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娛妹又有了新的心頭好:杜江。

兩部國慶檔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正好杜江都是主演!

《我和我的祖國》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的獻禮片。電影分為7個獨立篇章,特寫了新中國70年的七大歷史時刻。

杜江演了薛曉路導演的《迴歸》篇章裡的升旗手。

看似只是升旗,背後卻是刀光劍影的政治角力。

1997年香港迴歸,關於升降旗的時間,中英政府仍在battle。

英方堅持“到點才降”,要求降旗時間是7月1日0點0分0秒;我們要求“到點就升”,7月1日0點0分0秒,就是中國國旗的升旗時間。

經過16輪的拉鋸式談判,中方終於掌握主動權,五星紅旗將在7月1日0點0分0秒準時升起。

但正式交接儀式時,因為一位英方發言人拖了時間,原本定好的流程完全被打亂。

準時升起國旗的任務,落到了升旗手身上;而杜江扮演的,正好是當年交接儀式的主升旗手!

任務之重,不言自明。

杜江的另一部作品是《中國機長》。

它改編自真實發生過的,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因為駕駛艙玻璃突然破碎,而不得不完成的萬米高空生死迫降。

這是駕駛員下來之後身上穿的制服...能夠平安迫降,堪稱民航史上的奇蹟!

杜江演的,正是這個英雄航班機組;

如果加上前段時間票房破了16億的《烈火英雄》。光今年,杜江就已經連續在三部大製作裡擔當重要角色。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杜江為什麼能在一眾演員中脫穎而出呢?

出演真實事件改編的作品,並不容易。

好處是演員能從“原型人物”那兒獲得真實資訊,讓角色更完整;壞處就是,人們有“原型人物”的對比,你演的好不好、像不像,一下就能被發現。

杜江的壓力,很大。

為了能夠塑造好角色,杜江還要在第二天一早趕去學習飛行專業技術,為《中國機長》作準備。

當時《烈火英雄》還在緊張拍攝,因為夜戲多,劇組基本都是第一天下午拍、第二天凌晨才收工。

白天學習、晚上拍戲...迴圈往復,特訓結束時,杜江已經能獨立操控飛機起飛降落,達到機長專業水準。

在培訓過程中,杜江觀察到機長的制服上有四條槓,而副駕駛只有三條槓。在問過英雄機長原型樑鵬後他才知道:多出的那一槓代表了“責任”,機長肩負的,是整個機組、旅客和整個飛機的安全。

到了正式拍攝的時候,導演劉偉強為了還原險情,劇組配備了高壓液態管和高強度風筒,風力大概七級左右,吹得演員根本站不起來。

杜江說,為了還原中風擋玻璃爆裂脫落造成的機艙失壓,不少演員因為在狹小空間裡的劇烈運動和狂風撲面直接在片場吐了。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杜江還要完成:在一片狼藉的客艙裡,頂著狂風拼死返回駕駛艙的拯救全機組的戲份。

終於,他及時關上艙門,解救了劉機長、副駕駛,也成功解救了機上119名乘客。可謂是這場飛機事故得以平安化解的關鍵性人物。

這才真的是“好戲磨演員”,也是演員和角色的互相成全。

和《中國機長》的硬核戲相比,《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升旗手,相比之下危險係數似乎少了很多。

但其實這個角色的考驗更大:往大了說,他代表的是國家形象;往小了說,考驗的是他演員的專業性;

不過對比下杜江和當年真正的升旗手朱濤老師的照片後,娛妹的第一感覺是:這也太像了吧?

這個“像”,可能是外形像;更重要的是,那股氣度像。

為了演好角色,杜江來回翻看當時的影像資料。

後來劇組找來朱濤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後,杜江每天站軍姿,頭上頂磚頭、胳膊下夾著書,甚至後背還要背個“十字架”來保證自己的軍姿正確。

一練就是幾個小時,不休息。原因無他,杜江完全是按照真正升旗手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於是我們看到了最後的成片裡,小到下巴和仰頭的角度,都被杜江一一糾正過。

好的演員,其實是有“戲癮”的:不把這個角色演好,首先自己心裡這關就過不去。

而杜江和自己的較勁,從未停止。

就拿《烈火英雄》裡,杜江飾演的馬衛國抱著必死決心,對家人的告白來說,很多人看完都哭了。但你可能不知道,劇本里關於這段其實只有一句話帶過。

怎麼演?要說什麼?完全是他自己的發揮。

對杜江來說,從來沒有“差不多就行”。

為了演好《紅海行動》裡的特戰隊員,他在21天裡,把體脂降到了6.2%,真正特種兵的標準。只不過代價是,有一段時間內,他的晚餐就是“一包鹽+一口水”;

不過杜江為角色的準備,也並非都是這種“苦行軍”的日常。

好的演員光下苦工還不行,還得用巧工。而這“巧工”,同樣來自於對生活的觀察。

演《中國機長》的時候,他觀察到機長的人物原型性格很開朗,崇尚的是快樂飛行、享受飛行。

所以杜江也在片中還原了機長詼諧、幽默的一面。

機長本人還曾經開玩笑說,能由年輕帥氣的杜江來演自己,太太很滿意;杜江也幽默迴應:能扮演你,我也很滿意。

其實總結下來,不論是和原型英雄人物深度交流,還是在生活中直接把自己變成角色,杜江演戲絕不敷衍。

不論是在香港升起第一面國旗的升旗手杜江,抑或千鈞一髮之際毅然拯救全機人員的機長杜江,杜江都憑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了電影中最出彩的瞬間!

記得之前豆瓣曾有個帖子提問:杜江現在是不是已經“趕上來了”?

覆盤完杜江這幾年的作品,手握《紅海行動》、《救火英雄》,已經足夠讓他在主流影壇站穩腳跟了;

再加上國慶檔的兩部《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說他是建國70週年獻禮片第一男主了,名正言順。

其實娛妹覺得,並不是杜江“趕上來”,而是他紅的太晚了!

杜江早就在各種影視作品裡,展現了精彩演技。

比如程耳導演《羅曼蒂克消亡史》裡的“童子雞”。這個角色剛出場的時候,只是個黑幫馬仔;

一場殺人行動後,混跡黑道的“童子雞”馬上就適應了這個江湖。一開始的呆萌、純真,早已蛻變成狠準、殘虐的殺手,江湖大佬正見雛形。

之前的很多片,娛妹可能並不是衝著杜江去看,可看完後,被問起記憶最深的是哪個角色?我總會提起杜江。

而現在,杜江已經成了娛妹的“好片檢測機”,有他演的作品,我放心!

演員冒頭難,可能長紅的,都是好演員。

“入股”杜江,我覺得不虧!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我和我的祖國》首映,王俊凱素顏觀影,造型和儀表很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