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小咪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平常膽子特別小,老師挑她回答問題的時候基本上也聽不見小咪的聲音,她經常低著頭,不太敢和人對視。這不,班主任想讓小咪幫忙做點兒事,小咪好像被嚇到了,急忙和老師說自己做不好,自己什麼都不會。

老師覺得很奇怪,所以特意和小咪的家長聊了一下,原來,這是因為小咪的爸媽不管在什麼時候對孩子的要求都特別高。作為家長也從來不會表揚孩子,但孩子只要做錯一點事,爸爸媽媽絕對會批評,在小咪的爸媽看來,現在還是要相信棍棒教育。

雖然大家都能知道,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也是為了能夠讓孩子以後更加有出息,但是家長們是不是忘記了,孩子還是孩子,一味的嚴格要求孩子真的能夠承受得住嗎?

從小在嚴格要求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大部分都比較嚴謹,考慮得比較周全,同時也能有比較好的自控能力,懂得約束自己。這樣看來,被嚴格要求的孩子長大了還是有挺多好處的,但是負面影響也不少。

對孩子過於嚴厲,可能會讓孩子學著反抗,也就是孩子會有逆反心理。有時候家長太過於嚴厲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因為孩子總是在家長的掌控下做事情,孩子自己的思想完全被束縛被打壓,得不到支援還要被批評的孩子心理是會有變化的,產生自卑心理則會成為比較常見的現象。

家長選擇嚴格的要求孩子,就已經將自己和孩子放在了非常不對等的位置上了,作為家長,如果給孩子安排好了一切,並且要求孩子必須按著自己的選擇來,那麼在這麼家長的絕對權威下,孩子也很可能走上家長不想看見的路上。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能夠做到張弛有度,也就是要給孩子一個範圍。

那麼這個範圍又應該怎麼控制呢?

首先,不能堅信棍棒教育。

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有自尊,如果家長動不動就會對孩子動手,那麼這個時候孩子就不僅是身體上會受傷,孩心靈也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孩子比較執拗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能保持冷靜。

再有,家長的要求要合理。

孩子在不同的年紀接受能力不一樣,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都超過孩子的接受能力,比如孩子才剛剛在初中,家長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給孩子準備高中的課程,給孩子開始補高中的英語、語文,讓孩子寫議論文等,那孩子可能會因為接受不了自暴自棄。

最後,家長不要隨便打壓孩子的夢想。

孩子的夢想需要家長來維護,同時,家長也要知道,因為年齡原因,孩子的正確認識、自我需求等都需要家長去引導。

看了這些,是不是知道該怎麼更好的教育孩子了呢?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孩子考砸了揍一頓?聰明家長這樣做,孩子成績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