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漫畫>

轉自本人平臺問答。

題主這個問題,不太明確啊,是問《機械戰警》、《未來戰警》和《終結者》這三部作品之間有什麼區別,還是這三部作品中機械戰警、未來戰警和終結者這三類角色之間的區別?

下面小禍就從作品和角色兩個方面來說一說它們的區別。

三部作品間的區別

其實從任何角度來講《未來戰警》都遠遠無法與《機械戰警》和《終結者》相提並論,《未來戰警》是由編劇羅伯特.文迪蒂和畫師佈雷特.維爾德利於2005年創作的共5期的迷你漫畫,由Top Shelf出版公司出版發行,之後還出版了前傳漫畫《未來戰警:肉與骨》。在2009年被改編為真人電影。《未來戰警》討論了替身取替人類工作生活的未來,人類之間的關係。可惜並不深刻,淺嘗即止。

而《機械戰警》系列和《終結者》系列是最有代表性的美國的文化符號之一,都是龐大而複雜的多元宇宙結構,包含了真人影視劇、動畫劇集、漫畫、電子遊戲等多種藝術類別,內容包羅萬象,遠遠超過了《未來戰警》。

在1992年著名漫畫家弗蘭克.米勒創作了漫畫《機械戰警大戰終結者》,將《機械戰警》和《終結者》兩個系列緊密的聯繫了起來。

《未來戰警》

《未來戰警》英文名《The Surrogates》,直譯為《替身》或者《代理人》。描寫了未來人類發明了替身機器人技術,代替人類社交、工作和生活,而人類本體在家中通過電腦遠程控制自己的替身。替身機器人都是外表英俊帥氣或者美麗性感的俊男靚女,而他的人類本體可能是三百多斤,喝著快樂水的肥宅。

由於替身的普及,世界上犯罪率極低,一片歌舞昇平。然而,危機一直在深處潛伏著,一群反對使用替身的人們被稱為反抗軍,原本與主流社會互不相犯。一場連環謀殺案打破了這虛假的繁榮。原本替身受到攻擊死亡對人類本體是沒有影響的,但是這場連環謀殺案,在替身被殺死時本體也一起死亡。主角FBI探員格里爾在調查這起連環謀殺案的過程中逐漸揭露了一場設計全人類的驚天陰謀。

隨著替身的誕生,人類之間開始出現情感的淡墨,格里爾的最大願望就是與妻子一起進行一場真人的旅行,然而這個小小的願望都無法實現,他已經多年沒有見過妻子的本體了,他的妻子一直以青春美麗的替身示人,她的本體已經衰老,躲在自己的房間中足不出戶。

替身的發明者坎特博士由於感受到人類社會中情感的淡薄,開始產生毀滅替身社會的想法,正是坎特博士創造和領導了反抗軍。而主流社會一經發現端倪,製造了可以毀滅替身主人的武器,並對坎特博士實施暗殺,卻殺死了坎特博士的兒子。

坎特博士發明了一種病毒,想要一舉毀滅世界上所有的替身和它們的主人。在主角到達後,坎特博士啟動病毒後自殺了。主角在關鍵時刻抑制了一部分病毒功能,病毒殺死了所有替身,但是他們的本體仍然完好。在滿街替身倒下後,人了開始走出房間。

《機械戰警》

《機械戰警(RoboCop)》美國流行文化符號之一,作品涉及了真人電影、真人電視劇、動畫劇集、漫畫和電子遊戲等,而一切都源自於1987年上映的賽博朋克科幻電影《機械戰警》。

電影以密歇根州犯罪猖獗的底特律為背景,一名叫做亞歷克斯.墨菲的警察為中心,他被一個邪惡的黑幫殘忍的殺害,隨後被改造為名為RoboCop的半機械人。

《機械戰警》分別在1990年和1993年推出了兩部續集,並於2014年推出了一部重啟版。目前,最新續集《機械戰警歸來》正在製作中。

《機械戰警》與1994年和2000年分別推出了一部真人電視劇集和一部真人迷你電視劇集。

1987年的《機械戰警》其實並非簡單的娛樂化作品,機械戰警的誕生影射了基督教中的耶穌基督,墨菲的死亡和機械戰警的誕生,暗喻了耶穌基督的死亡和重生。當然,隨著世界觀的擴展,《機械戰警》的主題已經早非如此了。

