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作為熟讀歷史,而且對明朝的功過相當警惕的清朝皇帝,乾隆之於和珅,和嘉靖之於嚴嵩,還是有不少區別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最終造成的結果,卻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首先,嘉靖用嚴嵩是為了當白手套,並不真指望他有多少才華。

    嘉靖朝的首輔,從楊廷和到徐階,沒有一個吃乾飯的,但是卻都逃不過一個宿命——要麼聽皇帝的話,要麼就只能下臺,夏言甚至還被砍了腦袋。

    但是和珅不一樣,和珅是非常有才華的,能力也很強。相比於嚴嵩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撈錢來看,和珅是很能幫助乾隆處理一些事情的,比如馬戛爾尼使團的接見等。而嚴嵩,在庚戍之變這樣大的國難中表現得,都只能用蠅營狗苟來形容。

    這就牽涉到第二個問題:嚴嵩並不真無能,而是嘉靖逼得。

    嘉靖朝的首輔,只要沒活過嘉靖的,下場沒一個好的,甚至連熬到自然退休都沒有。因為他們有才,但是又不可能完全聽嘉靖的意思來,所以結局都不好。而嚴嵩,為了長期盤踞在相位上,他就只能向皇帝出賣自己的靈魂而已。

    但是老皇帝乾隆不一樣,乾隆三十五年以後,他就已經是個六十歲的老人了。他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這個國家,因而必須要有一個年富力強、精力旺盛的人替他維持好這個帝國的一切,而和珅就是最好的人選。

    所以我們就能推匯出第三點:嘉靖需要木偶,而乾隆需要演員。

    嘉靖朝的宦官權力是明朝自洪武以來的最低谷,內閣其實也差不多,雖然內閣裡面的精英實在是不少。但是作為一個控制慾極強、容不得下屬比他更精明得很皇帝,嘉靖只需要一個絕對聽話、絕對服從的下屬,哪怕這個下屬貪贓枉法也無所謂,只要他願意幫自己頂雷。

    但是乾隆不一樣,他雖然每天都親裁政務,但是畢竟歲數不饒人。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他的性格也越來越溫和,不再那麼冷酷無情,而且他也確實需要一個幫手來給他辦事。而身為正紅旗的和珅,就是那個最好的選擇。

  • 2 # 向敬之

    嘉靖用嚴嵩,乾隆用和珅,有不少相似之處:

    一、嚴嵩與和珅,都擅長摸準皇帝的心思,迎合上意辦事,讓主子們認為他們很能幹。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主子的需要,如嘉靖抬父稱宗祔廟,執掌禮部的嚴嵩盡力配合,而且嚴嵩會寫青詞邀寵,“一意媚上”;而乾隆耽於享樂需要大量的錢,總管內務府的和珅總讓皇帝的錢袋子裝得滿滿的。

    二、嘉靖與乾隆一樣,有荒嬉怠政的一面,但又牢牢地把皇權抓在自己的手中。於是,他們需要透過嚴嵩、和珅們合作,控制朝政。同時,皇帝們對於這些寵臣,可以放任他們貪贓,但對於他們擅權攬政仍採取了嚴厲的防患。

    嘉靖修玄西內,深居不出,讓首輔嚴嵩以丞相自居,獨專票擬大權,但真正的權力,始終由嘉靖“張弛操縱,威柄不移”(談遷《國榷》卷六十四),還利用司禮監直接監督嚴嵩,以致嚴嵩一旦失寵,即被一紙諭旨致仕,剝奪了全部權力。

    乾隆寵任和珅,雖然沒有讓他領班內閣和軍機處,卻讓他兩邊任職,兼管吏戶,獨攬權勢。但是,當和珅進言構陷政敵阿桂、董誥、王傑等時,乾隆置之不理,充分利用反對者們制衡坐大的和珅。

    質言之,他們之間最大的相似點,就是不斷集中和強化皇權的皇帝,對頗有才幹但貪慾瘋狂的能臣的充分利用。

    當然,他們的比較,也有最大的不同,就是嘉靖崇信方士,三十餘年不視常朝;而乾隆即便在老態龍鍾的八十多歲,還堅持臨朝聽政,就是做了太上皇也是不時上朝裁斷軍國要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響玉米產量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