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家長經常掛在嘴邊的這三個字,比吼孩子更有殺傷力!

“我數到三,把玩具撿起來,聽到沒有?”

“數到三你還不爬起來,媽媽就生氣了!”

“快把嘴裡的食物嚥下去,一二三……”

以上的場景很熟悉吧?教育孩子時,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數到三”,且不止一次。

今天就來說說“數到三”這種教育方式。

一、多數家長都說過“數到三”?

當孩子犯錯不改、做事磨蹭時,家長只能拿出殺手鐧“數到三”——這三個數的背後是家長對孩子的無奈和教育的失敗。

有些家長可能沒有對孩子用過“數到三”,那親愛的家長回憶一下,你是否對孩子說過:

“你再這樣媽媽就生氣了!”

“不聽話不是乖寶寶,沒人喜歡不乖的寶寶!”

“你還不走嗎?我們走了,你自己待著吧!”

其實,這些語言和“數到三”的目的是一樣的——對孩子無可奈何,利用威嚴強迫孩子就範。

二、“數到三”後,孩子就聽話?

為什麼孩子吃“數到三”這一套呢?原因有三:

1.孩子的內在節奏慢於成年人

孩子的內在節奏感明顯慢於成年人,尤其性格內向和不經常運動的孩子。

孩子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得到了家長“需要進行另一項活動”的指令,在這個轉變的過程,孩子需要緩衝的時間。

“數到三”給了孩子緩衝的時間,孩子能慢慢把注意力從當前的事情挪到另一件事情上。

2.“數到三”的本質是威脅

其實,給孩子緩衝的時間一種有效、推薦的教育方式,但大多數爸媽使用這種方式的初衷和語氣帶有明顯的威脅意味。

“數到三”之所以讓孩子乖乖聽話,最關鍵的是家長威嚴的表情和冷漠的語氣。

第一次“數到三”,孩子無動於衷,結果得到了嚴厲的懲罰,以後孩子條件反射地恐懼“數到三”。

3.“數到三”給了孩子權衡利弊的時間

當家長拉長音說“1——2——3”時,孩子內心開始起波瀾,是選擇忠於自己還是屈服於家長?

當然,大多數孩子都知道不屈服的後果,孩子為了躲避之後的懲罰,只能選擇順從於家長,這是心理暗示累積的成果。

三、“數到三”弊大於利,為什麼?

“數到三”短期內有效,但長期使用“數到三”,讓孩子失去對家長的安全感,走向叛逆和迎合兩個極端,滋生更多成長問題。

1.“數到三”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數到三”說明家長只看到了“孩子不聽我的話”,而忽視了孩子犯錯或鬧情緒的原因。

家長不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而想要強迫孩子屈服,看似效果不錯,實際上激化了矛盾。

2.“數到三”影響家庭規則的建立

孩子不理解自己做錯了什麼,而出於對家長的恐懼而選擇了屈服。

這種屈服短期有效,但再次遇到同樣情況,孩子條件反射地規避,不能很好地理解規則。

3.“數到三”忽視孩子的自主意志

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協助孩子完成從內在驅動力向自主意志轉化。

“數到三”完全忽視孩子的自主意志,孩子長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結果就是變得越來越優柔寡斷,越來越在乎別人的看法。

4.“數到三”影響良好的親子關係

強權之下易生反叛之心,這種叛逆不是孩子自身性格導致,而是對家長“霸王條款”的不滿。

孩子向家長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機會越少,親子關係自然越疏離

四、孩子犯錯、磨蹭,怎麼辦?

面對犯錯、磨蹭的孩子,除了“數到三”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家長要如何應對?

