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中國文明五千年,自古便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期,我們來說說餐桌禮儀的一部分。

餐桌禮儀,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傳承部分,可以說,中華文明有多長久,中國的飲食文化就有多久遠,自古以來便代代傳承,作為規矩留傳了下來。

餐桌禮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時代怎麼變遷,有些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是中華文明的精華,不能丟。這些規矩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一:菜不擺三

菜不成三,顧名思義,就是在你請客吃飯時,無論在家還是在館子,都不能點三道菜,哪怕人在少,也不能說是就上三道菜,這裡面的由頭,我給大家來說說。

不能單上三道菜

(1)三道菜我們老祖宗一般只有一種情況下才會用,那就是祭祀的時候,在祭祀供奉的時候,常上三道祭品,所以,三道菜一般用於祭祀。

(2)老古人對於吃飯極為講究,三道菜中的三個同音字是"散",容易理解為吃散夥飯,意味著散夥,離別,聽起來挺彆扭的。

(3)在古代,事事都講究個圓圓滿滿,倖幸福福,成雙成對,自然,雙數在大多古人眼裡,包括現在,雙數才是成雙成對的,所以不用三道菜。

菜不擺三

二:筷不成五

首先,我相信,大家第一眼看到這個筷不成五的時候,肯定想到的是筷子不能是五根,五根咋用啊,誰用一根筷子吃飯,其實不是這樣的,並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

所謂的筷不成五,是指不能用長短筷子,請人吃飯時,東道主分發的每雙筷子都要是相同長的,不能是,一根長一根短,或者一雙長,一雙短,寓意不吉利。

正確的使用筷子

而且在每次吃飯前和吃飯後,必須要把筷子擺的齊齊整整的,不能是東一根,西一根,看起來長短不一,長的長,短的短,寓意"三長兩短",不吉利。

並且,我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吃飯的時候,不能把筷子插在碗上面或者插在米飯裡,因為這代表著燒香,寓意都不太吉祥。

筷子的講究

三:席不成六

席不成六,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張桌子上最好不要坐六個人,尤其是,在桌子的兩側各坐兩人,上下又分別坐一個人,容易形成古人們說的"烏龜席"

因為按這樣坐次,在空中俯看的話,像是一隻烏龜,古人是最講究這些的,所以吃飯的時候,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局面,古人們會盡量避免這種坐次的。

烏龜宴

大家一起聚餐,提倡的是八個人或者是九個人坐,寓意著八仙過海還有長長久久,寓意好了,自然才能流傳至今。

以上三種說法就是"菜不成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的一些說法和解釋。

在我們國家,請人吃飯辦事是常態,但是一個飯局並不是你想的這麼簡單,單單把人湊齊一桌,把菜擺齊一桌,把人伺候的吃好喝好就行了,並不是這樣,其中規矩,還是得你慢慢體會。

老祖宗們流傳下來這些說法並不是無理無據的,他們充滿著日常生活的行為習慣與經驗,彰顯著老古人們的智慧。

其實,說白了,老規矩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禮——充滿著古老的人文關懷與換位思考。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