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84010840690

    南充市老頑童康養中心坐落於國家4A旅遊風景區——萬卷樓景區旁,尊享萬畝的休閒森林公園,綠蔭環翠,空氣清新。可謂天賜福祉,得天獨厚,與市區隔山相望,交通便利,一橋相連。菁菁芳草,密林環繞,既處於城市的發展與繁華之中,又坐擁自然天成的純生態環境的保護。住在這裡,你可以開啟生命的天窗呼吸,以大自然的智慧賦予自己輕鬆的氣息。

    適當運動,注意保暖

    天氣逐漸變冷,對於中老年人而言,該時期秋燥不僅使老年人感覺不舒服,而且容易誘發許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等,如果老年人有“老寒腿”的毛病也容易復發或加重。此時,做好保暖工作至關重要,尤其要重點保護膝關節,切不可運動過量。

    霜降時肺金主事,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球類運動等。但需要注意,此階段運動健身的活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宜劇烈,以微微出汗為宜,也要根據自身情況調節。

    膝關節在遇到寒冷刺激時,血管收縮,血液迴圈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中老年人運動時,不宜做屈膝動作時間較長的運動,要儘量減少膝關節的負重。

    老年人在這一時期最好每天都關注天氣預報,根據氣溫高低,適時適量增減衣物,以自身感覺不冷為準,預防感冒及可能帶來的一些併發症。

    保持良好的心態,防悲秋傷身

    霜降過後,小草開始慢慢枯黃,樹葉也開始漸漸飄落,觸景生情,人們會變得憂思起來。心理專家介紹說,秋天是各種情緒病高發時節。如果調理不當,極易誘發抑鬱症等其他心理疾病。

    現代醫學表明,秋愁、秋悲在一定程度上與老年人生物節律紊亂有關,在人的大腦中,有一個腺體叫松果體,它所分泌的松果體激素有影響人體的時間生物效應。這種分泌的激素主要受年齡的影響。人老了之後,松果體萎縮,激素分泌減少,致使老人睡眠時間短、熟睡程度差,進而導致精神委靡不振、疲憊不堪、抑鬱寡歡等病症。

    傳統中醫認為,秋屬金,其氣燥;燥為陽邪,易耗津液;津液損耗則肺氣虛;肺氣虛則疲倦氣短、頭昏乏力、食慾不振。老年人更易受秋燥影響,對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耐受性下降,心境不寧,易產生悲愁情緒。

    此外,深秋時節,寒暖流交替往來,氣溫驟升驟降。在低溫條件下,老年人體溫受外界干擾的程度較常人要嚴重得多,更易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從而進一步導致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心慌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多事之秋”並不可怕,中老年人應保持樂觀情緒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凡事要看開、想開;晴朗的日子裡,應多外出活動,如假日郊遊、登高觀景等,既可使人心曠神怡,還可接受Sunny的沐浴,對神經系統起到調節安撫作用;保持起居、飲食有常的生活習慣,在飲食上,可多吃些健腦活血的食物,如核桃仁、雞蛋、豆製品等;適量採取一些耐寒鍛鍊措施,增強機體對多變氣候的適應能力,如培養用冷水洗手、洗臉的習慣;多參與一些有利於愉悅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打牌、下棋、養鳥等。

    飲食清淡,平補為宜

    飲食方面,在霜降時節飲食應儘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鹽。這個時期的飲食應以滋陰、潤肺、健脾為宜,飲食以清淡為主。為了防止秋燥,可適當多吃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葡萄、柑橘、蘋果等水果,蔬菜可多吃冬瓜、胡蘿蔔、雪耳、蓮藕、山藥、馬蹄等,老年人還可喝些豆漿、雪耳糖水、蜂蜜水等,潤肺生津、防止秋燥。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蔥、韭菜、花椒、蒜、姜、辣椒、油炸食物等。

    民間有霜降進補的說法。要注意的是,此時宜平補,以有助於健脾養胃,調補肝腎為原則。

    兩款適合霜降時節的平補美食

    1清蒸甲魚

    材料:甲魚,雞精,料酒,蔥,薑片薑末,鹽。

    做法:將甲魚宰殺後,斬去頭和爪尖,洗淨。把蔥姜放一些在甲魚肚子裡,將鹽、蔥、薑片放在甲魚上面,再倒入料酒。水沸後約蒸40分鐘至軟爛取出。

    2白果蘿蔔粥

    材料:白果,白蘿蔔,糯米,白糖。

    做法:蘿蔔洗淨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淨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蔔絲即可出鍋食之。

    最後還是要提醒中老年朋友:要防秋燥,還必須要注意休息,做到早臥早起,保證睡眠,讓身體各個臟腑得到充分的調整,避免秋季的肅殺之氣,減輕秋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補氣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