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分享開始前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瞭解固態U盤嗎?

隨著技術的發展,讀寫只有十幾MB的傳統U盤逐漸被淘汰,即便是有也是之前的一些老產品,因為現在各大廠商都在向固態U盤發展。其價格並沒有比老產品貴多少,但是用戶體驗卻非常的優秀,屬於那種用了就不回去的產品。

有很多小夥伴問是直接選購固態U盤好,還是自己購買硬盤盒+SSD做移動硬盤好,其實答案非常的簡單明瞭,很多人都選擇了固態U盤,至於原因下面會有解釋。這裡多說一句,目前M.2移動硬盤盒比較流行,很多人選擇自己購買M.2固態硬盤組合固態移動硬盤用,優點是體積小,容量大(2T都沒問題)速度快,缺點當然就是造價高。之前喜歡的某一個品牌的這類硬盤盒售價高達399元,再加上硬盤其成本太貴。

【優缺點對比】

其實這些產品我都有,而且都使用過,深知它們的優缺點。

固態U盤:體積小便攜帶、速度快、售價低、

固態移動硬盤:體積大帶線不方便、速度快,售價高、

M.2移動硬盤:體積不大,但是需要線材支持、容量最大,速度最快,前提是要大投資、成本最高。

總結下來,其實固態u盤還是非常具有優勢的,其中體積最小和我們常見的U盤差不多,容量選擇豐富128G-512G,售價便宜因為是工廠生產線批量生產,成本要比後兩者都低的很,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固態U盤大火的原因。當然無論使用那種移動存儲設備都要記得備份,畢竟很多資料要比這些硬件珍貴得多。

【為什麼固態U盤可以這麼快】

U盤和移動固態硬盤其實它們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兩者都採用NAND閃存作為存儲介質,這就是傳輸速度快的根本原因,是傳統U盤無法比擬的存在。而和傳統的機械移動硬盤比,固態U盤可以做到不怕震動和衝擊的優點,大家知道如果是機械硬盤尤其是在運行的時候,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很有可能直接就報廢掉,而固態U盤和移動固態硬盤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當然,前面也說到了,有了固態U盤也不要丟棄機械移動硬盤,畢竟多備份一下資料是很有必要的,數據無價。而且機械硬盤也不是一無是處,它們各有各的優勢。

【兩者對比】

體積對比:aigo 固態u盤393:★★★★★、M.2移動固態硬盤:★★★★

其實通過圖片大家就可以看出來固態U盤的優勢,體積只有M.2移動固態硬盤的三分之一,這還只是說主體部分,要知道M.2移動固態硬盤都是有數據線的,如果加上線材就顯得很臃腫了,攜帶方面還是固態U盤表現優秀。

讀寫速度:aigo 固態u盤393:★★★★、M.2移動固態硬盤:★★★★★

通過TXbench軟件可以測試固態硬盤的讀寫的性能。從軟件測試也可以看到aigo 固態U盤讀寫可以達到472MB/s 、425MB/s的表現,4K隨機讀取速度為17MB/s,隨機寫入速度為35MB/s。

我自己組裝的M.2固態硬盤可以達到985MB/s 、1018MB/s的表現,4K隨機讀取速度為31MB/s,隨機寫入速度為35MB/s。這裡要說明一下,我這款硬盤盒還是3年前的產品,現在的硬盤盒要比這還快,目前的情況是硬盤盒限制了硬盤的發揮。

總得來說,在速度方面還是M.2移動固態硬盤快,如果使用現在最新的硬盤盒,搭載支持4.0的M.2固態硬盤,速度可以輕鬆突破2000+MB/s,當然投入也比較大。

實測,aigo 固態u盤393寫入穩定在300+MB/s,讀取穩定在600+MB/s.其實大家都知道,單獨的測試和實際使用還是有一點差距的,不過這個速度已經可以碾壓同類產品了。

而M.2移動固態硬盤在速度方面真的要技高一籌了,這個不服不行,畢竟成本擺在這裡,沒有優越的表現真的對不起這些支出,哈哈!寫入穩定在550MB/s左右,讀取穩定在1000MB/s以上,畢竟M.2硬盤是帶有緩存的,一開始都達到了2000MB/s,這個看綠色的走線就可以知道,

