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上個世紀的時候,許多老人都有這樣的觀念:多子多福、養兒防老。許多家庭都認為只要多生孩子,總有一個能夠成才的,就能夠帶領家族走向富裕之路,因此許多60後、70後、80後家庭往往都有多個兄弟姐妹。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事情並非這麼簡單,隨著孩子數量的增多,家庭整體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大多數子女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只有個別子女有機會能讀書,甚至出現了“越生越窮”的趨勢。

上世紀90年代,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公佈了一個人口數據,數據顯示預計到本世紀中葉,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至100億。數據發佈後立刻引起了許多專家的重視,因為根據早先的測算結果來看,地球最多能夠養活100億到150億居民。如果不及時有效控制人口增長,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很可能難以實現。於是以發達國家為首,許多國家都開始控制人口增長。

但誰能想到,過去我們還在擔心人口增長導致地球負擔過重的問題,轉眼間卻不得不面臨人口持續減少的難題。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僅為7.52‰,淨增人口數量僅為78萬人,達到過去43年以來最低點。與此同時人口總和生育率更是跌至1.15的歷史低點,遠低於國際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甚至低於公認的“很低生育率”1.5水平。

在國家統計局發佈2021年人口數據後,各地也陸續發佈了當地數據。根據第一財經報道,已經有23個省份發佈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相關數據,其中4省去年出生人口超過50萬人,廣東是唯一出生人口超100萬人的省份;在出生率方面,只有2個省份出生率超過1%,有9個省市人口出現自然負增長,分別是河北、江蘇、湖南、湖北、山西、重慶、內蒙古、上海、黑龍江,其中江蘇、湖北、湖南、內蒙古和山西均是近幾十年來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轉負。

事實上,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有專家發表了對於中國人口趨勢的擔憂,原因在於自1990年起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就出現了持續下跌的趨勢,正因如此2016年中國全面開放二孩政策,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出生人口數量出現了短暫性提升,出生人口數量為1786萬人,這也讓無數專家學者信心滿滿,認為出生人口持續減少的問題已經徹底解決。

但隨後幾年的數據,無疑給這些專家學者澆了一頭冷水:自2017年起,中國新出生人口數量迎來“五連降”,2021年出生人口僅為1062萬人,同比2016年減少了43.6%。通過各地發佈的人口出生數據也不難看出,即使是人口大省如今同樣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問題,比如江蘇、河南、河北。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僅通過開放生育並不能完全解決人口問題。

要弄清楚當代年輕人為何不願生、不想生、不敢生的主要原因,還是要走到群眾當中去了解。前不久,有一個機構做了一個關於生育問題的調查問卷,在回收的四千餘份問卷中,“經濟原因”成為了最主要的問題,有79.6%的受訪者認為是經濟條件不允許所導致的,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過高的房價。儘管隨著不斷地調控下,當前樓市泡沫正在不斷消除,但整體房價過高依舊是不爭的事實。根據房價行情網公佈的數據顯示,納入統計的316座城市中,有75座城市房價超過萬元,而這些城市才是未來人口流入的主要城市。另一方面,根據易居研究院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房價收入比為9.1,遠高於國際標準“3-6”的合理區間。

因此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買房就要面臨著鉅額的壓力,在沒有父母的幫助下,光是首付可能就要存10年左右,隨後還要揹負長達30年的房貸,正因如此許多年輕人才選擇“躺平”,寧願租房也不願意買房。與此同時,對於已經買房的年輕人來說,往往第一時間投入到工作還房貸,只能將孕育下一代的事情一拖再拖。另一方面,對於生二孩三孩的家庭來說,住房面積也需要適當增加,同樣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

其二是過高的養娃成本:《2022版中國生育成本報告》數據顯示,全國家庭0-17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48.5萬元;0歲至大學本科畢業的養育成本平均為62.7萬元。有機構統計過,2020年四大一線城市養娃成本已經超過了200萬元,杭州、南京、武漢、青島等城市養娃成本也超過150萬元。根據《2020年母嬰消費洞察報告》數據顯示,“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每個月的育兒費用分別佔家庭總開支高達44%、30%。

對於這兩個問題,國家也注意到了,2021年5月31日,高層會議審議《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並指出,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另一方面對於教育進行大整頓,比如打擊“學區房”,發佈“雙減”措施,每兩週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進行通報,總計8方面內容共21項指標,並擬於11月抽取7個省份開展實地督查。

不僅如此,2022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2022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給,以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全年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華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為支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佔比計算。

最後,為了解決當前嚴峻的人口問題,國內無數專家學者也紛紛提出寶貴意見,獲得父母贊同:比如人口專家梁建章建議二孩家庭7折購房,三孩家庭5折買房。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應該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以此來降低孩子上學的成本,對生孩子的住院費用實行全部報銷制度;經濟學專家任澤平也建議給多孩家庭給予一定的稅收補貼、購房補貼等,並且也要減輕家長照顧孩子負擔,增加託兒所和幼兒園,在此之外也要降低醫療和教育的支出,多管齊下來解決生孩子的問題。

為何這些“新建議”能夠得到父母們的支持呢?原因很簡單,這些建議都是真金白銀的支持,而非華而不實的侃侃而談,戳中了當前無數父母的痛點,只有從群眾角度出發解決問題,人口的生育率才能夠真正提升,生育意願自然也會增加。

1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孩子上學後,無法正常入睡,究竟有哪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