孩子犯錯不改、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是內心脆弱的表現,表面上孩子在向家長施壓,其實是在求助。

1.家長控制自己的情緒

解決問題的方法,永遠是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這個“情緒”包括家長和孩子的情緒。

家長說“數到三”可以威懾到孩子,但也給孩子做了錯誤示範,不可控的脾氣很可能深深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2.找到孩子犯錯的原因

孩子對家長的情緒非常敏感,在知道爸爸媽媽生氣的情況下,趨利避害的本性可能讓孩子不說出犯錯的真實原因。

與其逼問孩子,家長不如先說出孩子犯錯的原因,然後向孩子確認。

3.看到、接納孩子的情緒

犯錯誤會惶恐,被批評會埋怨……這是大多數人的正常反應。

家長可以對孩子說:媽媽理解你的憤怒,媽媽很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的行為。

只有負面情緒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納時,孩子才能從情緒中走出來,正視自己的錯誤。

4.家長直接說出正確方法

家長與其逼迫孩子道歉,不如直接向孩子說出改正錯誤的正確方式。

孩子亂丟玩具,家長可以說:“你亂丟玩具,媽媽收拾很累的,現在你把玩具放回去吧。”

而不是吼孩子:“跟你說了多少次,玩具不要亂丟!你做得對不對?給你三秒鐘馬上整理好!”

家長逼迫下的“對不起”只會流為一種形式,唯有理解對方的感受,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歉意。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

如果孩子還不到五歲,建議家長等一等,磨蹭不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1.引導孩子感受時間

家長儘量不要空洞、重複地說:“抓緊時間!給你三秒鐘!”

家長可以用“時間倒推法”,比如告訴孩子距離出門還有10分鐘,距離開飯還有5分鐘等。

2.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

家長明確告訴孩子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孩子對計劃感興趣才能提高做事效率。

比如孩子吃飯慢,一頓飯吃1個小時,家長可以對孩子說:“寶寶吃完飯就吃甜甜的水果啦!”

有水果的“誘惑”,孩子肯定會加快吃飯速度。

3.提升做事的儀式感

儀式感暗示孩子要認真地去對待某件事,讓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認真、更用心。

比如孩子睡前玩玩這個、碰碰那個,就是不睡覺,家長可以固定睡前30分鐘給孩子講故事。

每天堅持“睡前故事”,故事講完不需要家長提醒,孩子就會有心理暗示:“我該睡覺了。”

4.給孩子提供適宜的環境

想讓孩子快點兒吃飯,家長最好拿走玩具、關上電視機;想讓孩子快點兒刷牙、洗臉,家長就別在一旁嘮叨、教育。

成長過程中,孩子需要的是家長冷靜、真誠的愛,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失控的情緒。一刀切的“數到三”不能解決家長遇到的教育問題,反而多問“怎麼了”“為什麼”能鼓勵孩子向爸爸媽媽展示一個真實的自己。

有的媽媽要說了,我真的忍不住怎麼辦?交給大家一個方法,可以叫它廁所時間。

感覺自己要火山爆發了,馬上離開現場,轉移注意力,去廁所照鏡子。自己看看鏡子裡的自己是什麼樣。

家長應該先對自己的情緒處理好後,再接觸孩子,調整心情,做個深呼吸。

或者去做其他的事情,孩子就算弄成了一團糟也不要去管,讓他一個人去處理,你只要管好你自己的心情,讓自己平靜下就可以。

經常與父母交流的孩子,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家庭氛圍和諧,家長很少吼叫孩子,那麼這類孩子他們的思維活躍,思想更加自由,所以語言表達更流利,邏輯思維更加清晰,而另一類因為長期遭受父母的吼叫,孩子失去了自我表達的能力,從而思維被侷限在一個很小的範疇,這也大幅度了降低了他們的腦細胞活躍度,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因此而受到影響。

所以家長在和孩子的親子互動當中,儘量用更加柔和的語氣和孩子進行溝通,用更加愉快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用更加適當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

父母的語言暴力會增加孩子腦部左側顳上回的灰色體積,而這個區域內的灰色體積越多,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就越差。

所以說,想要孩子大腦得以快速開發,成為讀書的料、學習的料,邏輯思維是基礎!在美國的幼升小考試中,會出邏輯題,可見,邏輯思維的重要性,我有幸聽過一位清華教授關於如何培養學霸的演講,也表示邏輯思維好的孩子是潛在學霸!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也表示:2-8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大腦發育時期,也是最重要的邏輯訓練期。我們中國古人總結的經驗“3歲看大,7歲看老”,是有科學依據的。李玫瑾教授表示:8歲前應該更注重孩子邏輯思維的培養,幫助腦部發育。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助力腦部發育呢?

