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電影《中國機長》,作為國慶檔主旋律的電影之一,預售票房就已經突破億元大關,更不必說現在的票房了。

很多人之所以關注這部電影,是因為每個人在生活中因為出差、旅遊等原因都會坐飛機。飛機成為了人們快捷的出行工具,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災難,所以它的飛行安全自然會受到所有人的矚目,《中國機長》就是這樣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一、真實的紀錄片比電影更震撼人心

有的人在看《中國機長》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萬米高空中的恐懼,可是如果你看到真實的紀錄片,只會覺得震撼人心。

2018年5月14日載著119名乘客的川航3U8633從重慶飛往拉薩。一開始飛行正常,但是在成都萬米高空的區域巡航時,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爆裂脫落。

意外來得太突然,所有人都沒想到在電影大片裡才出現的場景,一瞬間竟然出現在眼前。

據當時的監測顯示,飛機飛行的高度將近9800米,氣溫在零下40度左右,飛機時速在八九百公里。巨大的狂風像一把帶利刃的尖刀吹著機長劉傳建,身體經受著撕裂般的疼痛。

最要命的是因為內外壓力差很大,副駕駛的半個身子都掛到了窗外。只因為提前繫了腿部的安全帶才沒有被吹落到飛機外。

乘客艙在強大的氣流衝擊下氧氣罩一下子全部掉落,所有的乘客被嚇得目瞪口呆,之後害怕、絕望的情緒讓人們陷入到了黑暗的恐懼之中。

憑著專業的素質,在風擋玻璃爆裂的第一時間,機長劉傳建緊緊握住了操縱桿。由於劇烈的狂風吹翻了控制面板,他無法獲得準確資料,只能手動操作憑著經驗讓飛機保持正常的姿態飛行。

機長拼盡全力後,川航3U8633在成都雙流機場成功迫降,挽救了飛機上所有人的生命。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完全是憑運氣,但是迫降事件之後,調查組模擬了多次川航事故進行的飛行,每一次結果都是機毀人亡。

沒有經歷過生與死的瞬間,哪裡能體會到重生的喜悅。

萬米高空下遇險情,34分鐘緊急迫降,機長劉傳建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神話,奇蹟的背後是民航精神對生命的執著堅守。

二、機長和整個機組的平凡英雄們,團結協作共譜一支守護生命的讚歌

電影《中國機長》成功還原了當時飛機失事後的情景,讓我們看到了機長和他背後的那些平凡英雄們。

1.機長劉長健(張涵予飾演):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電影中一開場就是機長劉長健洗澡的鏡頭,其實這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憋氣的一個習慣。這個細節為後面發展中的劇情做了鋪墊,機長能挽救所有人的生命除了專業過硬的職業素質,更重要的是平時日復一日的身體鍛鍊。

因為有了極強的心理素質,所以在擋風玻璃破碎,通訊裝置無法使用,完全和地面失去聯絡的情況下,他仍十分冷靜鎮定。憑著經驗保持住飛機的正常飛行,希望備降成都機場。

可是一堵深灰色積雨雲牆擋住了去路,面對閃電雷鳴中的雲團,沒有任何人能幫助他,這是決定生死的一刻。

掉下去就是萬丈深淵,無一人生還;衝出去,就是新生和團圓!

此時的劉長健腦中想著各種對策,當他駕機在雲牆前來回轉了幾圈後,終於成功穿越了雲層。憑著自己的實力和經驗,讓飛機成功降落。

2.第二機長樑棟(杜江飾演):災難發生時,機長為了避免撞上前面的雪山,駕駛飛機向上飛行,導致飛機末端通向駕駛艙的路就像一個陡坡,走過去都非常艱難,更不要說還要面對刀子一樣襲來的風了。

猶如千萬斤的狂風好像要把人狠狠地擊倒,樑棟頂住風的壓力冒著生命危險從乘客艙一步步挪到駕駛艙。為了緩解劉長健冰冷的身體,他不停地用雙手來回給機長的肩膀按摩,和機長一起想辦法擺脫困境。

