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三字經》有言:“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地生萬物共人所食,人類才得以生息繁衍。但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食物的種類變得豐富,製作變得更為可口。可是吃的變好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卻沒有變得更好,反倒是出現了很多所謂的“富貴病”,這種情況值得我們仔細思考一下。中醫講病從口入,這個範圍太大,今天我們就只從吃東西的方式來談一談。

吃東西要吃全套

世間的自然萬物都是陰陽平衡的結果,包括我們的食物。我們人體只有攝入均衡的營養才會健康,否則就會五行不調,五臟失和。可是現在的人們吃東西時往往忽視這一點,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只去挑選食物最美味的部分食用,而拋棄了其它部分。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需知食物也是一個整體,它自己本身是陰陽平衡、五行調和的,如果你只食用一部分,就打破了這個平衡,身體自然會感到不適。以下列舉幾種常犯的錯誤:

葡萄桔子等水果:水果不能只吃果肉。葡萄皮與果肉相比,其營養元素及其單位含量都要比果肉高得多,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果膠質、鐵,還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等。葡萄籽的功效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增強免疫力,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細胞的破壞。桔子皮含有很多化學成分,主要有黃酮類化合物、揮發油、檸檬苦素、生物鹼類、維生素B、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蛋白質等,桔子皮單獨吃不好吃,所以古人就發明了陳皮,吃完桔子再來杯陳皮湯就最好了。

水稻等穀類:穀類不能吃精磨的。大米中60%-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積在外層組織中,而通過精磨的大米剩下的就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部分蛋白質,它的營養價值比糙米要低多了。吃糙米能減肥,吃大米就只能增肥。

土豆茄子等蔬果:新土豆未發綠的皮不用削。土豆皮中含有澱粉、蛋白質、纖維素、鉀元素、維生素B、維生素B、龍葵素、膽甾烷衍生物茄鹼、酪氨酸、酪氨酸酶等成分。但要注意長期儲存土豆皮的不能食用,太陽照射後發綠的不能食用,也不要只單獨食用土豆皮。

動物內臟:不要光吃肉,那是最沒動物身上最沒營養的地方。野生食肉動物在捕食獵物後總是先把內臟吃掉,因為那才是營養的精華所在。

菠菜等菜根:有些草皮類植物吃點根。菠菜根營養價值更是高於葉片,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胡蘿蔔素,鈣,鐵等礦物質,吃起來也很好吃。

芹菜等菜葉:芹菜葉比莖的營養要高出很多倍,吃芹菜時只摘掉那些老的,嫩的一定要留下。

凡此種種,記得市場上能買回來的,只要能吃盡量全吃掉,不要去除太多。那些已經分割好的,例如豬肉,最好也添些內臟一起吃,只有這樣才能平衡營養,協調陰陽。

順時應景,不食反季。

反季食物,逆陰陽而生,違背自然規律,不合天道,食之無益,多食有害。這裡的反季主要指的是大棚種植的,這些作物往往添加了化學藥劑,農藥積累過多,光照不足導致的有害鹽積累等。還有一些是南方轉運的和倉儲的,這些能好一點,但有些食物也不適宜食用,例如西瓜等水果在北方的冬天就是不宜食用的水果。

有機食物真的比普通食物好。

現代農業生產的食物為了滿足需求,已經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城市人自以為自己吃的比農村好,其實比農村差多了,真經農村誰家沒有個專門供自家吃菜的小菜園啊,誰會往自己吃的菜上打農藥、施化肥呢?小時候農村老家菜園裡的番茄生吃多好吃啊,現在市場上買來的番茄就只能做菜;市場買的豇豆角一點豇豆角特殊的味都沒有,和普通豆角沒區別;在威海吃過一回大地蘿蔔,比蘋果都好吃,在市場上都買不到。

肉食也沒好哪去,老家散養雞下的蛋做的炒雞蛋都是黃色的,吃起來特別香,用市場買來的雞蛋做的就是白色的,一點香味都沒有;老家散養雞做的菜可以算是道硬菜,市場買的雞肉吃起來像木頭一樣。我去過一回養雞場,那裡的雞終身被關在一個連身都不能轉的籠子裡,為了增加產蛋量終日開燈,雞眼睛都是紅的。農村養的雞得養一年,冬天時才會殺掉公雞吃肉,而養雞場的肉雞40天左右就能出欄,它們如果能一樣可真是見鬼了。

自然的就是最好的,這就是道,人類如果背道而馳就要承受自然的反噬,所以各種災難、病痛就隨之而來。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開始前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但這還不夠,只有當人們能徹底的愛護自然時,才能夠領會自然之道,當人們能徹底順應自然之道時,真正的大同社會就到來了。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