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有涼風61

    陳平即不是呂后一黨,劉邦死後能生存下來,而且得到了重用。

    陳平,河南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首先對陳平來說生存是第一需要,在陳平從項羽處投奔劉邦時,過黃河上了賊船,船夫以為陳平身上帶了財物,要圖財害命,陳平幹脆脫了衣服,扔在船上幫船夫划船。船夫看見他腰間什麼也沒有,掉到船上的衣服沒有響聲,知道他身上什麼貴重東西都沒有帶,就打消了謀害他的念頭,一場凶險就此化去。

    就是派遣周勃秘密跟隨陳平前往燕地,以詔傳,樊噲,殺其軍中。以周勃帶其將兵。

    然而,馬車剛一離開長安,陳平馬上就變卦了,他對周勃說,樊噲不能殺,一殺樊噲我們就的跟著完了。周勃一楞說,支招的是你,變招的也是你,怎麼說?陳平鎮定的說,道理很簡單,樊噲是皇上的故人,而且功高蓋世。最重要的是樊噲的老婆是呂后的親妹妹。憤怒出糊塗,儘管皇上說要殺樊噲,萬一後悔了怎麼辦。退一萬步說,就算皇上不後悔,可是皇上重病在身,命在旦夕,他崩後,呂后和樊噲的老婆能饒過我們?周勃恍然大悟,疑惑的看著陳平,不殺,皇上怪之,死罪。殺,呂后責之,亦是死罪,這該如何是好。陳平說,別緊張,既然我能想得出招,肯定就有破招之法,那就是不殺樊噲,先綁了囚往長安,如果皇上反悔了亦能來得及,如果皇上真要殺樊噲我們亦能推脫責任。妙,實在是妙。周勃立刻轉憂為喜。之後陳平押著樊噲回長安,這時傳來了劉邦駕崩的消息,陳平先是震驚,後是慶幸,繼而是深深的恐懼。他震驚的是劉邦駕崩,慶幸的是自己有先見之明,沒殺樊噲。恐懼的是樊噲的老婆尚在朝中,只要她向呂稚一番讒言,追殺令馬上就會下來。陳平當即的反應是快,趕回京城向呂后說清楚,不然,亦難救己於萬劫不復之中。他命押樊噲的士兵緩行,他搶先趕往長安,回到長安頭一件事就是奔往宮中哭喪,陳平哭的時候,呂稚就站在旁邊,于是陳平就扯開嗓子哭訴,陛下啊,您叫我殺樊噲,我沒尊照您的旨意,只是抓起來,現在還在押回長安的路上。陳平這番哭訴讓呂后吃了一顆定心丸,原來樊噲還活著,只見呂稚可憐般的對陳平說,好了,你辛苦了,請回去休息吧。呂稚這話如清風拂耳,陳平又一次用獨特的智慧化解了惡運。

    劉邦死後呂后把持朝政,提出準備冊封呂氏外戚為諸侯王,右丞相王陵說,高帝白馬盟誓,如若有不是劉姓的人稱王,天下臣民共滅之,現在分封呂氏為王,不符合白馬之盟約。呂後聽了很不高興,又問陳平,周勃,二人回答說,高帝統一天下,分封劉氏子弟為王。現在太后臨朝管理國家,分封幾位呂氏為王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呂后聽了很高興。從此陳平得到重用,升為右丞相。

  • 2 # 澹奕

    陳平是漢朝的開國功臣之一,曾經獻計解除了漢高祖的“白登之圍”。漢高祖時代成為“曲逆侯”,而劉邦駕崩後,呂雉以陳平為郎中令,教導漢惠帝劉盈。惠帝六年,與王陵並為左右丞相。後來,陳平又聯合周勃,平定了“諸呂之亂”,迎立代王劉恆為漢文帝。

    陳平也是少數得以善終的漢朝開國功臣之一。而他能夠善終,就是因為他的八面玲瓏。劉邦死後,呂雉對於當年劉邦的臣子,各種鐧除,而陳平卻並沒有被牽涉其中。

    司馬遷《史記》記載:陳丞相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方其割肉俎上之時,其意思固已遠矣。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高帝,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及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

    呂后不殺陳平,反而重用,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就是陳平沒有聽劉邦的命令殺樊噲。

    劉邦駕崩前,曾經懷疑樊噲,下令殺之。樊噲是劉邦的臣子,更是呂雉的妹夫,其妻就是呂雉的親妹妹。所以陳平並沒有直接殺了樊噲,而是故意拖延時間,等把樊噲押到長安,劉邦已經駕崩了,呂雉對陳平也可以說,覺得這個人很識趣。

    陳平曾經對自己做出批判: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

    陳平能夠善終,不僅是因為他有才華,更因為他善於見風轉舵,是個“識趣”的人。楚漢爭霸他輔佐劉邦,劉邦大勢已去他協助呂後,而諸呂之亂被平定,他又投誠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一套房子需要多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