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丹楓美詩五首賞讀: 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

楓樹在中國的歷史相當長久。戰國時期的屈原流放到湖南,這裡和楚國的內陸不一樣,湖南多蒼茫水澤,岸邊樹木茂盛。其中就有楓樹,自然成林。

楓樹之所以叫作楓,其原因是楓樹高大,樹葉繁茂,葉片多裂掌,有三裂,五裂,七裂。雖然從現代植物學正名,其中很多品種是槭樹,但是古代楓樹和槭樹不分,因為都是有著裂紋的樹葉,且秋冬落葉,落葉之前,呈現絢爛的金紅色。

湖南的水邊有楓林,這些楓樹特別能感受風的存在,無論春秋,以一種搖曳的姿態在水邊成片矗立。

所以屈原的《招魂》裡,有寫楓最早唯美的句子。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魂兮歸來哀江南!”

屈原第一次流放,是在春天,被迫離開楚國的都城。在千里之外回望都城和故鄉,他看到的是江南清澈明麗的江水上,楓樹搖曳,那楓葉如同手掌頭顱一樣擺動,如同他的無限望鄉。

楓樹遂成為後世的相思離別樹,楓在,風在,如同情懷長在。

而楓樹的另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春夏是青色的,到了晚秋,秋陽明麗,水分減少,葉片的葉綠素合成不足,葉片轉為動人的金色和紅色,當然這種金色和紅色,在沒有疾風驟雨時,會停留在樹梢相當長一段時間,直到空氣和根部的水分無法再供給葉片,楓葉才會凋落。但是如果風雨偏大,楓葉也會提前謝落,鋪成一地紅毯,色彩斑斕。

而古人認為是清寒的霜露,造就了楓葉這種秋紅的自然美。

晚秋天高氣爽,楓樹轉紅,甚至轉成一樹明紅。

杜牧有名句“霜葉紅於二月花”,就是說的晚秋的楓葉,紅如火,明如霞。

“步出西城門,遙望城西岑。

連鄣疊巘崿,青翠杳深沉。

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

節往戚不淺,感來唸已深。”南朝宋 · 謝靈運 《晚出西射堂詩 》

晚秋時節,謝靈運走出都市的西城門,去看郊外的遠山。

這是秋天,秋氣清爽,天地澄澈,可以看到連綿的遠山,清晰分明的層次。

那麼秋山如果不是大面積落葉樹木覆蓋,實際真正的秋山,多松柏長青木,在秋天的Sunny裡更顯蒼茫青翠。

當然山中,山道,不缺乏楓樹,此時的楓樹,在早晨的露水清霜下,呈現出動人的紅色,他站在楓樹旁邊,去眺望遠山,遊玩到日落。那太陽漸漸沉下去,遠山更黛更深濃,漸漸融入夜色裡。

他說重陽節過去了,登高望遠,仍舊會觸動歲月情懷。

這裡用了“曉霜楓葉丹”,是說楓樹在早上的風霜裡,更顯出一種鮮豔的紅美。彷彿是秋霜,讓楓葉染紅。

丹楓,是指楓樹在秋天凋落前後葉子的那種,如同硃砂的紅。丹是指的硃砂。

古代道家和方士,常用硃砂煉製養生長壽的藥丸。丹字,也包含了人工百鍊千萃的美好。而楓葉經過春夏風霜,到了秋天呈現絢爛的色彩,丹楓兩字,包含了對楓樹的敬仰,那是凝碧成丹。

