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今天的一場會議中,發現員工和創始人對待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員工覺得老闆不懂一線運營情況,覺得工作委屈,覺得老闆不懂自己,發現本質是溝通不同頻的問題,在職場中我們如何解決溝通不同頻的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能與各層次的人溝通順暢呢?這跟人的思維結構有關。跟不同身份的人,用不同的高度談不同大小的事情,用不同的維度在不同的角色裡,用不同的角度。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首先面是戰略,對應的是思想人性。我們在談企業戰略或者跟戰略型的企業家溝通的時候,要切換到思想的平等人性的角度。戰略的背後是企業文化、願景、估值和產業生態。如果你談產品的利潤、促銷的手段、銷售的話術,那你們肯定不在一個頻道,不要覺得不務實,這是思想和格局層面的東西。所以說當談戰略的時候,你要用思想人性去交流溝通,這樣才有一定的話語權。

如果說戰略是董事長、 CEO 的維度,那麼策略就是現對應的就是思維和理性。策略是系統、管理、標準、作業,這些都是高管層面。面對這一類,你要快速地轉換到思維層面,要有框架模型,要有一二三要有小一小二小三,非常有邏輯的去可行性的分析和落地,還有利弊分析。

如果說戰略是五年的命題,而策略就是一年。所以說當與高管級別的朋友或談到更傾向於策略話題的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快速地跨越到有節奏的一二三的維度。這個時候如果你只談戰略,那就太不務實了,談過多的思路和細節又太沒有系統性。這裡的關鍵詞是框架思維和邏輯分析。

最後一個是點,點是戰術是要馬上做的,你不能用太多的思想和思維,邏輯對於執行層來說是很難有結果的,你需要有絕對的思路和感性的激勵措施,找到一個點,能立竿見影的、可評估、可考核、可獎罰的,能行之有效的辦法,讓大家出謀劃策,各抒己見。

因為一線執行更貼近用戶,對他們要感性,多鼓勵,多拍大腿、多認可,他們會迸發出巨大的能量完成自己的工作。在職場當中,我們要隨時變化,針對不同的話題、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來進行不同的溝通和闡述,這樣才能更好地同頻,才能更好地讓別人感覺到你很落地、很務實,而且有高度,有思想有智慧。所以不要天天怨天尤人。

7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古詩詞欣賞,夏天的雨,秋天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