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諜戰題材,一直備受青睞,但這幾年卻有氾濫之嫌。

諜王伯恩

克格勃女特務都是”長腿麻豆”;

中情局男特工全是”憂鬱歐巴”。

好好的諜戰戲被這群俊男靚女搞成了滿屏粉紅色泡泡的瓊瑤劇。

《安娜》

《間諜同盟》

為了固本清源,君君今天要為各位推薦一部正兒八經的諜戰電影。

而這部電影堪稱《諜影重重》之後的“諜戰最佳”。

曼斯基,酒鬼+賭徒。

不過各位千萬別被他潦倒的樣子矇蔽,因為曼斯基是個逢賭必贏的高手。

曼斯基牌打的好,靠的可不是運氣。

他曾是美國知名的數學教授,還參與了研究出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

現在曼斯基大隱於世,把自己的數學才能都用到了打牌上。

不過,這天曼斯基攤上事了。

剛剛在牌桌上大殺四方的他被一夥神祕人劫持了。

不勒索,不撕票,

這夥人將昏迷的曼斯基送上了飛機。

劫持曼斯基的不是別人,而是美國中情局的兩位特工:懷特和斯通。

在曼斯基清醒後,他們一行人已經抵達了美國駐波蘭華沙的使館。

兩位特工直接攤牌:曼斯基教授需要為國家下一盤棋——國際象棋。

時值冷戰,美蘇關係已至冰點,古巴導彈危機爆發。

雖然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但兩國在劍拔弩張之時還沒忘了大國風範。

經過多方斡旋,美蘇在波蘭華沙展開了一次“象棋邦交“——兩國各指派一名國際象棋的大師,代表祖國進行博弈。

然並卵!

看似友好祥和的棋局之下,是兩個超級強國的暗中角力。

輸贏關乎國際聲望,勝負左右冷戰時局。

這場暗流湧動的棋局還沒正式開始,美蘇諜戰卻已經打了起來。

距離比賽還有一週的時候,代表美國出戰的象棋大師康尼斯博格已經被蘇方間諜毒死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情況,中情局想到了“賭王“曼斯基教授。

曼斯基確實是個國際象棋高手,多年以前他甚至還戰勝過康尼斯博格大師。

不過此番想代表美方勝出卻並不容易。

第一天,曼斯基藉著酒勁輕取對手。

第二天,蘇方馬上安排了一個超強催眠師坐在觀眾席裡對曼斯基進行催眠干擾。

臺上棋局如火如荼,臺下諜戰更加激烈。

這天上午,同行的懷特找到了曼斯基,並告訴他一個機密:

中情局想借著這次棋局,從波蘭營救一個代號為“吉福特“的蘇方線人。此人近幾年一直暗中為美國提供情報,而這次他更是掌握了蘇方在古巴的戰略部署機密。

懷特強調,中情局人員中也有叛徒,吉福特能相信的只有身份清白的曼斯基和懷特自己。

可還沒等他把話說完,懷特就突然毒發身亡,死在了曼斯基的面前。

教授第一次感到後怕,諜戰是要死人的。

棋局的第三天,曼斯基已經無心戀戰。

他並非怯懦畏戰,而是希望自己能夠儘快鎖定吉福特,拿到懷特所說的情報。

在比賽的間隙,果然有一名蘇聯人找到了曼斯基,他自稱是吉福特並向其提供了一卷膠捲。

而女特工斯通也同時出現,雙方算是正式接頭了。

可就在此時劇情卻突然急轉直下。

一名軍人殺到,直接秒殺了斯通和蘇聯人。

此人同樣自稱“吉福特“,他也給了曼斯基一個膠捲。

不僅如此,這名蘇聯軍人還在斯通特工的包裡找到了給曼斯基準備的毒藥。

真假吉福特,提供的情報也截然相反。

一份膠捲顯示蘇軍已經在古巴部署了針對美國的核彈頭,另一份膠捲則顯示蘇軍不過是在虛張聲勢。

曼斯基教授此時已經站在了風暴的中心。

一方面,他在華沙已經陷入危局。

蘇聯已經派出重兵圍堵曼斯基,而此刻這位教授身邊連一個值得信賴的人都沒有。

另一方面,真假情報同時被大使館遞交到了美國總統肯尼迪手中。

而肯尼迪也第一時間通過祕密電話聯絡曼斯基並詢問他對真假情報的看法。

說曼斯基此時的選擇關乎人類的未來,或許一點都不過分。

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線人“吉福特“;

曼斯基又能否逃出蘇聯祕密特工的天羅地網;

君君在此姑且保留一點職業操守,後面的劇情各位自己看片揭曉。

如果說哪個時代背景最適合拍諜戰戲,冷戰一定首當其衝。

而放眼整個冷戰,古巴導彈危機又是蘇美兩大陣營之間最為激烈的一次對抗。

1962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戰略導彈,這直接威脅到了蘇聯的國土安全。

蘇方為了還以顏色,選擇在古巴部署導彈扳回一城,古巴導彈危機隨即爆發。

而這也應該是全人類距離熱核戰爭最近的一次歷史事件。

《冷酷遊戲》以“導彈危機”為背景,卻並未演繹“古巴的兵鋒”,而是著眼“波蘭的棋局”。

影片用棋局代戰局,以小見大,將當時的詭譎時局演繹的淋漓盡致。

影片男主曼斯基教授,不是特工間諜,亦不是愛國志士。

他是“反戰”的代表。

當年廣島和長崎被投放原子彈,千萬生命被吸入蘑菇雲,他就對曼哈頓計劃和所謂的戰爭勝利心灰意冷。

羅伯特奧本海默是“原子彈之父”、

專案代指“曼哈頓計劃”

而這次他臨危受命,幫助中情局捨命尋找線人吉福特,為的同樣不是美國能在冷戰中取勝,而是為了避免廣島和長崎災難的重演。

這個中立的角色被挾裹於兩大勢力的鏖戰中無法脫身。

激烈的間諜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節的推進隨著每個角色身份曝光而多次反轉,而在這個過程中,男主就像一個“解謎人”,將籠罩在波蘭和古巴的迷霧逐漸驅散。

與此同時,《冷酷遊戲》秉承了歐洲電影那種逐層遞進敘事風格,而東歐電影特有的那種清冷肅殺的色調也同樣將故事的隱祕氣氛烘托到頂點。

君君始終認為,

好看的諜戰片靠的絕不是拳拳到頭的動作戲。

相反,爾虞我詐、寒入骨髓的心理戰才是王道。

如果你是認真看故事的影迷,

這部小眾的東歐諜戰佳作將是你近期觀影的不二之選。

最新評論
  • 1 #

    冷戰時期的美國下棋能有蘇聯厲害?

  • 2 #

    至寒競賽豆瓣上的名子

  • 3 #

    《Phantom》可以跟諜影重重比試比試嗎?

  • 4 #

    那部《間諜之橋》也相當有水準

  • 5 #

    看介紹應該是好電影,先收藏,再去慢慢看。

  • 6 #

    應該找個李連杰這種身材小的人來主演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女星自爆潛規則:多次陪大佬過夜,因對方“站不起來”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