杜江曾在幕後說:“樑棟這個人物是連線客艙和駕駛艙的橋樑,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如果沒有他,駕駛艙的門不會被關上,懸掛在飛機外的副駕駛也許會失去性命。也是樑棟,給機長戴上了氧氣面罩。(這期間機長劉長健一直在憋氣,和電影開場洗澡練習憋氣的細節遙相呼應)

不管是專業能力,還是面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樑棟都展現了自己的高度責任感,是真正在飛機上逆風而行的英雄。

3.副駕駛徐奕辰(歐豪飾演):電影中的徐奕辰起飛前檢查完所有的工作回到駕駛艙,劉長健對他鄭重地說:“當你認為沒有錯誤的時候,錯一定會來找你。”這句話給他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因為事發太突然,徐奕辰前面的擋風玻璃破碎時,他還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瞬間半截身子就被吸到了窗外。呼嘯而過的狂風把他的臉吹得變了形,當他被解救後衣服都被風割成了布條。

徐奕辰被樑棟拽回座位後,雖然還是處於驚慌之中,但是強大的心理素質讓他很快鎮靜下來。和兩個機長一起不停呼叫塔臺,檢視航線,在飛機迫降的時候手動推動操作杆,成功降落機場。

《中國機長》

4.乘務長畢男(袁泉飾演):畢男是飛行經驗豐富的乘務長,在飛機異常顛簸無法聯絡上機長後,她明顯意識到飛機出了故障。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也像往常一樣語氣平靜地讓上廁所的女乘客回到座位上去。

當乘客們意識到飛機出事後,尖叫、咒罵、哭聲等不安的情緒迅速蔓延至每一個人。畢男在提醒乘客繫好安全帶,戴上氧氣面罩後看著所有乘客說:“我們每個人都經過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確保乘客的安全,這也是我們在飛機上的意義,請相信我們。”

畢男堅定的話語,充滿信任的眼神,給了所有乘客很大的信心,他們瞬間安靜下來,配合著畢男的安全指示。

正是飛機上整個航班組成員,川航3U8633才安全著陸,民航人用自己的專業挽救了他們自己和119位乘客的生命。

觀看電影的時候,一位有著40年飛齡的老機長劉清貴說:“截至2018年,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十年滾動值。中國0.0131、美國0.0278、世界0.1528;相比較之下,中國好於世界11.7倍。”

生命的奇蹟與溫情,來自於對職業的堅守。民航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敬畏生命、敬畏責任、敬畏規章”,在和平年代他們就是心繫乘客的平凡英雄,是天空中真正的勇士。

三、《中國機長》中的亮點——民航精神

《中國機長》的意義不僅是一部視覺盛宴的災難片,更是一部科普片。在電影中我們會看到飛機起飛前所有人做的準備工作。

從機長、乘務長、乘務員、駕駛員再到地勤人員,每個人都有一套嚴格的工作流程,展現了民航人服務的全貌,目的就是為了確保飛行安全。即使在飛機高空遇險的情況下,他們仍保持平穩的語氣和地面塔臺通話,沒有一絲一毫的膽怯與不安。

真正弘揚和踐行了當代的民航精神——“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嚴謹科學的專業精神;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敬業奉獻的職業操作。”

只要認真觀察就不難發現,電影的每個細節裡都透露出民航人對職業的敬意,對生命的堅守。這是一種真正的精神力量,在每個民航人中互相傳遞,猶如黑暗裡的一道曙光,照亮每個人的內心。

有了這樣一群人守護我們的生命,當我們坐飛機的時候對他們多一份理解,少一分埋怨,讓背後的那份付出才有了更多的意義,致敬民航精神。

#電影中國機長#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奶茶妹妹章澤天最新純素顏,沒一點脂粉,看的清楚有幾個痣和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