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漫畫>

斯坦李老爺子這一生構建了一個龐大到可怕的漫威宇宙,吸引無數影迷。而有著同樣實力的DC漫畫公司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吸金神器。

平凡中帶有悲慘基因的背景加上一個偶然的觸發條件就能批量複製一個個超級英雄,但觀眾的口味卻不能一遍遍複製。而近些年部分跌入低谷的票房就能血淋淋的證明這一點,就連匆匆集結的《正義聯盟》也讓DC宇宙差點毀於一旦。

而今年的實驗性新作《Joker》卻力挽狂瀾扳回一局,在剛剛結束頒獎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oker》一舉拿下了金獅獎,這也是影史首個三大最高獎給漫改電影。這也證明了DC不去盲目模仿,也能穩紮穩打走出自己的風格化道路來。

“小丑”這個角色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福斯們的心中,最有特色的一個可以說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了(可惜英年早逝),甚至網友評價: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頂著這樣的認知壓力,傑昆菲尼克斯卻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前者扮演的小丑是成型後的癲狂、宣洩與對抗,影片中持續給觀眾以“暴力美學”的張力感,而後者則是一個從常人到小丑的掙扎、刺激與蛻變,為我們填補了小丑前的進化過程。

影片給人整體的感受是沉悶和壓抑的,但其中的背景、環境、聲音、階級、道具等背後都連帶出了很多開放性處理引得深思,今天我就談談其中一些看法。

人性,不過是一個有閾值的條件函式

影片開頭坐在化妝鏡前的主人公亞瑟,在化妝時不經意間右眼留下的一滴淚和妝容融合在一起流下,成為整個影片最難忘的鏡頭之一(導演託德菲利普斯稱此場景是劇組在休息時,他在現場播放拍攝電影前就已經提前完成的BGM時,捕捉到的場景。隨即錄下,Onetick一遍就過)。

此時的眼淚,正告訴了我們Arthur也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雖然在此之前,就可能經歷了影片中展現的不公(路邊的少年搶走招牌,並對他拳打腳踢),但他依舊把自己的嘴角強行上揚,對生活也有著期望,因為他記得母親說過:“要始終保持笑臉,你有一個使命,讓世界充滿歡笑。”

雪崩發生後,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可為什麼在街邊受到欺辱的他,旁人卻熟視無睹。在影片的開頭也交代了:處理垃圾的工人罷工,城市裡沒有一個地方是能用乾淨形容的。混亂隨之產生,此時大家最關心的,只有自己。

整部電影敘述的是亞瑟本我和小丑意識的博弈過程。對這個社會一次次的失望,就是小丑這個人性至暗面的成長與覺醒之路。

瘦到皮包骨頭的亞瑟,走在路上也是壓低了身板,就好像身後背了一個小丑一般。而在他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和小丑的博弈。在公車上,玩變臉戲法逗小孩笑的是亞瑟,用癲笑症回覆周圍的是小丑。小丑希望邊緣亞瑟從而獲得控制權。這其實正對應著在共同約定的道德和法律的制約下,人性是與人為善的。

遭遇了廣告牌的打砸搶,老闆剋扣工資,亞瑟向我們第一次展現了他的暴力:踢打街角的垃圾桶。心中的小丑開始覺醒,面對世事的不公,我們開始看到人性中滋生出了暴力反抗的影子。

亞瑟用右手寫日記,更多吐露的是內心的真實想法,而有時卻用左手歪歪扭扭的寫出幾個單詞,正代表著內心小丑的想法。

右手的字跡

左手的字跡(最下方的Don't)

如果說到這裡,亞瑟都還在和心中的小丑博弈,在為人處世時還表現得基本正常,接下來一連串事件的積累則是讓他一路不回頭地奔向小丑。

在兒童醫院給孩子做表演,卻不小心掉落了槍的亞瑟,卻被給他槍的同事藍道陷害,讓亞瑟被老闆炒了魷魚;在地鐵上三個金融男騷擾一個陌生女子,女子用眼神向亞瑟求助。亞瑟用癲笑症換來了三個金融男的毒打……

