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4589685779287

    長大了

    麵包蟲 (黃粉蟲) 幼蟲有1-10個齡期,約4-6 天脫皮1次,歷經60-80天,喜群集,在13℃以上開始取食活動。蛹在25℃以上經過一星期後蛻皮為成蟲。

    蛻皮有激素控制 這種現象見於節肢動物、線蟲和緩步蟲類。因為它們的外骨骼不能隨身體的生長而生長 許多節肢動物(主要是昆蟲)和爬行動物,生長期間舊的表皮脫落,由新長出的表皮來代替。通常每蛻皮一次就長大一 些。

  • 2 # 蘇液潼JOJO番茄

    麵包蟲長發育是經蛻皮進行的。約1個星期蛻1次皮,每蛻一次長大1齡。

    在溫和溼度適宜的情況下,麵包蟲幼蟲蛻皮順利,很少有死亡現象產生。但蛻皮時體質相對虛弱,所以蛻皮有時意味著死亡。剛孵出的幼蟲為1齡蟲,蛻第1次皮後變為2齡幼蟲。

    剛蛻皮的麵包蟲幼蟲全身為乳白色,隨後逐漸變黃。經60天7次蛻皮後,變為老熟幼蟲。麵包蟲老熟幼蟲長2.5一3厘米,接著就開始變蛹。

  • 3 # 用戶3895575119309

    世界上有一種外形像鼠、擅長爬樹、一年花9個月時間睡覺的動物,它就是睡鼠。

    睡鼠能繁衍至今,必然有躲避天敵的方法。遇到危險時,睡鼠會立刻蘇醒,然後逃之夭夭。如果尾巴被抓住,睡鼠會立刻脫一層皮,僅讓天敵得到一些皮毛,反正皮毛這東西會再長的。

  • 4 # 用戶1882826709143837

    1、天鵝 一般在四、五月份出生,當它們還是剛出生的雛鳥時,它身上的絨毛還不夠豐滿,幾天後就會進行首次換羽,這就是雛後換羽。這次換羽後,它就長滿了灰色的絨毛,變成了一隻“醜小鴨”,其實這種顏色起到了一種保護的作用,用來躲避天敵的攻擊。 待到十月份時,天氣轉涼,天鵝雛鳥就會再次換羽,長出豐滿厚實的羽毛,用來抵禦寒冷的冬季,這時它只是變成亞成年狀態,不過已經慢慢脫離“醜小鴨”的狀態了。2、蛇 蛇皮的學名叫做蛇蛻,它的出現是因為蛇的表皮是皮膚角質化的產物,不是活的細胞所組成,不能隨個體的成長而變大。當蛇長到一定程度,舊皮不能裝不下它們時,它們就會產生新的皮膚,將舊皮蛻去。這種現象會伴隨爬行類動物的一生。 3、螃蟹 隨著小螃蟹身體內部軟組織的生長體積也會長大,原有的外殼將不能再滿足其生長需要,因此它必須脫去原有外殼,且在原有外殼下長出新外殼。剛開始這層新外殼很柔軟,但隨後將因為骨化(鞣化)作用而變硬,再加上色素的沉積使其顏色加深。 4、昆蟲 昆蟲表皮細胞分泌的外骨骼一經硬化後,邊不能繼續擴大,而使節肢動物體內組織器官的生長受到了限制,因此,節肢動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蛻皮時生成一種酶,使外骨骼破裂,節肢動物幼體就可以從外骨骼中鑽出來,並且有表皮細胞重新分泌新的外骨骼。5、蠶 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表皮不能隨著身體長大而長大。當蠶的身體長大受到限制時,蠶就要脫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是可逆反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