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眾所周知,蘋果A系晶片效能非常強悍,從2018年的A12到2019年的A13,它們都有著地表最強芯的稱號,這些晶片的效能非常強悍,幾乎能秒殺同時期安卓陣營晶片。為什麼蘋果A系晶片的效能會如此強悍?在看完蘋果歷代晶片大盤點後,你就知道了。

晶片產業更新換代速度很快,且產業門檻較高,屬於高投入、高研發產業,再加上回報可能較慢,因此晶片研發非常燒錢。蘋果公司自研的A系列晶片並不是天生強悍,而是經過常年研發積累,慢慢領先整個行業。

A4

蘋果在2010年1月27日正式釋出A4晶片,這顆晶片堪稱蘋果的處女作。它採用一顆45nm製程800MHz ARM Cortex-A8的單核心處理器,在同等頻率下效能表現好於三星S5PC110,但是其核心的結構和此前使用的三星處理器十分相似,僅僅是主頻升高,因此A4晶片並不能算蘋果真正意義上的成果,但這卻為蘋果實現真正自研奠定了基礎。

A5和蘋果首款雙核處理器A6

A5是蘋果首款雙核處理器,釋出於喬布斯的遺作iPhone 4S,其擁有更高的計算能力和更低的功耗。這裡我們重點說說A6。

蘋果A6是蘋果公司於2012年釋出的處理器,這顆處理器由蘋果設計,三星負責生產組裝。它是一款ARM架構雙核處理器,採用ARMv7-A指令集,效能介於Cortex-A9和Cortex-A15之間,效能表現比高通Krait 300強。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搭載A6的iPhone 5在跑分榜上將不少採用四核處理器的安卓機皇踩在腳下,要知道這是一顆雙核處理器,蘋果藉此也向眾多發燒友證明一款處理器效能怎樣,不能光看單純的核心數量。

A7:蘋果在處理器上正式開始領先

對於蘋果和發燒友來說,A7絕對可以被稱為一代神U,它為手機處理器打開了64位時代的大門,具有巨大的劃時代意義。A7在iPhone 5s上首發,它採用的是全新的64位設計,使用Arm-v8 64位指令集,自家的Cyclone架構,採用28nm工藝,主頻為1.3GHz。

憑藉這顆強大的處理器,iPhone 5s由此成為了蘋果最經典機型之一,它支援升級到iOS 12,目前我仍然能夠用iPhone 5s流暢執行主流軟體,看視訊和網頁完全沒問題。

A8和A9

A8處理器是蘋果公司自行研發的第二代64位手機處理器,它依然然採用的是Cyclone架構,主頻引數提升至1.4GHZ,這顆處理器被用於2014年10月份釋出的iPhone 6和iPhone 6plus之上。

A9處理器是第三代雙核心64位移動處理器,採用臺積電16nm技術/三星14nm技術,被用於Phone6s、iPhone6s plus、iPhone SE上。

A10:蘋果首款四核處理器

A10處理器首款蘋果四核處理器,採用64位設計,擁有33億個電晶體。不過由於擁有兩個高效能核心和兩個高能效核心,因此它並不是真正的四核處理器。

當然,它的效能仍然強悍,其綜合體驗完全不比搭載驍龍845的安卓機差,而蘋果也號稱A10處理器已經達到了主機級別的效能。

A11:神經網路引擎加入

在A11上,蘋果的自研實力凸顯而出,其CPU、GPU、效能控制器、神經網路引擎都是由蘋果自主研發,這顆處理器首先被應用於iPhone8、iPhone 8 Plus以及iPhone X之上。

A11仿生晶片不僅擁有強大的效能(A11的單核跑分達4200分,多核達10000分,比驍龍835單核多110%,多核多55%),還擁有神經網路引擎。它神經網路引擎採用了雙核技術,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6000億次!

A12和A13

這兩顆處理器離我們最近,因此不贅述,只是簡單介紹一下。A12是2018年釋出的六核心仿生晶片,首先應用在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三款機型上。它採用7nm工藝技術,CPU部分採用自研Fusion架構,效能比之A11提升15%,功耗提升50%。

A13是2019年9月釋出的仿生晶片,首先應用在了 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A13仿生處理器。其採用臺積電升級版7nm工藝,整合85億個電晶體,CPU擁有2個高效能核心,GPU為四核心設計。同時,A13還有一個8核的神經計算引擎,效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15%。

總結

蘋果A系晶片的強大並非天生,而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才有了地表最強芯的稱號。當然,華為自研的麒麟晶片也值得稱讚,希望它能發展地越來越好。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2020年的旗艦手機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