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用戶200477706476

    灰鯖鯊又名尖吻鯖鯊是鼠鯊科中體型較大的鯊魚。與它的近親長鰭鯖鯊(I. paucu')同屬鯖鯊屬。

    尖吻鯖鯊(學名:Isurus oxyrinchus),鼠鯊科鯖鯊屬鯊魚,分布在溫帶及熱帶的離岸海域。 尖吻鯖鯊體呈紡錘形,軀幹較粗壯,頭、尾漸細細小;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長而尖突;眼大,圓形,無瞬膜;鼻孔小,近於眼端;口裂寬,深弧形。尖吻鯖鯊主要以硬骨魚為食,包括鯖魚、鮪魚、鰹魚及劍魚,但亦會吃其它鯊魚、鼠海豚科及海龜。

    吻鯖鯊完全成長可達2.75米長,最重的達至800公斤,背部呈青色,復部則呈白色。雖然雄性與雌性的生長率差不多一致,但相信雌性較長壽,且較雄性大及重。尖吻鯖鯊最廣為人知的是牠們在水中的速度及躍起的能力。曾試過一隻憤怒的尖吻鯖鯊從水麵躍起至船上。尖吻鯖鯊比其他的鯊魚有較好的水動力學形狀,加上鼠鯊科一般的好氧肌肉質量較高,可見牠們有驚人的速度。尖吻鯖鯊的身體光滑細長,鼻端呈長錐形。牠的胸鰭很短,尾鰭呈半月形。尾巴底部有明顯的龍骨。第二背鰭較第一背鰭細很多。牙齒幼長及輕微彎曲,當嘴巴緊合時仍可看見牙齒。尖吻鯖鯊的背部呈金屬青色,而腹部呈白色

  • 2 # 用戶2216100496907

    1、大白鯊

    大白鯊(學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身長可達6.5米,體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厘米,大型進攻性鯊魚。但正因為其特別巨大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大白鯊分佈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它們最喜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屍體。

    2、牛鯊

    牛鯊體型較小,身體較其它鯊魚相對寬闊,軀幹粗大,整個身體呈紡錘型。體背呈側暗灰色,腹側為灰白色。雄性牛鯊可長到2.1米長,90公斤重。雌性則更大,達3.5米長,230公斤重。牛鯊的頭寬扁,尾基上下方各長有一個凹窪。牛鯊眼睛很圓,瞬膜發達。前鼻瓣呈寬三角形;沒有口鼻溝或觸鬚。牛鯊分布在從澳洲西部到巴西任何的熱帶、亞熱帶沿海水域。

    3、虎鯊

    虎鯊(學名:Heterodontus)是軟骨魚綱(Selachii)虎鯊科(Heterodontidae)僅有屬“虎鯊屬”所有種類的統稱。特點是兩背鰭前緣各具一粗大硬棘。約有10種。海產,底棲,除地中海和大西洋外,幾乎各處可見。通常3.25-4.25米,最長6米。兩顎具銳牙,前方者呈門牙狀,兩側呈臼齒狀。以無脊椎動物如海膽及甲殼動物為食。

    4、鯨鯊

    鯨鯊,鯨鯊科鯨鯊屬的鯊魚。鯨鯊僅1科1屬1種。身體龐大,全長可達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體表散布淡色斑點與縱橫交錯的淡色帶,有如棋盤。鼻孔位於上唇的兩側,出現於口內。牙多而細小,排成多行。鰓裂5對,鰓裂基大,幾乎達身體的背緣與腹緣,最後1對鰓裂位於胸鰭基部的前方。背鰭2個,無棘,第1背鰭位在腹鰭前方,有臀鰭。尾柄具側稜,尾鰭呈新月形,下葉短於上葉。如鯨鯊,有二背鰭,大小不同,胸鰭大,位於第三對鰓裂下,腹鰭小,尾鰭叉型,口寬,端位,鰓耙如海綿狀。

