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新文武貝

    晏嬰為春秋時期齊華人,學識淵博,能言善辯,有一次齊國君的馬死了,國君大怒,要殺了養馬的馬夫,晏子並未阻止,而是上前大罵馬夫:你犯了三條大罪,其一養死的國君的馬,其二害我們國君為馬傷心,其三害我們國君為馬殺人,這樣天下人都會說中國國君重馬輕人,從而小看中國,你說你該不該死?

    齊國君在旁聽到最後,不由長嘆一聲:還是把這人放了吧!

  • 2 # 可以樂子

    1、晏嬰使楚

    晏嬰是當時齊國的宰相,他接到齊王的命令,要他去楚國做人質。晏嬰知道楚國是齊國的敵對國家,于是他想出一計,讓自己在楚國受到尊敬。他在前往楚國的途中,故意在途中停下來,讓自己的馬車在楚國的官道上休息,楚國的官差看到晏嬰的馬車停了下來,就過去詢問情況。晏嬰說:“我們齊國的宰相非常重視道路的整潔和安全,所以他要檢查一下道路是否平整,是否有障礙物。”楚國的官差聽了之後,非常敬佩晏嬰,認為他是一個嚴謹、有才幹的人,于是晏嬰就這樣順利地到達了楚國。

    2、南橘北枳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得知這個消息後,對左右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能言善辯的人,如今來到中國,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麼辦法好?”

    有個大臣獻計說:“他來了以後,請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他是哪裡的人?’回答說:‘是齊華人。’大王再問:‘他犯了什麼罪?’回答說:‘他犯了盜竊的罪。’

    楚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晏嬰來到楚國,楚王用酒招待他。賓主正喝到興頭上,兩名小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問:“這捆著的是什麼人?”

    小吏回答:“是個犯了盜竊罪的齊華人。”楚王轉過頭來對晏嬰說:“齊華人生來就喜歡偷盜嗎?”晏子離開座位,走到楚王面前。

    回答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結橘子,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會結出枳子。橘子和枳子葉子差不多,但果實的味道卻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水土不同呀。現在捉到的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並沒有盜竊的行為,來到楚國以後卻偷盜起來。

    難道是因為楚國的水土容易使人變成小偷嗎?”楚王聽了,尷尬地笑著說:“聖賢的人是不可戲弄的!是我自討沒趣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斯巴魯Forester幾代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