當時,它不僅讓導演婁燁面臨五年不得拍電影的處罰,也讓郝蕾背上了“拍san級片”的罵名。

但這些聲音,郝蕾並沒有放在心裡。

2012年,郝蕾再度出演婁燁的迴歸之作《浮城謎事》。

此時鏡頭前的郝蕾,不再是那個純情、桀驁不馴的校園少女;

深陷丈夫出軌的她,眼睛裡更多的是愛情破碎的哀傷和迷離。

同樣的,本片也有不少“大尺度”鏡頭。

只是這次,婁燁的“交涉”,取得了勝利。

《浮城謎事》一經上映,便獲得了金馬獎7項提名。

而郝蕾,也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

02

很多人認識郝蕾,是源於“禁片”。

但事實上,“禁片”成就了她,也成了她的侷限。

細數郝蕾的履歷,她演過的角色並不多。

但並不高產的她,卻把每一部作品都演成了自己的代表作。

1997年,還在上戲念大二的郝蕾出演了電視劇《十七歲不哭》。

角色楊宇凌,成為了無數少年的夢中情人。

此後,《少年黃飛鴻》裡甜美可愛的十三姨;

《少年天子》裡高傲冷酷愛到成痴的廢后靜妃;

更是成了影視劇中的讓人過目不忘的經典角色。

2014年,郝蕾出演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

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她飾演的母親尋找失蹤孩子的片段,仍然讓人感同身受。

除了影視作品之外,郝蕾也活躍在話劇舞臺上。

早年間,她和段奕巨集合作《戀愛的犀牛》。

郝蕾憑一襲紅裙,帶著一絲神經質的表演,把美麗偏執、為愛發瘋的明明,演得淋漓盡致。

導演孟京輝說,“郝蕾是用靈魂演戲的人” 。

而郝蕾,也一直在踐行這一點。

她想成為一名演員,而不是明星。

同樣的,郝蕾的直率、追求和驕傲,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爽。

03

在演戲上,郝蕾是個堅定的信徒。

有人嘲諷她的紅毯又醜又土,有人借她的感情冷嘲熱諷。

而她在綜藝節目上光明正大地迴應:

“除了演戲之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我的工作,包括我坐在這兒做節目。”

郝蕾對演戲有自己的判斷,對於同行的評價也是直言不諱。

比如她評價“炸裂式的演技”——

“所謂大的爆發力,都是你一個戲劇學院大二的時候應該做到的;

一個成熟的演員,還要把大二的成績拿出來炫耀和作為標杆嗎?”

雖然郝蕾的演技一直受到廣泛的肯定,但她拿的獎項卻不多。

唯一的一個,是2010年憑藉電影《第四張畫》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但她卻因為話劇表演的檔期撞車,放棄了領獎的“高光時刻”。

有人曾問郝蕾,怎麼看自己一次次錯失影后。

郝蕾只是笑著說:

郝蕾說:“放心吧,我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們一定會發終身成就給我。”

“畢竟,他們反應慢嘛,哈哈哈。”

郝蕾,無疑是是一個天生的演員。

她表演的時候,所有的光芒都向她湧來。

很多人都說,不是郝蕾不會演戲,而是“這個時代配不上郝蕾。”

但君君想說,希望觀眾的標準再高一點,希望這樣的好演員不再只是無冕之後;

希望提起郝蕾,不再只是“禁片女王”。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棄趙薇,陳坤轉身“呵護”周迅12年,是“真純潔”還是另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