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樂天派鋼琴91

    “耕幹不耕溼”是農業生產中的一個重要原則,意思是在耕作土地時,應該盡可能地保持土地表面的乾燥狀態,而不是在潮溼的土地上進行耕作。

    這是因為在潮溼的土壤中,土壤顆粒之間的黏著力增強,會使得土壤更加緊實,難以耕作和通氣。此外,潮溼的土地還容易形成硬塊,影響根系的生長和發育。因此,耕地時應該在土壤適度乾燥的情況下進行,這樣既能保證耕作效果,又能夠保護土壤質量。

  • 2 # akls之金赤木的冰

    “耕幹不耕溼”是一種農業上的俗語,表示在種植作物時需要控制土壤的溼度,既不能讓土壤過於乾燥,也不能讓土壤過於溼潤。

  • 3 # 聰明的旭日Gvs

    "耕幹不耕溼"是指在田地裡進行耕作之前,先等待土地在良好的天氣條件下"乾透",而不是在土地變得太溼潤時遽然進行耕作。
    這樣做可以提高土地的質量和生產力。
    這個議論點是經過種植學實踐和經驗而得出的。

  • 4 # 用戶3353407902320

    耕幹不耕溼是指在農業生產中,將土地耕翻成乾燥狀態後就開始種植作物而不進行灌溉,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只等待雨水滋潤土地的一種種植方式。
    這種方法對於一些特定的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下,可能會有較好的效果。
    但實際上,根據不同的土壤、作物以及氣象條件,在耕種之前會有一定的溼潤土地的要求,否則作物難以正常生長,耕幹不耕溼不僅會導致產量下降,還會影響土壤的水分及養分含量,對於土地健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都有負面影響。
    因此,選擇是否耕幹不耕溼種植,需要綜合考慮地理環境、作物生態、對於土地的管理等多個因素,以確保實現最優化的農業生產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率。

  • 5 # 用戶6793838439218

    一、做好灌溉渠,確保灌排方便。

    要採取單排單灌,防止串灌串排田間鹽分重新分配,同時能快速灌排,有利於泡田沖洗鹽鹼。

    排水方便是鹽鹼地水稻高產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田地要平整。

    鹽鹼地種稻要確保田地平整,土地不平是形成土壤鹽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田表高低不平水分分布不勻,引起鹽分移動,高地缺水返鹽,低地水深影響水稻正常生育。

    整平土地有兩種方法,一是旱整平,二是水整平,平整土地是達到水鹽均衡,合理灌溉,省水增產的前提。

    三、土地要深翻。

    鹽鹼地種稻深翻,可以促進根系發育,提高地溫、促進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物的分解,增加水的接觸面,有利於沖洗脫鹽。

    同時,還能增加耕層厚度,降低犁底層的堅實度,能長期保持土壤肥力,利於水稻穩產高產。

    另外種稻前、後的深耕,還能防止土壤返鹽以及減少雜草和預防病蟲害等。

    土壤翻耕的時間最好是春季和秋季。

    春、秋是返鹽較重的季節。

    秋季耕翻尤其有利殺死病蟲卵,清除雜草,深埋根茬,加強有機質分解和遲效養分的釋放。

    適時耙地可疏鬆表土,截斷土壤毛細管水向地表輸送鹽分,起到防止返鹽的作用。

    耙地要適時,要淺春耕,搶伏耕,早秋耕,耕幹不耕溼。

    四、進行壓砂改土。

    壓砂改土是治理改善鹽鹼地有效措施之一。

    在鹽鹼地翻地耕地前畝摻入20-30立方的砂子,能夠疏鬆土壤、減輕土壤黏性,提高水溫,改變鹽鹼土物理性能,提高水稻產量。

    五、合理施肥,禁止使用鹼性肥料。

    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有機無機相結合。

    化肥要避免施用鹼性肥料,如碳酸氫銨、石灰氮、鈣鎂磷肥等,而應以中性和酸性肥料為好。

    硫酸鉀複合肥是微酸性肥料,適合在鹽鹼地上施用,且有改良鹽鹼地的良好作用。

    結合翻地和水耙地,把硫酸銨和腐熟好的農家肥,作為基肥一起施用,一般基肥畝施硫酸銨20kg,追施硫酸銨30kg,同時還可以配合土壤調酸劑一同使用。

    六、水層管理。

    鹽鹼地栽培水稻的重點是要保證水層,不宜在水稻生育期間排淨水曬田,以免曬田后土壤水分蒸發,把水分中的鹽分留到稻田表面產生次生鹽鹼危害。

    緩苗期和分櫱期田間保持3-4厘米水層,以利快速緩苗和分櫱,有效分櫱終止期後至水稻出穗期保持5厘米左右水層。

    水稻出穗後至灌漿期田間保持寸水,收割前7~10天排水。

    七、病蟲草害防除。

    水稻移栽後7天左右,選用丁草胺或苯噻酰草胺或或雙唑草腈等藥劑常規封閉,苗後可以選用丙嗪嘧磺隆加氰氟草酯等補除。

    其它病蟲害防治結合當地常規水稻種植防治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圖片上編輯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