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自從蘋果為 iPad 更新了 iPad OS 之後,iPad 就再也不是那個「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的蓋泡麵廢材了。

重新設計的檔案系統,可以直讀取 iCloud,外接硬碟,以及不需要第三方 App 就能管理檔案,iPad 處理檔案、管理內容的能力就大大提升了。

不過這也帶來一個問題,觸控是一種很直觀的操作,但真要充分利用好 iPad 現有的能力的話,就太慢了,尤其是目前不少朋友在家辦公,不想搬一臺厚重的筆記本,用輕薄的 iPad 躺著看資料,做做表格 PPT 什麼的,用觸屏就讓你當場崩潰。

(iPad OS 的檔案已經進化成這樣了)

(iPad 的 4:3 寬螢幕也很適合多開應用)

所以 iPad 想要用好,得配一塊好鍵盤。

配件這塊就不得不提蘋果自家的官方配件。

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天造地設」,彷彿天生就長在 iPad 上,而不是後面才加上的。

便攜性超棒,和系統搭配很便捷,用時是一個能提供支架功能的藍芽鍵盤,延遲很小,不用時就是一個還挺薄的 Smart Case 般的保護殼。

當然,蘋果家的東西依舊只有一個缺點:貴。蘋果自家的 Keyboard 10.5 英寸 1243 元,11 英寸 1412 元,12.9 英寸 1558 元。

蒼天啊,對窮人也太殘忍了點,一個鍵盤接近一臺基本款 iPad 的價格了。

其實,想要體驗原裝的一體感,並且能用原裝 20% 的價格獲得 80% 的體驗,那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

我最近就找到了一個蠻不錯的藍芽鍵盤,名為 iKeyboard(這名字無力吐槽),號稱保持了蘋果原裝鍵盤一樣的觸感、連線速度和輕薄,還多增了鍵盤外拆設計,卻只要 105 起,不到蘋果 1/10 的價格。

外觀上真的挺像的,如果沒解除過原裝 Keyboard 的話,怕是分不出來。

正面比 Keyboard 要稍長一些,這個 iKeyboard 號稱比原裝還要更安靜。用過原裝的朋友一定知道,蘋果那款鍵盤的手感像是「敲木板」,聲音不小但手感還硬邦邦的。

iKeyboard 用的是蝶式結構,按下去穩定性更好,鍵帽不會因為力太大而左右晃動,相應地聲音自然小了。

把鍵盤反向翻過去,這時候還能把 iPad 變成一塊順手的手繪版。

因為鍵盤側面有個便攜的 Apple Pencil 收納設計,平時不用時也能方便地放筆。

這塊鍵盤相容 iPad、iPhone 等蘋果全家桶裝置,有時想要用 iPhone 臨時編輯個檔案快速打字什麼的,它也比虛擬鍵盤好用得多。

正面還支援兩種角度,方便不同的桌面高度,又或是輸入較少用觸屏較多的情況。

用蘋果的話來說,那就是「你可以像筆記本一樣使用 iPad」。

大家可能會有個疑問,筆記本有大量的快捷鍵,可以做到高效辦公,那 iPad 接鍵盤只能打字?

並不是,它和原裝 Keyboard 一樣,支援設定大量的快捷鍵哦,非常好用。

作為一個鍵盤+保護套式的產品,蘋果原裝能賣這麼貴是有道理的,因為做得很薄,拿著依然像是拿 iPad 的感覺。

iKeyboard 一分錢一分貨,當然沒有完全復刻到蘋果的厚度,但也很不錯了,從側面看去,還是一個很薄的鍵盤保護殼。

續航也不賴,2 小時充滿,滿電下能用 100 小時左右,辦公不用怕半途歇菜。

幾乎所有 iPad 都能找到對應大小的鍵盤哦。

7.9 英寸的 iPad mini 系列,9.7 英寸的經典 iPad,10.2 英寸,以及 10.5 英寸的 Air,12.9 英寸的 Pro.......全都有。

要想獲得 100% 的 Apple Keyboard 體驗,花千元買原裝鍵盤絕對是個不會錯的選擇。

而如果你對自己在 iPad 上輕度辦公/體驗 iPad OS 的決心還不那麼強,想用一個較低的價格嘗試著這種感覺,那這個目前只要 105 元的替代鍵盤是個很好的選擇。不那麼貴,在基礎體驗上又比劣質模仿品們好很多。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辣評燴:iOS 13大量安插服務類廣告被吐槽 魅族手機延保9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