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親戚朋友之間的正常來往,是聯繫彼此之間的感情,增進相互之間的情誼的重要方式,尤其是親戚更是如此,就是要經常走動,才能更加親近,也才能體現出親情,特別是遇上雙方家庭中的大事時,更要這樣,這不僅是人之常情,也是最起碼的人情世故。那麼,兒媳婦的母親去世了,作為公婆卻沒有去弔唁,這種做法妥當嗎?為什麼?

兒女親家,其實如果從血緣關係上來講,應該是比較親近的親戚,因為至少要牽涉到好幾代人哩。因此,從理論上來說,不管是什麼情況,兒媳婦的母親去世了,作為親家的公婆,無論如何都應該一定要前去弔唁,並幫助料理好後事的,這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當然這也是對親家的最起碼的尊重。不管過去兩家相處的關係怎麼樣,即使只是一般化,甚至不怎麼好,都是應該前去的,死者為大嘛。否則,就是很不妥當的了。

當然,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家中有人去世,是應該給相關的親戚送信報喪,通知到相關人家的,這也是白事中應該做到的禮節。而對於兒媳婦的母親去世,作為一家人,公婆應該是不會不知道的,即使沒有接到親家公的報喪通知,一旦知道後,在第一時間裡就應該前去弔唁的,因為民間素來就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說法的。所以,親家母去世而不去悼念,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

從道理上說,如果兒媳婦的父親沒有即時正式通知公婆,那麼作為親家公是有一定的責任的,也是一種缺少禮數,不夠禮貌的做法。因為這種比較重要的場合,如果親家不到場,其他的親朋和別人都是會說閒話的,甚至會引來議論和說三道三,從而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但是,如果是接到了通知而沒有去,那就是公婆的責任了,因為這是一種既不講人情世故,又不顧常規禮儀,更沒有仁義道德的做法。

也許大家在第一時間裡,想到的會是這兩親家之間肯定相處得不好,關係很差,或者是公婆和兒媳婦之間的關係不好等等原因,才造成這種情況的。因此,退一萬步講,即便是這些原因,只要是兩親家的關係還存在,親家母去世了,都是應該前去弔唁的,而且越是關係不好,越是要顧全大局,大仁大義地前去悼念才對,因為這樣才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大家以為如何呢?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岳母娘見女婿帥氣,非要女兒離婚,女兒哀求:老公比前夫好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