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孩子讀到高年級,我突然發現,他經常犯一些低級錯誤,特別在數學學科上。口算出錯,豎式計算出錯,有時候連應用題也會出錯!思路算式都列對了,可答案計算卻有誤!

作業如此,小測驗如此,期末考試依然如此!

計算出錯,成為孩子的成績硬傷。我不止一次“吼”他:大哥,你能不能長點心,不就是一二年級的計算嗎?

兒子呢,看到這種錯誤,當下也愕然:不應該啊!

仔細再一看:哦,不小心算錯了。

他再三保證,下次一定仔細,但十有八九,下一次依然會計算出錯。

對於兒子的計算能力,我無比懷疑,又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自嘲安慰:誰讓是男孩,大大咧咧粗線條,只能等他自己長記性。

最近在讀日本媽媽佐藤亮子的《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一書,這位媽媽把4個子女一併送進東京大學(堪比清華北大)。什麼樣的育兒妙招,能夠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子女?

當我看到學霸媽媽佐藤亮子說:孩子學好十以內加法和乘法口訣是最基本的能力,從小學到高考都要用到。

瞬間,我有醍醐灌頂之感,也明白了兒子計算總是出錯的根本原因:

不是粗心所致,而是基礎沒有打好。

再仔細分析孩子在計算百內進退位加減法,加減混合計算,四則混合運算等時的錯誤問題,出錯的就是十以內的進退位!

怪不得在今年暑假,兒子每天一張20題的豎式計算,鮮少有全對的時候,最過分的是有一次錯了5題以上,氣得我“錯一罰十”進行懲罰,可越罰越錯。

好比蓋房子,地基不打牢固,房子隨時會傾斜啊。

為什麼說十以內的加法和乘法口訣很重要?

這是因為十以內的加法是減法和應用題的基礎,乘法口訣則是除法、分數和比例的基礎。

十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在成人看來易如反掌,在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個難點,很多孩子都會在這兒碰壁。

有些孩子磕磕碰碰過去了,沒有做到反覆練習,迅速報出正確答案的效果,也因此,隨著年級增高,他時不時還會在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中出錯。

計算不難,難在孩子是否牢固地掌握了,而其關鍵就是:孩子能否做到認真對待每一題。

特別是當孩子到了中高年級,即便計算有誤,孩子也沒當一回事,在敷衍的態度下,哪怕做再多的練習,都沒有意義。孩子只有認真對待每一題,計算成為肌肉記憶,他的計算能力才會提升。

減法總算錯?那是加法沒學好?除法總算錯?那是乘法沒學好?

佐藤亮子在書中提到了當年教幾個子女時用到的有效方法,家長們,不妨借鑑一下。

1)反覆訓練

佐藤亮子說:十以內的加法必須反覆練到學會為止。

當年,她的大兒子最不擅長的是計算“7+8”等於幾。雖然孩子最終也能算出結果,但相比其他算式,總會慢上0.2秒。

別看這是個簡單的算式,但若掌握不熟練,遇到類似877+175等多位數,有關7、8的計算時,孩子的問題更明顯。怎麼辦呢?

為此,這位媽媽在白紙上寫下7+8=15,足足打印了30張,張貼在牆上。並且,為例引起孩子的敏感度,她用不同顏色的記號筆書寫,橫著貼、斜著貼,1個月後,她的大兒子終於深刻記憶,遇到7+8時再也不會卡殼了。

2)反覆背誦

關於乘法口訣,有些孩子一背就會,有些孩子總也背不出來,怎麼辦呢?

佐藤亮子秉承的是“熟能生巧”的辦法。相比有些家長和老師會引導孩子去理解乘法的意義,再學著記憶背誦乘法口訣,佐藤亮子卻覺得:乘法口訣需要的是背誦,不是理解,只要反覆練習就能熟練掌握。

這個做法有點像我們以前學的“賣油翁”精神。

如果孩子10遍沒有背下來,那久20遍,100遍沒有背下來,那就1000遍。如果二年級還沒有背熟,那麼三年級接著背,直到滾瓜爛熟為止。

孩子在低年級多花時間,到了高年級,才不會吃苦頭,因為計算錯誤而失分。

從長遠來看,打基礎才是真正的捷徑。

家有學齡娃,如果你發現孩子計算時不時錯誤,千萬不要再抱怨是孩子粗心了,也別期待等孩子長大了就會用心。

無論何時發現,從現在開始,給孩子複印10張十以內加法計算紙,刷起來!

ps:我已經準備好啦,你呢?#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教育#

4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哪八種人向你借錢是不可以借的?如果借出,必然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