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近百萬的醫學生走出校園,但只有三萬人當醫生,剩下的人都去哪了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就是每年在高考結束和考試開始時,在互聯網上流傳的關於醫學院的噱頭,以勸阻有抱負的醫學生,近兩年來,在疫情發生後穿白大褂的天使們為大局犧牲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給成千上萬的網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醫療行業的形象發生了變化,社會地位也在日漸提高。

按理說既然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進入醫療行業,就不應該出現醫務人員短缺的情況,但事實恰恰相反,醫務人員大量短缺,這與醫療領域頻繁出現的“怪像”是分不開的。

統計數據顯示,由於疫情的影響,進入醫學領域的人數將增加,不同級別和階段的醫學院畢業生將超過100萬人。

數以百萬計的醫學生湧入就業市場,想想就很壯觀,但想象中醫學界的激烈競爭並沒有發生,數百萬醫學院畢業生中只有約3萬人最終選擇成為醫生,只佔總數的3%。

這是一個難以理解的奇怪現象:數以百萬計的醫學生在畢業後都幹什麼了?

網絡醫療行業:

互聯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方便和容易獲得醫療建議的地方,許多知名的醫生也參與了這些應用,而退休的教授有時也被聘為軟件 "辦事員"。

這種工作方式對年輕人和退休人員來說是自由、輕鬆、壓力小的,所以一些新的醫學生選擇了網上醫療行業。

醫療器材銷售:

醫療器械銷售和基因檢測是醫學生的獨特崗位,經過幾年的歷練,很多醫學生轉入這兩個行業,比醫生這個職業更有動力和激情,更有人情味。

棄醫從文,徹底轉行

很多名人棄醫從文,我們很清楚魯迅、冰心、達爾文等,他們當時的選擇是時代的潮流,現在又有很多醫學生棄醫從文,比如說幾年後被掛職,到醫學院當大學老師,而 醫學生畢業後去參加公務員考試等等。

一般來說,選擇離開醫學是一種完全的職業轉變。

由於數以百萬計的醫學院畢業生最後只從事了3%的相關工作,其餘97%的人主要從事上述三個職位,所以有人認為分數線高,比如為什麼醫務人員畢業後轉行?

醫學生畢業後轉行的三個原因“”

1.21年的緊張學習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大家知道大多數醫學職業是五年制,有些是七年制,但大學畢業後如果想進入相關專業,成功進入醫院,就必須走博士生的道路。

經過5年本科+2年碩士+2年博士,12年寒窗苦讀,還有9年無期徒刑的道路,21年後,當同齡人有了家庭和事業,自己卻沒有正經工作,這種大的心理落差,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這就是為什麼許多醫科學生在本科畢業後不往上爬而直接進入其他行業。

2.醫生是一份沉重的工作

醫生要對病人的生命負責,不能忽視他們,這就是為什麼醫療行業比其他行業更累更痛苦,如果書本上的任何一個小知識沒有印在大腦裡,生與死就會交替到來。

3.因為醫患關係複雜,醫生的進取空間有限

雖然近兩年來醫生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但醫患關係依然緊張,外派醫生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每天還要考慮與病人家屬溝通,承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

雖然醫生是三塊鐵板之一,但他們的工資有限而且晉升空間不大,最優秀的醫生在主任級別的月薪至少為1萬元,而醫療設備銷售或基因檢測則沒有上限。

穿白大褂的天使們為了謀生,在面對現實時不得不選擇更高的生活質量,這是無可厚非的,你是一名醫學生嗎?畢業後你想做什麼工作?

5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孩子早戀影響成績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