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1982年橫空出世的《少林寺》絕對是華語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佳作之一。該片不僅在中國、在東南亞、甚至在全球範圍內都掀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熱潮。

《少林寺》之所以能夠造成如此巨大的轟動,除了影片品質極佳之外,還在於它在許多方面都開創了先河,而且還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少林寺》是第一部成功的內地港臺地區合拍片。繼本片導演張鑫炎第一個吃螃蟹之後,徐小明、劉家良、張徹等香港知名導演紛紛來內地發展,並且都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合拍片一時蔚然成風。

《少林寺》還為華語電影(尤其是功夫片和動作片)挖掘了一大批人才,他們也成為了日後香港和內地影視界動作片領域的中堅力量,比如於承惠、於海、計春華、胡堅強等等。而從內地武術冠軍中挖掘功夫巨星更成了華語電影界的慣例:李連杰、趙文卓、吳京、張晉、吳樾……這一切的源頭都出自《少林寺》。

《少林寺》上映的時候,不但在國內呈萬人空巷之勢,在整個東南亞地區也是所向披靡,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打破歷史票房記錄或者華語票房紀錄。以日本為例,其票房達到36億日元之巨,超過了成龍的《A計劃》(31億)和李小龍的《龍爭虎鬥》(30億),這個記錄一直到2002年才被《英雄》打破。

在《少林寺》上映之前,中國民間雖然有很多關於少林寺的傳說,而且也有不少少林寺題材的影視作品,但對少林寺所起到的宣傳推廣作用微乎其微。而李連杰主演的這部電影卻讓這座千年古剎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目光。《少林寺》不僅成為旅遊勝地,更成為全球範圍內的一種文化潮流。

不僅如此,《少林寺》還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學習“少林功夫”的熱潮。不少現在的明星都是因為當年觀看了《少林寺》才萌生了學武和拍電影的志向。比如王寶強、釋彥能、於榮光、熊欣欣等等。網上更有戲言:一部《少林寺》,為當今各行各業造就了無數保安。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如果說李小龍是將中國功夫推向全世界的第一人的話,那李連杰毫無疑問是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的繼承者。

而對於李連杰本人而言,《少林寺》更可以說是改變其一生軌跡的作品。

對於任何一個動作明星而言,處女作《少林寺》的起點之高,簡直是前無來者,恐怕只有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勉強能夠與之相提並論,但其實李小龍在拍攝該片之前,早已有多年的演藝經歷。

而成龍出道早期的作品都不甚理想,其成名作《蛇形刁手》的轟動程度也遠不及《少林寺》。

此外,鮮為人知的是:李連杰一開始並不是《少林寺》主演的第一人選。《少林寺》最初的導演是陳文,而主演則是京劇團出身的吳剛。

但影片投資方香港中原電影公司的老總廖一原對樣片極其不滿意。為了確保影片品質,於是撤掉整個劇組,並請到張鑫炎擔任導演,主演方面則圈定了當時榮獲五屆全國武術冠軍的李連杰。

由於是首次深度合拍,來自內地和香港地區的製作團隊和演員們都力求盡善盡美,因此影片的整體制作水準極為精良,多少年之後重溫仍不失為一部佳作。

以李連杰、胡堅強、於承惠、於海、計春華為代表的來自全國各個武術隊的演員們,在銀幕上充分展示了他們全面而紮實的武術功底。

這種集體亮相的真功夫和以前港臺影視作品中的功夫明顯截然不同,給觀眾們帶來了極為震撼的觀影衝擊。

女主角丁嵐的演出也是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內地更為廣闊的外景資源,也為影片帶來了呈現出了一種開闊壯麗的氣象。

而一曲《牧羊曲》,更是紅遍大江南北,傳唱至今。

但其實當時的全國武術冠軍並不少,比如比李連杰更誇張的十連冠(1978~1987)獲得者趙長軍。

除了身手出眾,李連杰身上的那種靈性也是打動影片製作方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和後來的趙文卓、吳京等人其實是一個道理,畢竟拍電影也要講究外貌、氣質和表演潛質。綜合這幾點而言,李連杰絕對是數十年不遇的奇才。

短短四十年間,出演過數十部電影,但縱觀李連杰的整個演藝生涯,也許角色方面不及黃飛鴻知名,但就影響力而言,《少林寺》無疑才是其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作品,它可以說是完全改變了李連杰的人生軌跡,讓他從一個鮮為人知的武術冠軍,成為了全球知名的“功夫皇帝”。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女明星吸毒自曝監獄生活:毫無隱私,洗澡都被盯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