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七段故事,講述以七個小人物為視角的愛國情懷,見證70年曆史記憶。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一天,累計票房接近五個億,圈粉無數,很多觀眾走出影院都是昂首闊步的,紛紛表示"被燃起了愛國熱情"。下面帶大家梳理一下七個故事中前兩個,前方可能涉及劇透,慎入!

第一個故事《前夜》,緊張刺激,它沒有仿照以前的電影套路描繪建國前的戰爭故事,而是把視角放在開國大典上。在一陣緊鑼密鼓地渲染緊張氛圍之後,電影將目光聚焦在北平市建設局技術負責人林治遠(黃渤飾)身上,而他的身份,是天安門廣場電動旗杆設計安裝者。

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就是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親自按下升旗電鈕升起來的。天安門上的國家領導人們,和廣場上30萬人民群眾,齊刷刷地將目光注視著這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而這要歸功於林治遠的設計、製作與維護。

電影中較高程度地復原了林治遠在開國大典前夜為排除升旗裝置故障的過程,從國旗的材料,到升旗裝置的實驗,再到搶修裝置的材料,最後到克服內心恐懼完成任務。這期間沒有槍林彈雨,卻分分秒秒都驚心動魄。

第二個故事《相遇》,講述了原子彈研發過程中的一次實驗事故,冒著暴露在核輻射下的危險排除故障拯救所有人的英雄,居然是一個領導都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的無名小卒。當然後來得知了,他叫高遠,出現在17年後電視上公佈最早一批為了國家安全事業犧牲的國防科技人員名單之中。

為研發原子彈,為祖國能在國際上真正挺直腰板站起來,無數科研人員離鄉背井,瞞著親朋好友隱身大漠之中,一走就是數年、數十年,在科研成功之前,都必須杳無音訊、查無此人。影片中的高遠(張譯飾),便是其中之一。

哪怕他因受輻射影響命在旦夕,回到家鄉與愛人方敏(任素汐飾)相遇也不能相認,只能一聲不吭、強忍熱淚。

隨後,得知原子彈研發成功,高遠在《歌唱祖國》的歌聲與人群洪流中激動萬分,自己的事業終於實現!但還是與愛人被推散,致犧牲都沒能與愛人相聚。

這兩個部分應該是這部電影完成度最高的,從劇本到選角,從鏡頭語言到後期剪輯,尤其是《前夜》,在開國大典時的鏡頭運用了當年的實況錄音和影像,與拍攝黃渤的鏡頭剪輯在一起;還有《相遇》結尾時方敏看到電視機中播放的黑白畫面,都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觀影感覺。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攀登者》普及中國登山隊精神,其實這部電影的意義還遠不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