    5、大青鯊

    大青鯊,鯊魚的一種,體細長,2-4米。身體近似紡錘形。頭寬扁,頭長小於全長的四分之一;吻三角形,長而尖突。眼小,圓形。口呈半月形,上頜牙三角形,邊緣具有細鋸齒;下頜牙較狹而尖。上下頜各有牙28-30枚。鰓孔有5個。背鰭兩個,第一個背鰭不大,上角鈍尖形,下角尖突形;第二個背鰭比臀鰭小。尾細長,尾鰭上下方各具有一個凹窪。胸鰭呈鐮狀。腹鰭小,近似方形。身體背面和上側面為灰青色,腹面和下側面為白色。性情凶猛,游泳敏捷。盛產於溫帶暖海和熱帶海洋。常見於海面,貪食魚群、魷魚和其他鯊魚。

    6、鼠鯊

    鼠鯊,又名大西洋鯖鯊,是鼠鯊科的遠洋大型鯊魚。鼠鯊是堅實及沉重的鯊魚,背部呈深藍色,腹部呈白色,鼻端呈錐形。鼠鯊可以生長至3.7米長,重160-250公斤。最特別的地方是在背鰭上有一白汶。這使它們與太平洋鼠鯊及大白鯊有所分別。尾鰭上有兩個龍骨,與太平洋鼠鯊相似。主要以小型輻鰭魚類為食,如鯖魚、鯡魚、帆蜥魚及刀魚。因有時會在未受刺激的情形下對游泳、潛水、衝浪的人,甚至小型船隻進行致命的攻擊而惡名昭彰。分佈於大西洋,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南極洲的海域。

    7、姥鯊

    姥鯊是姥鯊科及姥鯊屬中唯一的一個物種。它是繼鯨鯊以下世界上第二大的魚類。姥鯊分布在全世界的溫帶海洋。它們遊動緩慢,一般都沒有危害及依靠浮游生物為餌料的。它們經常遷移,會季節性的出現在某些地區。就像其他的大型鯊魚,姥鯊正面臨滅絕的危險,原因是其低繁殖及過份捕撈,以供應世界各地對魚翅、魚肉及器官的需求。

    8、六鰓鯊

    六鰓鯊是一種大型鯊魚,可以長到18英尺(5.5米),它們有一個別的鯊魚沒有的特技,就是能短時間改變身體顏色。由於這種鯊游泳不快,它們就利用這種技能和背景混合起來,然後偷偷靠近游泳快的獵物。六鰓鯊是在澳洲珊瑚海1400米深的水下被發現的。2006年“澳洲深海研究”項目團隊利用最新技術的遠程遙控相機對澳洲深海物種進行研究和拍攝,發現了大量怪異的深海物種,六鰓鯊就是其中之一。

    9、皺鰓鯊

    皺鰓鯊鰓裂之所以比其他鯊魚多,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大多棲息於深海環境,而深海環境的氧氣濃度比較低,因此需要比較多的鰓裂來進行氣體交換。皺鰓鯊多棲息於深海,分佈範圍幾乎遍及全世界但是十分零散。皺鰓鯊妊娠期長且繁殖和生產率低,種群數量十分稀少。其本身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10、巨口鯊

    巨口鯊:全世界計1屬1種。體長4-5.5米,體重最重可達1噸(1215千克)。頭大嘴大,細牙成須狀,和姥鯊科及鯨鯊科的鯊魚一樣,以過濾浮游生物為食物;口附近有發光器,可能用來吸引獵物。尾長,但和長尾鯊科不同,上半葉上翹得較不明顯。體色呈棕黑色,腹部偏白色。有別於鼠鯊目的其他種類,巨口鯊的吻部較圓潤且不明顯。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棲息深度約5至1000米之間,以深海居多,故很少被捕獲。巨口鯊在1976年被美國海軍第一次發現,從那之後,只出現過60次,可謂十分罕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醫四小經典哪個版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