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文 | 嘉興地名

塘匯,眾水匯合之地,千百年來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唐代,大詩人張祜在塘匯做過稅官,還有同樣是唐代的朱自勉屯田於此,興修水利,造福於民,元代隱士盛子樵避亂於此。塘匯鎮依託古長纖塘便捷的水上交通,造就了古鎮商業繁華,文化繁榮。

右為青少年時期的巴金

現代的傑出文學家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005年10月)的祖先早在十八世紀就在塘匯鎮西市建有李家祠堂。當年塘匯的李家祠堂是什麼樣呢?我們可以從巴金寫的《塘匯李家祠堂》一文中可以略知一二。

巴金於1923年、1924年兩次到塘匯拜謁祠堂。

1923年,巴金第一次和四伯祖、大叔、三哥在嘉興坐小船到塘匯西市上岸。他們在一面臨街一面靠湖的茶館,泡了兩壺茶歇了一陣,便到了自家的祠堂。

巴金在文中說:

“像破廟的大門一樣,然而這裡卻很狹,破廟的門卻要寬許多。路是不平的,兩邊堆著碎石殘瓦。不到四五步便走進去了。天井中沒有石板,是泥地,走上石階十餘步便是神龕。神龕中放著神主(約有三隔,中間放著始祖的神主,但現在記不清楚了),外面嵌滿了玻璃,玻璃窗上已生滿了塵埃,中間的玻璃也有碎的了。神龕面前放了一張破爛的桌子,石階兩旁各有一排欄杆,上面有幾扇窗戶,但現在已沒有了。靠著右邊牆壁走過去有一道小門,四伯祖把門拉開,我們走去原來是一片堆著碎瓦的地。屋頂是漏的,抬頭可見著青天。靠著欄杆放著幾塊破磚,圍成一個小爐子,上面放著一個大瓦罐,是蓋著的,不知裡面煮的是什麼東西。天井中放一張桌子,一個成衣匠在那裡縫衣。這就是我們的祠堂!”

這個祠堂是叫一個名叫斐卿的族人管理的,由於年久失修,實在敗壞不堪。斐卿又抽鴉片,有時沒有煙錢便把祠堂裡的東西拿去變賣。巴金將這些情形寫成兩封信,分寄二伯與二叔。後二伯與二叔出資將祠堂修復。

1924年1月13日,趁放寒假之際巴金和三哥第二次到塘匯祠堂進行祭拜,祠堂已經修好,但是兩扇大門又被斐卿拿去當賣了。當時巴金和三哥墊付,把大門贖了回來安裝好,因為怕斐卿再拿去當,故在隔壁棺材鋪叫了一個木匠來,用鐵釘鐵圈把門釘起。木匠一面釘,一面笑說:“現在總取不下來了。”

從李家祠堂的破落可以看出鴉片對人類的危害。鴉片是西方列強對中國侵略和掠奪的軟刀子,在舊社會抽鴉片屬“五毒”之一。吸食者吸了之後會產生幻覺,飄飄欲仙,上癮者很難戒掉,導致精神萎靡不振,人體骨瘦如柴,手無縛雞之力。所以當年的華人被外夷稱為“東亞病夫”。許多老百姓也深受其害,斐卿只不過是眾多吸食者中的一個縮影。所以,巴金在《塘匯李家祠堂》一文結尾中說:“斐卿人本不壞,然而畢竟壞了,這是鴉片煙的罪過”。

一代大文豪巴金在1925年寫下了這篇文章,至今已將近100年了,塘匯鎮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塘匯鎮西市的李家祠堂已不復存在了,但是巴金曾兩次到塘匯祭拜祖祠的故事在塘匯已成為一段佳話,如今新建的長纖塘文化展館也有詳細的內容展出。

有詩為證:“李家祠堂今安在,巴金著有傳世文”。

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民間故事:男子賞花,發現姐夫做不道德之事,結果惹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