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8489184869852
-
2 # 遠見卓識微風3n
古代科舉三年一次。
因為古代科舉制度是每三年選拔一次人才,選取的範圍包括舉人、進士、探花等不同級別的人才。
三年一次的考試時間和難度都非常高,參加考試的人數非常多,因此在古代,考中舉人或進士是很難得的榮耀。
古代科舉制度的實行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僅是選拔人才的方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價值觀的體現。
在古代的科舉制度中,考試的內容主要涵蓋經義、文章、詩詞等方面,考試形式則包含殿試、會試、禮部試等多個環節。
考中了進士可以直接進入朝廷做官,而考中了舉人則需要再次參加考試才能升為士人。 -
3 # 林宇大寶貝
古代科舉每三年一次。
因為科舉是由朝廷主辦的考試制度,考試的規模較大,需要考慮試卷印刷、考點布置等一系列工作,所以每年都無法進行。
而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既能保證官員的輸送,也能夠控制考試的頻率和規模,使考試更加有序穩定。
另外,科舉考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經過歷代的發展和改革,最終在清代定型。
科舉考試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影響深遠,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4 # 華南閏土
古代的科舉一般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因為科舉考試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工作,然後每三年,然後錄取一些公務員。這些都是社會的精英。
-
5 # 用戶法語
古代科舉三年一次。
因為古代科舉制度是為選拔優秀人才服務的,每三年一次考試可以更好地對人才進行篩選和培養。
此外,科舉考試不僅是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而且是製定和規範文化知識體系的一種手段。
因此,科舉制度對於古代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科舉考試在唐代被定為唐科,只有兩年一次。 -
6 # 用戶8418726095423
古代科舉三年一次。
因為古代科舉是皇帝選拔官員的方式,每三年舉行一次是因為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並且可以讓更多的人參加科舉考試。
此外,每次科舉都會選拔出大量的優秀人才,一年一次會讓選拔機會變得過於頻繁,同時也不利於篩選出更具有綜合素質的官員。
需要延伸的是,古代科舉在中國歷史上有很重要的意義。
通過科舉考試,人們可以獲得官員的職位,得到晉升和升遷的機會,而且在考試的過程中,各地的學子也可以互相交流學習,走向聯合。
所以,科舉制度不僅是選拔人才的方式,也成為了中國歷史傳統教育體系的重要部分。 -
7 # 陌上如玉shy
古代的科舉是三年一次,這是正常的科舉的舉行的時間,為了增加人才數量,一般會在皇帝生日等重大時間增加一次科舉,這就是恩科。
-
8 # 用戶9781247609252
古代科舉三年一次。
因為在唐朝時期,科舉考試每三年一次,而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
科舉考試是古代中國進行官員選拔的制度,考試內容包括詩詞、文章等文化知識,對於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科舉考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朝,隋煬帝就設立了鄉試和會試兩個級別的考試,但真正被稱為科舉制度的是從唐朝開始。
每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考試範圍不斷擴大,考生數量也不斷增加,直到晚清時期才被廢止。 -
9 # 放飛夢想---姬傳濤
三年
正式科舉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大比”。取中者稱“舉人”,其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會試則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禮部舉行,取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則山皇帝親自主持,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分“三甲”錄取,一甲三名賜進土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會稱“三狀甲”。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會元”、“狀元”,即所謂“三元”。
-
10 # 英明果斷鉛筆Uxg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舉行時間分等級而定:
童生考秀才,一年一次;秀才考舉人三年一次(又叫秋闈);舉人考貢士的時間是在考完舉人的轉年的春天(又叫春闈),貢士考進士是在考完貢士發榜後的幾天,因此春闈,秋闈,殿試都是很近的時間,所以那一年叫做大筆之年。
此外,皇帝會根據對官員的需要在某一年會增加考試次數,叫做恩科。
到了漢朝。提拔民間人才。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
11 # shmily81469264
三年
科舉考試一般每三年進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舉人參加,取三百名進士。 清代科舉制度大體仿明,略有變更,更加繁密周詳。清代還舉行了三次制科(特別科)考試。即康乾時三科博學宏詞,光緒三十九年經濟特科。此外,乾隆年間共舉行六次翻譯科考試,可謂創舉。清朝會考特重書法,如著名學者龔自珍就因“卒以楷法不中程、不列軌等”。著名進士有禁煙大臣林則徐、介紹西方思想的學者魏源,軍機大臣光緒帝的老師翁同和、洋務派領袖曾國藩、李鴻章等。 中國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和一大進步,它對中國古代社會的選官制度,特別是對漢代的察舉和徵辟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的階
-
12 # 用戶2680295265809
三年一次。
在中國古代沒有明確的學制概念,但科舉卻是有明確的規定的。
古代科舉一般每三年舉行一次,不是像現在的高考每年都會舉行。
回覆列表
一、中國古代科舉考試
的時間不定。
二、在完善了科舉制度
的唐朝,科舉考試的時間分為兩類,一種是每年舉行的常科,另一種是由皇帝臨時下令舉行的制科。
三、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
宋英宗
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
四、到了明清時期,仍然採取三年一次的制度。
五、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