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比目魚025

    要素教育化是20世紀30 年代作為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和進步教育的對立面出現的。代表人物是巴格萊。要素主義教育家的哲學觀點完全不一致,對某些教育問題看法也有差異,但他們的基本觀點是相同的,如下:1、把人類文化的“共同要素”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

    2、教學過程必須是一個訓練智慧的過程。

    3、強調學生在學習上必須努力和專心。

    4、強調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的核心地位。

  • 2 # 靜靜79061

    要素教育的理論是裴斯泰洛齊教育理論的精華所在,是他教學理論的核心。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過程必須從一些最簡單的因素開始,逐漸轉向複雜的因素。

    德育、智育、體育和勞動教育,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要素,各育都能找到一定的最簡單的要素作為實施教育的起點。

    體育和勞動教育的要素都是兒童身體關節的活動。

    道德教育最簡單的要素是兒童對母親的愛,然後擴展到對他人的愛、愛上帝、愛人類,上升到“博愛”境界。

    智育的要素就是“對事物產生一種最初的印象”,即對事物的形狀、數目和名稱三個基本點的印象。要素教育論的提出,說明裴斯泰洛齊已經看到了教學與兒童心理發展的關系,集中體現了裴斯泰洛齊教育民主化的要求。

    在要素教育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確立了初等教學法。

  • 3 # 無為1970

    國家提倡素質教育,而社會對素質教育的訴求、要求、影響是多種多樣的,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環境衛生教育,告訴孩子們要愛護地球,要保護環境。放學時媽媽接孩子回家,走著走著孩子看到地上有一個空瓶子,孩子就要彎下腰去撿瓶子。有的媽媽鼓勵孩子的行為,而有的媽媽嫌瓶子髒,不讓孩子去撿。兩種不同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平的小臥室怎麼做到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