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前幾天,看到一位媽媽在社交平臺上提問:“希望孩子優秀,但是孩子卻很普通,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

這個媽媽還說,從小她的父親就對她非常嚴苛,要求她樣樣出色,她很不喜歡這樣的教育。

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本想做個平和的媽媽,可不知不覺,自己卻越來越像父親,不能接受孩子的普通。

字裡行間,裹不住的焦慮、急切的求助撲面而來。

這個求助,讓很多媽媽感同身受。

但是,這些焦慮的父母又逃不開一個事實,那就是有一個普通的孩子才是大概率的事情。

1

曾經看過一個實驗,是英國生物學家高爾頓的研究成果,他主要研究了兩個問題:

▪ 第一個是:如果父母身高較高或較矮,他們下一代還會這樣嗎?

▪ 第二個就是大家普遍關心的成就問題:如果父母高成就,孩子能維持這種高成就嗎?

實驗結果是:如果父母身高非常高或非常矮,孩子在大概率上,會向正常狀態偏移,可能會比正常人高或矮一些,但大概率上不會像父母那樣高或那樣矮。

孩子的個人成就,也跟這個趨勢一致:父母成就高,孩子高成就的概率只有36%。

儘管這個概率,比正常家庭孩子高成就的概率多一些,但也是表現出了迴歸常態的趨勢。

也就是說,無論父母高矮、成就如何,孩子大概率的走向,都會靠近“大多數”的正常狀態。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會是普通人。

而那些不太普通的人,他們的下一代,也有很大概率會向普通人的行列跌落。

再來看一組國內高考的資料。

2018年,絕大多數省份的985大學錄取率低於5%,在河南、江蘇、貴州、山西,只有前1%的孩子,才能考進985。

即使退而求其次,211大學,錄取率最高的北京和上海,也僅僅接近14%,排名靠後的廣西、甘肅、安徽、河南,錄取率不到4%。

比如說在北京,聽起來並不是那麼吸引人的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那也已經是排名前10%的頭部孩子才能進去的地方了。

2019年,全國高考的報名人數突破了一千萬。

有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在全國,只有前6%的孩子有機會考取一本,能讀985的只有0.79%,能讀211的只有2.41%,想讀清華北大,你必須進入全國的前0.03%。

我們期望孩子成功、優秀,這本沒有錯,但如果想要把這帶有祝福和企盼性質的念頭變成真的,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2

孩子是個普通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能承認孩子普通,抱著讓孩子不凡的執念,對孩子提出過高的期許。

還記得杭州的秦女士嗎,那個因為孩子的成績不夠好,患上了抑鬱症的小學教師。

這個有著完美主義的媽媽,連兒子考了98分,都要訓斥:“班上的一半孩子都考了100分,你為什麼考不到?”

或許是因為在重點小學任教,秦女士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很高。

今年4月份,兒子有一次考了72分,她大失所望,竟然吃了半瓶安眠藥自殺,幸好被救了回來。

無獨有偶,安徽省蚌埠市,有一位媽媽,因為孩子沒有考取自己心儀的學校,竟爬到樓頂自尋短見。

她邊哭邊大叫:兒子是我的天,考不上好學校怎麼辦?

她的兒子,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媽媽下來,可是媽媽無動於衷。

最後,媽媽被救了下來,可孩子留下的心理陰影,又有誰來幫他治癒?

被父母高期待,嚴操控的孩子,有了看得見的過人成就,可痛苦麻木的童年,又讓孩子過早喪失了生命的活力。

更為可怕的是,很多中國父母自己明明不擅長,還非得要求孩子足夠出色。

臺灣著名作家吳念真曾經講述過這樣的事情。他的兒子數學成績很爛,老師在和家長的聯絡簿上寫道:“數學成績要加強!”

兒子回到家裡,孩子媽媽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吳念真趕緊把老婆拉到廚房,問:“你原來讀書的時候,數學有沒有很好啊?”

老婆回答說:“很爛!”

吳念真說:“我也很爛!大學聯考才考了10分。”

然後吳念真和老婆很認真嚴肅地談了這個問題: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為難孩子了。

為人父母,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道路,很多時候自己也未必是不夠努力,而是真的不擅長,那麼又何苦來為難孩子呢?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父母不曾做到百裡挑一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又何必為難孩子,勉強將其培養成為百裡挑一的人中龍鳳呢?

3

盲目要求孩子出色不如接受孩子普通,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幫到孩子。

知乎上有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親身經歷。

娃爹:數競集訓隊,高二確定保送

我:高考理科大省排名前十

女兒:中等生。

我們對女兒的要求就是,健康就好,快樂就好。

開始我誠懇覺得我真的這麼想,後來發現還是不夠。

因為要小升初嘛,想著多少學點奧數吧,我自己教,結果,天天吼。

我覺得太簡單、太理所當然的點,她就是不會,或者她錯一次,再錯一次,再錯一次,還是會錯……錯四五次我覺得:這是態度問題!於是就吼。

堅持了一個月後,我放棄了,送她去學而思,之後我老老實實坐在教室後面聽課,聽老師怎麼講課。

我老公開玩笑,說給女兒做道題死的腦細胞比發篇頂級多多了。

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她確實不能像我和我老公一樣思考,即使我們告訴她思路什麼樣,她還是做不到這個事實。

我也終於明白,我不能拖著她走我的路,我要站到她的立場,她的角度,為她找一條適合她的路出來,那樣才行。這個過程大概花了半年,之後就很順利了。

女兒現在有自己一套思路,成績也穩定了,最讓我欣喜的是,她找到了學習的樂趣。因材施教四個字,我從小學就認識,但真正的含義,還得女兒教會我。

這個孩子是幸運的,因為他的父母意識到了,她只是個很普通的孩子,並沒有什麼過人的天分。

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父母對孩子就多了幾分理解,對她的笨多了幾分接納。

這樣,不僅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得到很大的改善,孩子的成績也會不知不覺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也會對自己有較為客觀的認識和準確的定位,從此變得快樂而從容。

4

或許還是會有些固執的父母覺得,任由孩子普通,不怕他以後會沒出息的。

誰說普通的孩子,以後會沒出息的?

這位媽媽,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但他們的孩子,學習成績有點“渣”。

雖然天天給孩子報補習班,督促孩子做作業,但是,孩子成績依舊上不去。

媽媽雖然焦慮,卻也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

孩子雖然數學不好,但他喜歡廚藝,雖然才十歲,已經能做好幾樣像樣的飯菜。

孩子雖然英語不行,但他心地善良,每當看到孱弱的老人家,總是能扶著他們過馬路。

孩子雖然語文很差,但他心疼父母,那天爸爸頸椎病犯的時候,他體貼地讓爸爸去休息,決心自己獨立完成作業。

這位母親,想得通透,孩子勤勞懂事,長大後也許普通,但他善良懂事,有能力養活自己,這怎麼會是沒出息呢?

說到底,可怕的不是普通,而是我們對於普通的仇視。

如果放下這樣的仇視,很多無謂的焦慮其實都會隨風而去。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優秀的人永遠只佔人群的5%,即使不做這5%也未必是壞事。

所以,我想對自己的孩子說,讓別人努力成為5%吧,我們安心做普通人就好。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訊息:武漢一位公車女司機22年安全駕駛77萬公里,開車又穩又好,很多老人專門等她的車。

瞧,這就是普通人的完美生活。

不必羨慕太陽的光輝,無論生活的巨流將你推向哪裡,都不必萎靡灰心。認真地做一枚小星星,堅守自己的軌跡,也可以散發自己的光芒。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辛辛苦苦讀了四年文憑不被承認,警惕這些美國“野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