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漫畫>

當23萬多人蔘與,豆瓣評分高達8.9的《小丑》,成為近期必須"吹爆"的電影時,它註定是一部無法登陸國內的R級片。但是,對於喜歡的觀眾,他們會通過各種途徑去欣賞這部預定奧斯卡的爆款影片。

看完《小丑》後,內心太壓抑了,壓抑的如同自己內心寫照。有一種看過那麼多的事例,我的心依然柔弱易碎的感覺。

相對於《小丑》用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艱辛和被壓迫的故事包裝DC漫畫中的反派人物,《樹先生》則顯得更加寫實一些。選擇了奮起反抗的小人物成了小丑,選擇了順從的小人物最終變成慢慢消亡的樹先生。假如樹先生處在小丑的位置,他會反抗嗎?

在重刷樹先生的過程中,我又認真地梳理了一下整部電影,發現以前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現在重刷後,好像又有了新的認識。

01

影片的開始,伴隨著幸福生活的宣傳語,狹窄黑暗的修車地溝爬起來一個灰頭土臉的人,他就是樹。

那年失去了最敬愛的哥哥,父親也離開後,樹的精神就開始時有恍惚。樹的個性是懦弱又膽小的,但是在面對村裡各色人物,他那無處安放,永遠向前方伸展的胳膊,只不過是自欺的以為是在他們面前擺譜罷了。

兒時的玩伴,村裡的鄰里,幾乎都是在向著美好的生活在忙碌著,拋開那些人所用的方式,以權謀私,以權謀利,至少在他們心裡是嚮往著新的生活的,只有樹,經常對人回覆著"有點事兒",實際上啥也沒幹,而真正有事時,比如樹去追求小梅時,反而從來沒有聽他說"有事兒"。影片中的這種刻畫,成功塑造了一個沒有技能本事,又沒有生活希望的守舊思想的頹廢青年形象。

或許,別人的眼裡,樹先生就是一個沒本事又懦弱的傻子吧?但是,事實上,樹先生又是一個自尊心強,又極度敏感的人。

對於同伴的羞辱,鄰里鄰親因為"面子"而喊他樹哥,實際上並沒有人真正看得起來他,無非就是想通過嘲笑戲弄樹,找點樂子。原本,這一切都是樹可以自己用心理暗示慢慢壓抑在自己的內心中,表面上不當一回事。直到,在高朋的婚禮上,二豬的仗勢欺人,要求樹當面下跪認錯,這一跪的羞辱,終於開始侵蝕自己銅牆鐵壁般的"自欺欺人"。以至於,在陳藝馨面前,他會發出"活著沒意思"的感慨。

02

在樹的迷幻眼神裡,父親和哥哥的交替出現,是導演有意為之的暗線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哥哥新潮的外在裝扮,似乎應該是代表對新生活的追求,但實際上,哥哥的形象僅僅只是包著一層糖衣,它代表著裹足不求上進的思想。

前期,樹先生記起來的哥哥,從來都沒有清晰過,反而,非常清晰的形象一直都是自己的父親。很多人分析說,是因為父親是被樹殺死的,九叔在重刷幾遍後,還是堅持原來的觀點,樹並不是"凶 手"。

父親和哥哥一直都是出現在,樹的恍惚中,而每一次父親的形象出現時,總是嚴肅,板著臉,樹在他父親的面前,還保持著一些敬畏之心。對應到現實後,說明此時的樹雖然無所作為,但起碼還有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憧憬,還有一些敬畏之心。

整部電影唯一讓樹體會到了一絲溫暖的就是小梅,但是,當與小梅結婚的那天,弟弟三兒沒有借來CROWN當婚車,還與弟弟大打一場。

新婚夜前的這場火,終於燒完了他的剋制,原本塵封的並不嚴謹的記憶再次清晰的重啟。那個同樣的大火,正是父親在焚燒著親手殺死的大哥。現在,再次燃燒起來的熊熊大火,終於逼瘋了樹。

最後一絲的溫暖也沒有了,在婚禮上,原本要叩首的樹,直挺挺的站著,直視自己的父親,這一次父親的形象不再是憤怒和嚴肅。九叔認為,這個情節暗示樹的不叩首正是他徹底放棄自己的時刻。因為後面父親的形象再也沒有出現過,反而是哥哥的形象越來越清晰。

終於,裹足不前的守舊思想戰勝了努力奮鬥,樹的父親不再出現,應該就是反應出樹的內心想法,在現實的壓迫下,他選擇了順從與接收,所以,只有瘋才是他的出路,才能沒有痛苦,所有的美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幻化"出來。

03

不講創造手法,不講導演功力,也不對比環境,直說亞瑟和樹先生的生活,兩人都是壓抑的不幸的。亞瑟解脫了,他停藥後再也不需要去顧及別人的眼光,因為他反抗後,成為了小丑。樹先生也解脫了,他放棄了自己,選擇了順從壓迫,然後他成為了樹"大仙"。

原生的樹先生,善良單純,雖然無所作為但是活的也算謹小慎微,就算反抗也沒有那麼激烈,而亞瑟之所以成為小丑,除了壓迫和悲慘的經歷,他需要藥物控制著自己,停藥後,再也沒有什麼可以約束他了,進化成小丑就顯得更"理所應當"。

所以,回到最初的假設,樹先生就算換一個環境,依然成不了小丑,或許,他還是會在現實與幻覺中想象自己的期望的美好,然後獨自一人慢慢消亡在茫茫的雪地裡。

最新評論
  • 鎮魂街最新話:雪象的真實身份是臥底,玄馬成功拿下轉輪神珠
  • 漫威全新刪減劇情曝光,綠巨人拯救美隊,驚奇隊長現身《復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