他不堪忍受,讓三個男人死在了子彈之下,而用槍的時候,亞瑟用的是代表小丑一面的左手。此時,小丑第一次覺醒。暴力的累積最終會導向生命的終結,只不過有時是受害者,有時是施害者。而在廁所裡舞蹈的亞瑟,則將暴力美學鋪張得淋漓盡致。

他假想出來的心理醫生,則是本心自我治療的方式,為的就是不被小丑吞噬。但這樣的支援也因小丑的初次登場——槍殺三個金融男後消失了:“由於預算縮減,心理諮詢會被中斷”

但這個時候亞瑟仍有生活下去的動力。因為他有相依為命的母親,有著一個成為單口喜劇演員的夢,還有一個他愛上的女人。這也代表著,只要在這個世界上,有夢想、親情、友情等的支撐,人性就不會完全墮落。

可是,電影凶殘之處就在於,它剝奪了亞瑟的全部:

和女孩一起的快樂時刻是他幻想出來的;自己是被的母親領養的,甚至童年還和男方一起對亞瑟施暴;母親幻想症里亞瑟的父親正是他以前崇拜的托馬斯韋恩,卻被當事人矢口否認,甚至正在競選市長的托馬斯韋恩稱底層市民是小丑,而小丑代表懦夫和混亂……

而躲進冰箱的亞瑟,則是給了小丑孵化的空間。在絕望和不被認可之後,邪惡的天性就被完全釋放了。

畫完小丑裝的亞瑟,腳步不再沉重。甚至能在平日裡走過千百回的臺階上,自由地舞蹈。

接下來,弒母,殺掉蘇菲,殺掉藍道,殺掉莫瑞……就顯得水到渠成了。最後亞瑟在眾信徒面前,站在車頂上跳起了舞,小丑正式取代

在《人類簡史》中,談到智人之所以能逆襲爬到食物鏈的頂層,歷史長河流淌至今,正是因為“虛構故事”。因為有了虛構故事,陌生人也能因為腦海裡的同一信念而迅速達成統一戰線,虛構故事慢慢地也就演變成了國家、宗教、信念、法律等意識形態。

為了讓人類和諧共處,更好地繁衍下去,我們用了打磨了幾千年的虛構故事從新生命一開始時就灌輸滋養。這也使得絕大部分的人類在這一生中都平安度過。

“I have nothing to lose”嘴角帶著微笑的亞瑟在電視節目中說出了這句話。而即便是精心呵護的人性,也有可能被打破的那一天。這觸發條件就在於,支撐虛構故事存在的,則是我們內心的富足。而一旦開始有了“缺乏”,那就有分崩離析的時刻。

而電影,就向我們展現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人性的另一面。就像現實中心理學家兼魔術師達倫布朗就曾經做出過一個可怕的心理學實驗,他能讓實驗人員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將一個不認識的陌生人從樓上推下去,人性有時候就是這麼經不起考驗。

著名心理學實驗:達倫布朗就範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丑,區別在於,人類這個物種,選擇了給心中的小丑判了終身監禁,而正因為外界的不斷刺激和內心世界的崩塌,破碎的監獄使得有些小丑卻偷偷溜了出來。

跨越了階級,就聽不到遙遠的哭聲

影片裡強烈的階級差異表現中,托馬斯韋恩就是一個上流人士的典型代表。在他自家的韋恩大廈面前,市民紛紛帶著小丑裝扮紛紛抗議韋恩對底層人民的諷刺,而諷刺的是在大廈的內部上流人士卻像沒事兒人一樣看著《摩登時代》哈哈大笑。

在《奇葩說》第六季裡辯手黃執中曾經說過:

