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我從來不吝嗇誇獎袁泉是個好演員。

她所在的中戲96屆是最有名的一屆,和她同期的有章子怡、梅婷、秦海璐、曾黎、劉燁和秦昊。

中戲96班

袁泉班上的女演員,最先紅起來的是梅婷,96年入學,97年就拿了國際大獎。

接著是章子怡,98年成為了謀女郎。秦海璐則在2000年拿了金馬金像最佳新人。

而袁泉,是1999年,憑藉《春天的狂想》獲得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她和潘粵明主演的《藍色愛情》前段時間又被翻出來,是獨屬於她的知性、文藝和明媚,簡直太美了。

《藍色愛情》

論演技,袁泉從無槽點。

話劇功底也紮實,中國話劇三大獎項梅花獎、學院獎、金獅獎,袁泉拿了大滿貫,成為了入選“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最年輕的人。

而說實話,如果袁泉不是如此低調地跑去演話劇,現在地位大概不會遜於現在的大花。

袁泉舊照

這兩年,我們欣喜於袁泉又回到小熒幕和大銀幕上來了。

小熒幕上《我的前半生》裡的表演讓她迴歸福斯的視線並獲得無數的褒獎,而最近,她又即將在大銀幕上呈現她的另一面。

袁泉在《我的前半生》

這部作品讓我感嘆於我又重新認識了袁泉,她竟如此貼合於那個角色,並讓我如此動容,是這部——

《中國機長》

為什麼我說這部會是十一檔最穩的?

因為它有著十一檔無與倫比精彩的原型事件——被譽為"世界級民航史奇蹟"的四川航空3U8633事件。

2018年5月14日黎明,川航8633飛行中。

突然之間,飛機風擋玻璃出現了一道巨大的裂縫——沒人知道是怎麼回事。

他們還來不及思考時,就聽見“轟”地一聲巨響,右側擋風玻璃爆裂脫落了。

川航的事後流出圖

頃刻之間,位於駕駛室的機長和副駕駛被暴露在極端釋壓狀態下。

監測顯示,當時飛機飛行高度為9800米,氣溫為零下40度左右。

事情的迅疾程度幾乎容納不了一秒鐘的反應,而當時坐在駕駛艙的這兩人還是穿著單薄的駕駛服。

釋壓瞬間將副駕駛吸出機外,他整個人被甩至高原高空的狂風之中。

風擋玻璃破裂、儀器幾乎全部失靈、和控制中心失聯。

在這種人體難以承受的極限情況下,機長和駕駛員究竟是如何仍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保持安全飛行高度,最終保證無一乘客傷亡的情況下安全備降成都機場的?

我們稱這個事件為奇蹟,而《中國機長》則告訴我們:所謂奇蹟,所謂天命,其實是人事。

張涵予所飾演的機長劉長健,冷靜、機警、犀利,時常黑著張臉的他被機組人員戲稱“面無表情已經是他最大的微笑”了。

歐豪飾演的副駕駛,半截身子被甩在宛如刀割的高空氣流之中,而他的飛行經驗尚未老練。

杜江飾演的第二機長,在災難發生時正在危險係數相對小的乘客艙,在機長和副駕駛都在高空低壓中幾近陷入昏迷時,唯一保持高度清醒的他至關重要。

三個將軍,控制著被擾亂、被摧毀的司令室。

而後方,還有119名性命攸關的乘客。

119條人命,119個家庭,每一位乘客都揹負著一整個家庭的呼號,這些呼號聲都不會比高空氣壓對耳膜造成的衝擊更小。

而承載著這119名乘客的客艙,混亂的程度比駕駛艙更甚——

有嗷嗷待哺的嬰兒,有年歲已高的老人,有從沒乘坐過飛機的中年女人,有懷揣著一腔希望與失落意欲去拉薩朝聖的年輕女孩,也有佔據頭等艙把別人尊嚴與安危不當回事兒的土豪大哥。

混亂中的一幅眾生相。

拉薩本就是一個特別的目的地,而觀看飛往這個神聖目的地的人群在混亂的生死場域中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也是《中國機長》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拍攝《中國機長》的劉偉強是有野心的,他面對著生與死如此巨集大的命題,意欲以眾生相的呈現來為我們展現一幅最極致、最直觀的人生百態圖。

前方引領著飛機航向並直接決定乘客生死的駕駛艙,由男人們來掌控。

而這最直接地面臨著生與死之搏鬥的空間,由誰來掌控呢?

由女人們,具體地說,是由五位空姐。

她們同駕駛員一樣的冷靜、機警與專業,維持著這個承載著119條乘客性命的大客艙的穩定與秩序。

五位空姐,容貌性格各異,而其中最打動我的還是袁泉對於她所扮演的乘務長畢男的塑造。

這是一個小人物,卻在短短的時間內展現出了極其鮮活的血肉。

她被周圍的人讚歎“家庭事業兩兼顧”,但影片一開頭我們就看到了,她孤零零一個人看到自己的同事被未婚夫貼心送到機場時,憂鬱地搓了搓自己的婚戒。

她幫新進入頭等艙的乘務員擺平刁鑽的客人,即便被頭等艙客人嘲諷“端茶送水”,仍然笑著把餐飯遞過去,保持職業風範。

當客艙陷入一陣極端混亂中時,她用弱小身軀內的強大心臟撐起了整個客艙。

在極端的低溫和反常氣壓中,嘔吐的嘔吐,暈眩的暈眩,尖叫的尖叫,唯有她,用安全帶把自己牢牢鎖住,拿起對講機——

講一句,吸氧,再講一句,再吸氧。

沒人能感受得到她呼吸的不平穩和那些慌亂、恐懼的情緒,唯有專業、冷靜、平穩和超乎常人的強大。

另一個細節則更動人——

當所有人都帶上氧氣面罩,惴惴不安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即將降落到自己身上的命運時,畢男靠在機艙壁,安全帶纏繞著她的身體。

她看著恍然不安的眾人,下意識地摸了一下戴在自己手上的戒指。

當看到這一刻時,我恍惚想到了拉斯馮提爾的《憂鬱症》,這是一種多麼相似的心境:當一個人在個人情感的時刻,遭遇到外部世界的巨大災難,是該是一種怎樣複雜的心境。

是個人情感在人類災難面前立刻潰不成軍,還是那災難般的情緒會使得真正的災難也不值一提。

袁泉對畢男的塑造,絕對是《中國機長》最大的亮點之一。

而如果讓我提出一個會二刷《中國機長》的理由,我將脫口而出的,也是因為袁泉。

許多人在第一次聽到《中國機長》的片名時,會立刻聯想到前兩年東木導演的力作《薩利機長》。

兩部片的確有取材上的相似之處,但我要說,《中國機長》的確開發了自己作為航空題材型別片的獨特之處。

《薩利機長》的焦點落在了個人,它講體制對個人的懷疑,講一個男人孤獨的征程。

《薩利機長》

而《中國機長》則更注重對險情的呈現和這危機之中所展現出來的團隊力量和協作光芒,眾生相的展現和協作力挽狂瀾是《中國機長》兩條並行的主線。

毫無疑問,《中國機長》的出現填補了中國此前在此類型別片的空缺。

誠然,他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對節奏的把控稍顯不足、許多支線略顯混亂,對“眾生相”的呈現仍不夠細緻等,但,瑕不掩瑜。

9月30日國慶檔,一起在電影院觀看空中勇士們的登場。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票房幹掉好萊塢,中國產片真的崛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