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

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

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

它的根,在父母。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

孩子們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父母如果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會不斷向父母靠近,無需每天耳提面命。

教育語境下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寄生和遺傳,而是比拼父母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

01

2019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他以語文14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理綜290分,裸分730分獲得了總分第一。還創下了廣西自恢復高考以來,理科總分最高分的歷史記錄。

早在去年,楊晨煜已經在第3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總決賽上,以廣西省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廣西省唯一的一塊銀牌。

重點是學霸成績好就罷了,顏值還高,就連文體愛好也很廣泛。

楊晨煜是羽毛球社的副社長,參加過學校的足球聯賽,對書法和畫畫也有濃厚的興趣。

楊晨煜書法

網友紛紛感嘆:這是什麼樣的神仙家庭才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孩子肯定要從小培養,所有的習慣必須要在他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全部幫他打好。

監督孩子習慣養成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你得時時刻刻監督著他,留意著他。

只有小時候定型,後面的路才好走。

你自己也要自律,而不是像現在很多人,丟個孩子在那裡拿著手機就OK了。

平和和穩定的家庭,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巴金曾經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孩子的成績好壞不僅僅取決於智力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與他們的學習習慣有關。習慣的養成是要靠後天的培養和日常的自我約束。

習慣是一件很強大的事情,日積月累的堅持,就能把良好的學習習慣轉化成一種堅實的力量。越到學習的關鍵階段,這種力量的作用就越強大。

02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郎朗的故事,父親像上了弦的發條,十幾年不停逼出了一個鋼琴大師。

這橋段聽起來和每一個督促孩子練琴的中國式家長一樣,但沒多少人知道,“狼爸”自己也是個勤學苦練的人。

他中學畢業後,先後在工廠、雜技團和部隊文工團工作,拜師苦練二胡演奏。

把兒子栽培成鋼琴巨星後,他在音樂會上,和兒子合奏演出。

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受得到,他有個了不起的兒子,但他自己本身就很了不起。

道理太過簡單直白了:

如果我們自己不是好學上進的父母,卻要求孩子廢寢忘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時候,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就是——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你什麼樣,你孩子就什麼樣;你的眼界,決定著他邁出的腳步;你的行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畫筆。

千萬句諄諄教誨,不如日復一日的耳濡目染。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做孩子的榜樣。

03

閱讀對於孩子的成績很重要,對於一個人的生活更重要。

被誇“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卿,今日的才華和氣質,得益於她幾十年讀書的好習慣,而這個必須歸功於父親的耐心引導。

畢業於復旦大學的父親,自己就酷愛讀書,也順其自然地從小讓董卿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每年寒暑假,父親都會給董卿開列一個書單,父女倆一起相對而坐,侃侃而談。

這才有了今天的董卿,她也把讀書的習慣,當作家訓一樣,送給了自己的兒子。

董卿說很多東西都不重要,但養成閱讀的習慣很重要。

他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者他有什麼樣的天分,這個可能要交給時間去回答。但是,如果他從小就養成以書為伴的習慣,能從中找到樂趣,我想他這一輩子會看到一個很美妙的世界。

因此,請多讓孩子閱讀,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愛閱讀的孩子語文成績不會太差,人品和氣質也能在書中薰陶。

良好的習慣是孩子追求一切的資本,孩子通過每天不斷的積累和鞏固,使資本不斷地增值,於是孩子的學習變產生了滾雪球效應,最終使孩子的成績發生質的飛躍。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母親的高情商回答,多少父母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