成本對比:aigo 固態u盤393:★★★★★、M.2移動固態硬盤:★★★★

就成本來說M.2移動固態硬盤是最貴的,舉個例子就拿讀寫支持10Gbps的硬盤盒來說,售價均超過了100元,如果想要20Gbps或者40Gbps的硬盤盒價格翻了好幾倍。至於M.2固態硬盤,小品牌不推薦沒有安全感,而金士頓、三星這樣的低端512容量的硬盤售價也超過了300元。這裡還是拿最低的來說,如果你看不上低端盤,選擇高端一點的那成本會更高,而且硬盤和硬盤盒還存在著不確定因素,我之前就燒壞過一個硬盤盒,直接連硬盤和報廢了。當然我說這些的意思很簡單,如果有錢那就全上,如果想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那麼我覺得固態U盤可以是首選。

【固態U盤表現如何】

其實固態U盤的使用場景並沒有多大改變,依舊是辦公室、會議室、出差辦公、存儲學習資料等等,只不過它的用戶體驗卻帶來了非常巨大的提升,動輒400+MB/s的讀寫速度,即便是傳輸大型文件也絲毫不懼,要知道在這之前傳輸大型文件幾乎都是移動硬盤的天下,而那個時代讀寫也僅在200+MB/s左右。

在說說我這款aigo高速固態U盤 U393雙口版(簡稱:aigo 固態u盤393)。首先它的特點是擁有雙接口--USB-A口和Type-C口,其次是它的傳輸速度均超過了400+MB/s,全面支持USB3.1Gne2高速數據接口。

aigo 固態u盤393採用了精工級別鋅合金金屬機身,跑車的經典流線型設計。金屬機身在耐用度方面可以說要比塑料機身強很多。簡單舉個例子,如果U盤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如果體重大的有可能一腳可以踩爛,但是金屬的機身很大程度上會保護U盤的安全。此外,大家都知道金屬的導熱和散熱性能是塑料材質無法比擬的,所以金屬外殼的優勢非常的明顯。

【使用場景分享】

全面也說到了其實U盤的使用場景非常的廣泛,日常工作中離不開它,儲存個文件非常的方便。如今便攜筆記本越來越盛行,但是硬盤容量一般不會太大,有時候1TB版本的感覺夠用了,但是售價高高在上。這個時候有款這樣的高速U盤會解決你非常大的問題。

尤其是設計師或者視頻工作者,需要經常的傳輸大容量的素材,高速讀寫可以大大降低你的等待時間,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哈哈!這款高速U盤廣泛兼容筆記本、臺式機、投影儀、電視、音響等。全面兼容Windows和Mac OS系統,使用範圍更加的“隨心所欲”。

Type-C接口可以當成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的擴展儲存,當然U盤內的資料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設備來讀取。如果你手機容量不足,也可以把他當成外部存儲設備來使用。 此外,使用擴展塢也同樣可以使用。

【電腦系統盤】

除了儲存數據,U盤最常見的用法就是做WTG系統啟動盤。為了輕便,電腦做得越來越薄,光驅位就是最先被放棄的,U盤製作系統啟動盤的功能就被挖掘出來了。製作系統啟動盤需,將U盤連接電腦之後最好先備份好盤內的重要資料,然後進行格式化,藉助USB啟動盤製作工具寫入U盤即可。當然U盤還可以直接做成系統盤,簡單說就是直接把電腦的系統寫入U盤內,這樣U盤就是你的操作系統。因此即便是沒有系統的電腦,只要插上U盤就可以變成一個完整的電腦。

【小結】

總的來說,這款全新升級的aigo雙口高速固態U盤 U393不僅顏值高,而且性能也非常出色。讀寫達到了400+MB/s可以碾壓同類產品,相信它能滿足你挑剔的眼光。當然這個系列還有多個容量版本選擇,如果你需要選擇512版本可以說也就是一步到位了。不過這裡我還是建議,如果有重要的資料,一定要多備份,這樣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3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建議“上班族”的各位:這4件好物,簡直是打工人神器,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