“行旃方境逝,去棹艤江干。

蘆花霜外白,楓葉水前丹。” 陳朝 · 江總《 贈賀左丞蕭舍人詩》節錄

你走的時候,旌旗遠去,即將出發的船,停泊在江邊。

此時沒有霜,但是水邊的蘆花已經如霜一樣的白。

而楓樹臨水臨船,已經呈現最美的絢爛丹紅,如同故人我的心,在江邊依依不捨。

楓樹優美高大,古代道路和碼頭,多種植楓樹,春夏有巨大的廕庇,秋天則會呈現耀眼的秋紅,可作地標。

深秋送客,楓紅蘆白,那是秋天水邊的別樣清麗。

而華人自古愛紅,愛著紅色凝結Sunny的鮮豔,沖淡秋愁。

又引申為內心的活力,比如熱血,比如相思。

所以這首詩,是說,我像楓葉一樣,對你有著深厚的感情,依依不捨。

江濤萬古峽,肺氣久衰翁。

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

衣裳垂素髮,門巷落丹楓。

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贊功。” 唐 · 杜甫秋峽(767年)

杜甫雖然流落四川,但是也正是四川的奇山異水,滋養杜甫的慷慨豪邁。

55歲的杜甫,此時在四川夔門,這裡素有長江天險之稱,有驚濤駭浪的三峽,灩澦堆。

當然灩澦堆在上世紀建國之後爆破清除,雖然少了一處天然奇險的自然風景,但是也告別了這裡行船事故自古多發的歷史。

喜歡杜甫,是因為他生活在這裡,看見的是江濤萬古的天然峽谷,落腳在半山的草舍之間。他說自己已經半老,肺氣不足,已經衰弱。

夜晚不能睡覺,是因為這裡經常有老虎出沒,但是苦中作樂,這裡還有他種植的桔園,家人子女僕童。

他像古代隱居的老人的一樣,不講究穿戴,花白的頭髮垂在衣服上,而住的地方原始而有秋趣,因為門口,就落滿了這裡山楓的落葉,一路金紅。

杜甫用古代的隱士商山四皓來比喻自己,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回到長安洛陽,有助國家。

這首詩有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邁。

那江濤峽谷,半山楓紅,都是他內心賦予的豪邁。他白髮飄飄,站在斜陽楓樹下,其間,想到的是老當益壯,還要有所為。

杜甫肯定知道,屈原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的深邃愛國之懷。

酒薄吹還醒,樓危望已窮。

江皋當落日,帆席見歸風。

煙帶龍潭白,霞分鳥道紅。

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 唐 ] 李商隱《訪秋》

喜歡李商隱的詩,是因為這是一個寫心寫真的詩人,他的詩,或綺麗或典雅,因為有著真性情,百讀不厭。這首《訪秋》是一首看似平淡卻深邃的詩,因為真誠。

他特地去訪問去感受秋天,清空心情,花了一整天,融入浩瀚的秋色。

喝了點酒,但是不多,走著走著,迎著秋風,酒就醒了。

我站在高樓上很久了,我的眼睛穿越長空,目及極度的遠方。

那江邊的高地,沐浴在斜陽裡,遠遠的帆船歸來,都在撤帆靠岸。

那遠處青山,有云煙繚繞,如同有龍在臥,那天上霞光數道,彷彿指引的歸鳥的路線,為它們鋪就霞光大道。

而我最覺得動人的,不是秋水長天,落霞飛鳥,而是身邊是江邊的楓樹。

只有丹楓,才是這秋色裡最濃最美的色彩和姿態,江風吹過,絢紅一片,它們在真實的守望秋色,裝點秋色,回報著秋天啊。

只有丹楓,經歷歲月霜露,呈現最動人的姿態。比起那些大氣的雲霞,更有一種真實真切的存在。

李商隱特地去訪問去領略秋天,不如說,他是特地去感受楓樹,楓葉。

不要說李商隱的詩多悲涼,實際李商隱是個現實而奮鬥的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然而黃昏裡,還有楓樹,以生命的紅,回報落日。既然人生的指向是死亡和虛無,那麼盡力的燃燒和回報吧,不負人生,不負秋天。

唐人好詞《憶秦娥》,寫出了最有歷史感的渾厚秋色,和千年相思

菊花滿地美詩五首:滿地黃花得意秋,黃花滿地似春濃

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家裡有人正常死亡,第一步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