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為什麼德國基本沒有婆媳矛盾?這一點多數中國老人都做不到

當今社會不斷的發展,方便的交通已經讓人們可以去往地球的各個角落,同時不同國家和種族的人們也能夠經常進行溝通交流。和老一輩侷限於國內的思維方式不同,現在的人們可以非常方便的獲取國外的資訊,了解他們獨特的文化。然而在不同的人群之間總是會出現很明顯的思維差異,無論是圍繞個人的價值觀念還是家人之間的關係,都能體現出不同地區的人們對於事物的不同看法。對於中國人來說,怎樣處理好婆媳之間衝突一直是大家探討的焦點,似乎這是個老大難的問題。然而其他國家的人們對於這件事似乎並沒有像我們那麼糾結,那麼他們又是怎樣解決這一問題的呢?

下面這個故事似乎就能很好的表現中外人民對於個人價值和婚姻的理解差異。我的高中同學一年前決定離婚,她和老公在熱戀的時候曾經說好要永遠陪伴對方,在婚姻的初期也確實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但是他們結婚了很長時間依然沒有自己的孩子,這就讓男方父母有了很大的意見,總是把自己沒有抱上孫子的埋怨發洩在她身上。開始還只是嘴上的抱怨,到後來逐漸演變成兩個家庭的水火不容。這位同學還曾經哭著向我傾訴,說自己感覺從此都不會再開始新的親密關係了。為了平復離婚後的情緒,她向公司申請了出國工作,移民到德國開始了新生活。

因為距離遙遠,這位同學和我聯絡的次數也少了,然而就在半個月前,她突然通知國內的朋友自己快要結婚了,這讓大家都感到非常驚奇。後來她才向我們解釋說,雖然之前的經歷仍然讓她有顧忌,但是她現在的愛人個性很好,而且那裡的習慣和中國不一樣,不存在父母強制干預孩子自己的生活問題。她的戀人以及對方的父母並不在意她的婚史,也不會過問要不要生孩子的問題。在當地人看來這些都是小夫妻之間的私人問題,作為家長沒有必要過多幹涉。聽到這裡,雖然已經成為母親的我其實是非常羨慕的,想到自己這些年面對的各種家庭矛盾,不禁感嘆起朋友的好運。

要問為什麼德國人很少出現婆媳矛盾,就必須從他們的價值觀念說起,這與國人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其中第一個原因就是中國老人做不到的。一、德國的父母可以充分尊重小夫妻的意見,不會插手孩子自己的家庭。1.西方人之所以會這樣認為,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受到的教育,以及對於年輕個體的尊重。很多人都知道,外國孩子在成年之後就必須依靠自己來生活,成為獨立的個體。這時候身為父母就可以不必再擔負養育孩子的責任,而是開始專注於自己的生活,實現自己尚未完成的目標。在外國的父母看來,自己的孩子雖然年輕,但是已經是一個完整的社會人,沒有必要在孩子身上強加自己的意志。

2.然而在中國的父母看來,自己的孩子無論長到多大,自己都有評判他們的權利。孩子小的時候要提供他們吃穿,為他們尋找最好的教育資源。等到孩子成年之後,還要繼續操心他們將來的大小事情。即使把該做好的事情都完成了,家長們也會大概率提議幫忙照顧孫輩。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孩子永遠都需要自己來操心,要讓他們徹底放手孩子的生活,恐怕是根本做不到的。而這種心態上的特點就造成了中國難以解決的家庭矛盾。

二、西方人對結婚時的財產並不看重,而且後代的養育也是由夫妻自己解決。1.插手子女婚姻的原因除了中國父母特殊的心態之外,還牽涉到各國結婚習慣的問題。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會在結婚之前為新人置辦許多資產,而這些費用很多是出自父母的積蓄。既然有了金錢的糾葛,那麼在中國的父母看來自己插手孩子的家庭事務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2.但是在西方人看來,孩子既然走進了婚姻,就完全是獨立的家庭。自己沒有必要為孩子負擔高額的結婚費用,這是小夫妻自己需要考慮的事情。而如果將來有了孫輩,也不會刻意提出去幫忙,因為這完全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了解了這些差異,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德國很少出現兩代人之間的家庭矛盾了。西方的這種價值觀念雖然尊重個體的價值,這在很多場合都是一個很大的優點,但是有些時候未免顯得有些冷漠。相比之下中國的傳統家庭氛圍還是更加充滿親情的溫暖,況且年輕人也確實需要長輩的幫助。所以在我看來不需要盲目的羨慕外國人的家庭關係,如果和父母出現了矛盾,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來解決。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處理婆媳問題的呢?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別看孩子小,但她心裡很清楚誰最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