“身邊一個小學語文老師在講朱自清的《背影》時,講到一個胖胖的父親彎腰去撿橘子,全班好多孩子哈哈大笑。一開始這個老師很錯愕,後來明白了:不是小孩子冷血,而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限。”

“不是冷血,是因為他們聽不到更遙遠的哭聲。”那些含著金鑰匙長大的上流社會,他們感受不到下層建築的壓力,感受不到隨口說出的一句“小丑”能瞬間擊碎那些灰頭土臉卻依舊努力的人們心中的道德防線。卻諷刺地對著本應是悲劇的《摩登時代》,對著卓別林,當成喜劇哈哈大笑。

《摩登時代》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工人查理(卓別林飾)在工廠幹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院,這一切都是與當時的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生存危機有著密切的聯絡。影片中對底層工人的同情和當年資本家的形象醜化深入人心,使得《摩登時代》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即使是現在也有著很高的人氣。

亞瑟是哥譚市混亂的根源嗎?未必。雖然整個電影的敘述主體是亞瑟本人,但這個時代下像亞瑟一樣的人必定不是少數。影片開頭就交代了哥譚市因為處理垃圾的工人不工作,導致整個城市看不到一處乾淨的地方。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地鐵上充滿了塗鴉,一開始還以為是文化特色,後來發現解讀為人們的一種宣洩更為合適。由於過度的自我保護,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距離在拉遠,慢慢地變成冷漠,在演變為排斥,最後進化成無休止的暴力和混亂。

在亞瑟的小丑化之路上,得不到路人的扶持,得不到公車上人們的關心,得不到鄰家女孩的認可,得不到公司裡同事們的同情,得不到母親的坦誠,得不到警察的理解,得不到托馬斯韋恩的幫助……太多的得不到,就只能自己去爭取,而這種爭取的方式絕不是這個世界的正常邏輯。

人與人之間的漠不關心,自然階級與階級之間更是如此。在混亂的世界中,他們仍能淡定的在電影院裡放聲大笑,這種赤裸裸的諷刺直擊人心。

你和媽媽的關係,決定了你和這個世界的關係

心理學裡指出:“你和母親的關係,決定了你和這個世界的關係”。這裡的母親我理解為長期相伴的親近的人。

從小被虐待的亞瑟, 大腦的自我保護已經驅使他忘記了當年痛苦的回憶,但是身體留下的傷痕卻用了另一種形式時時刻刻提醒著他:癲笑症。而擁有幻想症的母親卻編織了一個謊言,讓亞瑟以為這是先天性物理疾病。

而影片中壓死亞瑟的最後一根稻草,正是跟他相依為命的母親。他對母親的好,即使自己遭受路人欺負,也能強顏歡笑面對這個世界;了解真相之後的絕望,他對母親下了毒手,也對這個世界毫不仁慈。

這裡影片給了一個開放性處理,亞瑟媽媽照片後面寫著托馬斯韋恩署名的情話。我更傾向於更加黑暗的結論:亞瑟媽媽和托馬斯韋恩曾經就是夫妻,而亞瑟則是私生子。只不過資本家動一動手指就能將歷史篡改它本來的面目。如果是這樣,那對亞瑟的刺激就更大。

有網友評價影片中的亞瑟太悲慘了,但也有人認為現實遠比電影更加殘酷。導演在電影開場就開始刻意壓低整個場景的氛圍,讓我們全程在極度壓抑中度過。

不得不說這一場帶有實驗性的電影是成功的。它讓我們看到了自由是相對的,是在一個有限的舞臺上跳舞。而人性一旦跌落這個舞臺,沒有束縛下就能輕而易舉毀掉這個看似繁華的哥譚市,毀掉這個千百年來建成的文明社會。

我們有幸生在一個和平年代,卻也不忘敲響警鐘。

最新評論
  • 鎮魂街最新話:雪象的真實身份是臥底,玄馬成功拿下轉輪神珠
  • 又一動漫神作終於定檔,它的導演被宮崎駿稱讚'百年難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