而電影中對執法部門的解構和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終結者》

《終結者(Terminator)》也是美國的流行文化符號之一,它的世界觀比《機械戰警》還要龐大和複雜。《終結者》同樣涉及到真人電影、真人電視劇集、動畫劇集、漫畫、電子遊戲等多種文化類別,這一切都基於1984年上映的真人電影《終結者》。

人工智能天網指揮著一支機器人大軍,佔領了整個地球,而最終約翰.康納帶領人類成功的擊敗了天網,該系列就圍繞著一個核心線索,就是約翰.康納總有一天會帶領人類戰勝天網。天網會在各個方面阻止約翰.康納,甚至從約翰.康納誕生之前就要殺死她的母親,阻止他的降生。

《機械戰警大戰終結者》

在1992年著名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創作了漫畫《機械戰警大戰終結者》,由沃爾特西蒙森繪畫,黑馬漫畫公司出版,將兩個龐大的系列聯繫了起來,當然在兩個體系中都是平行宇宙故事。漫畫中啟用了弗蘭克.米勒為電影《機械戰警2》和《機械戰警3》創作的劇本中未使用的細節。

一個人類士兵被派遣回到過去摧毀機械戰警,而天網派遣了三個終結者回到過去保護機械戰警,由此引出了機械戰警和天網的關係。

原來機械戰警的技術發展出了未來的天網技術。機械戰警將他的意識隱藏在了天網系統中,等待了數十年,在天網全力對付人類時,他給自己製造了一個身體,逃走了,最終與人類合作摧毀了天網。

對天網來說必須保護機械戰警,免受人類摧毀,天網才能誕生,而人類必須摧毀機械戰警才能阻止天網的誕生,機械戰警則因為是半機器人,擁有人類的意識,所以幫助人類對抗天網,而他不僅需要摧毀天網,還要摧毀他自己。整部漫畫雖然只有短短的四期,但是關係錯綜複雜,是一部非常不錯的漫畫作品。

三類角色的區別

《未來戰警》中的替身機器人、《機械戰警》中的機械戰警和《終結者》中的終結者差別非常大,替身機器人是人類遠程操控進行行動的,本身是沒有自我意識的。機械戰警是半機器生命,他大部分意識是原來警察墨菲的意識,被植入了機器人的一些限制措施。終結者是擁有獨立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通常他們的意識就是消滅人類。

《未來戰警》中的替身

《未來戰警》中的替身機器人,外表青春靚麗,能夠進行很多人類無法進行的危險或者特殊工作。但他們沒有任何自我意識,只是人類操縱的機器人。替身機器人出現損壞可以隨意修理或者更換。對使用者沒有任何會影響。

由於替身機器人的推廣,人類開始依賴於替身,這一點跟小視頻平臺的美顏效果類似,人類開始出現情感淡薄,因為替身有著無可挑剔的外表,使人類無法再面對醜陋的自己,只依靠替身出現在公共場合。

這種情感危機其實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半機械人機械戰警

機械戰警,是半機器人,他的意識是原本被殺的警員亞歷克斯.墨菲的意識,這也是他能夠戰勝其他型號機器人的主要原因。

但是創造機械戰警的OCP公司給機械戰警的大腦中加入了一些限制。例如無法傷害OCP工作人員等,這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機械戰警的行動。

天網的終結者

終結者的唯一目標就是“終止”,換句話說就是殺死其他生命形式。

作品中出現的終結者的任務通常都是殺死約翰.康納或者他的母親莎拉.康納,幾乎所有終結者幾乎都有一個次要任務,就是殺死抵抗運動的關鍵成員,例如凱特.布魯斯特、馬丁.比爾德等。終結者也可以“終止”其他的終結者,“T-900”、“T-X”等都是被重新編輯而對付其他終結者。

終結者行動都是依靠頭腦中的編程。

綜上所述,《未來戰警》、《機械戰警》和《終結者》不管是三個系列作品,還是三類作品中的角色,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因為篇幅有限,這裡小禍並沒有展開來說,《機械戰警》和《終結者》都是需要及大篇幅才能夠解釋清楚的,特別是《終結者》關係到了不同時間線的不同因果關係,非常錯綜複雜。《機械戰警》和《終結者》也是小禍一直想寫卻沒有機會動筆的作品。

4
最新評論
  • 鎮魂街最新話:雪象的真實身份是臥底,玄馬成功拿下轉輪神珠
  • 鬼滅之刃舞臺劇,女性角色造型不如人意,猗窩座成顏值天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