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跟大家分享關於這款產品的趣事,以及我對華為產品規劃的看法,最後再談談產品本身。

聊聊產品趣事

這款產品在今年年初時,我去了研究所,第一次見到這款產品,聽產品線的人聊這款產品的相關功能。

這款產品在立項的時候,就定位於學習平板,主要面向的購買者,是大多數的家長。主要面向的使用者,是中小學生。

不過,當時經過一番討論後,不打算將其定位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平板了,想把目標使用者從中小學生,轉變為大學生。注意,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群體,差異非常大,雖然都是學生。在隨後的兩個月裡,我們關於目標使用者的思考也一直在變。

為什麼?

因為當時的“專屬教育中心APP”並不成熟。裡面的內容在四個月之前比較一般,我們並不好預估,在四個月後的現在,裡面關於教育、學習的內容能有多少。你想,一款定位學習的平板,應該有什麼?我認為,應該有配套的語數英等課程的教材,應該有各種名師的直播課、錄播課,應該有能夠輔助學習的工具,等等等等。

但當時華為教育中心APP的資源確實比較一般,學習平板的定位是立不住的,因此我們才打算改變目標使用者群。

但沒想到,由於後續教育局的號召,線上教育逐漸被市場認可,線上學習得到了快速普及,消費者對“Pad是線上學習的專屬裝置”的認知,也在逐漸加強。

因此,我們看到的市場反應就是,平板一度缺貨。

也在這時,很多合作伙伴,例如各種教育機構,都主動找華為合作,而且合作意願都非常強烈。因此,整個教育中心APP的內容開始變得非常豐富。也正因為這樣,“學習平板”的定位也就得到了絕對的支撐。

最開始,我們打算更換目標人群,就是擔心教育中心APP裡的內容不多。但現在這個顧慮被打消了,教育中心的內容隨著合作伙伴的加入,變得異常豐富。沒想到繞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我們決定將這款產品打造成學習平板,不再變方向。

如果說,Mate是伴侶,MatePad Pro是辦公、創作人士的伴侶,那麼MatePad就是中小學生的伴侶。

這就是這款產品的心路歷程。

聊聊產品規劃

產品規劃是離不開市場需求的。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平板作為一款裝置,它的用途是什麼?無非就是

輕辦公影音娛樂(含遊戲)學習和教育(學習主要指大學生,教育主要指中小學)創作(繪畫、剪輯、修圖)

那麼,目前華為與之相匹配的產品規劃是什麼呢?

MatePad Pro:主打輕辦公與創作MatePad:主打教育M6:主打影音娛樂

這個產品規劃完善麼?在我心中是不完善的。其實在最開始,我並不希望這款產品叫做MatePad,我更希望它叫MatePad E(Education)我最希望的產品規劃應該是:

MatePad Pro:主打輕辦公與創作MatePad:主打學習(大學)MatePad E:主打教育(K12)MatePad Mini:主打閱讀和遊戲

當然,影音娛樂是作為“基因”的存在,貫穿整個產品規劃。以前是,以後也是。

於市場,它可以覆蓋不同的人群,,滿足不同的需求。於競爭,四條產品線可以對抗iPad Pro、iPad Air、iPad 2019、iPad Mini;這才是完善的產品規劃。

當然,MatePad這個全新系列在去年年底滿足不同的需求。於競爭,四條產品線可以對抗iPad Pro、iPad Air、iPad 2019、iPad Mini;這才是完善的產品規劃。

當然,MatePad這個全新系列在去年年底才隨著旗艦MatePad Pro面世,整個品牌要重新做起來,包括知名度、認知度、忠誠度,產品線也在調整,需要給華為一段時間。

但不得不說,現在華為平板做起來了。截至2月底,市場佔有率達到了46%。要知道,2019年的2月,華為平板的佔有率才20%,這裡面的功臣,要歸功於M6和MatePad Pro了。

聊聊產品

不能透露太多,但線下門店的海報圖也已經曝光了,主打的是三個賣點:專屬教育中心、2K護眼全面屏、麒麟810。

作為一款起售價在2K上下的產品,7nm的麒麟810保證了最基本的流暢,2K護眼全面屏保證了顏值和視聽體驗(依然四揚聲器,雖定位學習平板,但也是一款不錯的影音娛樂產品)而專屬教育中心,就是這款產品的差異化所在了。裡面有著豐富的教材、名師課程、學習工具,能夠很好的滿足線上學習的需求。

華為對這款產品有信心,相信是一個爆款。於企業,華為希望這個產品能賣好。於消費者,華為希望這款產品能夠真正的滿足你們的需求,華為也爭取一些權益,贈送消費者。

就這麼簡單。

具體的體驗內容,我已經開始寫了,等釋出會後我會發布,我們釋出會見。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入手蘋果機的第一件事情,了解幾個小技巧,幸福感不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