想要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光靠讓孩子讀書是不夠的,而且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不可能會乖乖坐下來好好讀書的。要知道小孩子都是愛玩的性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選擇一款玩具來幫助孩子發展思維能力。

我們要選擇一款真正適合孩子的玩具,通過玩具來輔助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更有助於激發和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

積木,是很多家長給孩子買益智玩具的首選,是媽媽們都愛「入手」的早教益智類玩具。

但不同年齡的寶寶,需要的積木是不同的。隨著寶寶成長,買買買的結果,就是「堆積成山」。而且,東一塊,西一堆的積木,讓很多媽媽非常苦惱。

磁力棒,又叫磁性棒。便宜好用,靈活多變,可以說是一款磁性積木,有著極高的自由度,可以任由寶寶想象力發揮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組合。

顏值高,搭出幾十種造型,激發寶寶想象力

磁力棒顏值非常高,色彩鮮豔柔和,不僅可以讓孩子認識顏色,還能提高孩子對色彩的興趣與敏感度,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一盒積木,能拼搭出幾十種造型(相比傳統積木,能少買四、五盒積木吶)。

磁力棒玩具任意連接的設計,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由發揮和想象力,在玩的過程中強化孩子的擴散性思考能力,還能讓孩子從中學到自我獨立思考能力。

不同形狀和不同長度的磁力棒,能夠讓孩子從遊戲中瞭解形狀的概念,還可以強化孩子認真的思考能力,進行簡單數學啟蒙。

孩子在搭建的過程中,還能增加對數量、平衡、配色、排序等理論的概念,為之後的系統學習打下基礎。

有磁力、鍛鍊手眼協調,促進孩子的右腦發育

強化孩子的肢體能力。孩子玩磁力棒玩具時,能夠將其進行分解和組裝,有助於孩子的手眼協調和觀察能力。

促進孩子的右腦發育。磁力棒玩具能夠進行任意連接,能夠激發孩子左腦的發育,和孩子右腦的藝術創作智能,從而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超強磁力,不傾倒,寶寶安心疊高高

市面上的磁力玩具,大都徒有虛名。

這款磁力積木採用強力磁鐵,無縫對接易拼接,輕鬆提起不易掉落,父母都省了整理積木的時間,是不是超級棒!

安全無毒,呵護寶寶細嫩肌膚

大部分的磁力積木,是在木頭上鑽孔(放入磁鐵),再刷漆。不僅影響外觀質感、手感,還極易掉漆。

磁力棒本身採用ABS塑料材質,內嵌磁鐵、外包TPE材質,安全環保的原材料能放心地讓孩子們玩。隨手一搜,好評如潮。

進行更親密的親子互動,共同成長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遊戲並不只是孩子自己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家長尤其是父母的一起參與。

高效的陪伴,是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眼神,時刻讓孩子感受到愛!而親子間的愛,就是放下手機,一起吃很多很多頓飯,說很多很多的“廢話”,一起做很多很多遊戲……家長們和孩子一起玩,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童年!

磁力棒是一款大人小孩都愛玩的玩具,不僅能幫助孩子啟迪智慧,還能在親子陪玩中幫助家長找回童真和樂趣!

爸媽們可以告訴孩子更多的知識,例如讓他們通過積木搭建,感受“異極相吸,同極相斥”的磁性科學原理。

不同的玩具,帶給孩子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經過測試發現,玩了一段時間磁力棒後,孩子的思維發展、創造力以及社交能力都得到極為顯著的提升!

當然,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基礎教育是很重要的,但是現在的家長們每天都忙著上班,就很容易忽略了孩子各方面的教育,通過這款磁力棒,不僅能幫助孩子啟迪智慧,還能在親子玩樂中幫助家長更好的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

現在購買最低只要89元,抓住機會給孩子選購一套吧~

2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孩子犯了錯適合“棍棒教育”嗎?答案非常明顯,快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