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唐代詩人李涉,曾作詩《題和林寺僧舍》,其中一句詩句流傳千古——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李涉在遊覽寺院的時候,無意中跟一個高僧談論了很久,難得在這紛擾的世界中,得到了半日的清閒。也有人說“忙裡偷閒”是最有滋味的。

可見對於學生們來說,最美的並不一定是長達一個多月的寒暑假,而是小長假,學生們能在短暫的時間裡釋放壓力,回頭用飽滿的精神去面對接下來的學習生活。

國慶假期已經結束,學生們已經回到了課堂上,再過一段時間就要期中考試了,學生們也進入了學期的中期,學習任務加重。

最近有消息說,學生們將會再迎來小長假,這個消息讓很多學生感到興奮,是真的還是假的?目前個別地區已經實行了這個政策。

中小學生小長假結束後,又將迎來“春秋假”?部分地區已落實

如今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倍增,為了能給學生們減輕負擔,相關部門在不斷地調整政策,讓學生們能儘量多休息,學好文化課的前提是,注意身心健康。

學生們能在寒暑假的時候,感受到季節的變化,但是春秋時期卻只能在屋子裡學習,如果能增設“春秋假”,更能讓學生們感受到季節的更替,同時還能緩解學習的壓力。

其實放寒暑假並不是為了讓學生們能感受季節,而是因為在極寒和極熱的天氣,不適合學生出門,教室的環境也不如家裡舒適,所以讓學生在家裡度過嚴寒與酷暑

春秋季節是最宜人的,適合學生們學習,因此並沒有春秋假。但是如今的學生幾乎沒有時間出去玩,內心的壓力和情緒無處釋放,如果真的能增設春秋假,對學生們的身體和內心都是放鬆。對於這樣的建議,相關部門已經給出迴應。

教育相關部門表示,各地區學校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地增設春秋假,也就是說,學生們在國慶之後還能迎來小長假,可以在此緩解壓力。

其實部分地區高校已經在這麼做了,給學生們六天的春假和六天的秋假,未來中小學生也將迎來春秋假期,對於學生們來說確實是一個好消息。

如果真的能迴歸到學生中去,這並不是一個耽誤學習的做法,而是一個能讓學生們體驗生活的機會。我們活著一回不是為了考多高的分 ,而是為了看一看花是怎麼開的,麥子是怎麼成熟的,風吹在臉上是什麼感覺的。

學生們放鬆的時間都去哪了?

學生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我們作為大自然中一個微小的存在,順應自然才會有利於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在該玩的時候就得讓學生玩,如果一味得讓學生學習,透支熱情,一時間成績可能會有所提升,但是長遠看來是不適合發展的。

雙減政策之後,學生們的時間都用來自己學習了,正是因為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不僅是放鬆的時間用來學習,很多學生會透支自己的睡覺時間學習。

是人內心就會有壓力和情緒,學生釋放情緒的方式就是玩,如果沒有了玩的時間,學生內心的壓力堆積久了,就會產生一些極端的想法,有的學生內心無法化解,家長再不理解,可能就想不開,這是一家人的悲劇。

為什麼很多家長疑惑,自己小時候經常捱打,也沒想過極端,為什麼現在的學生說兩句都不行呢?如果家長能理解現在的學生壓力有多大,或許就能理解了。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家長的理解和自己的釋放缺一不可。

寫在最後:

希望這個春秋假未來真的能實現到中小學生的群體中,將素質教育再一次推進,讓學生們身心健康才是真正有利於發展的教育方式。

學生們在這樣的假期中更應該去感受生活,充分地感受生活有利於以後的學習,和理解知識,對未來的發展大有好處。

話題文章分享就到這裡,明天的內容更加精彩紛呈#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教育#

2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成功的媽媽是失敗,成功的爸爸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