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丁

    國家現在把新冠疫情放開了,我們每個人都有感染的風險,但我們不要著急,也不要害怕,要把心態放平,調節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還是得聽醫療專家的,我最相信鍾南山老院士,他是最關心,人民的身體健康的,是最關心,我們國家醫療衛生的。

  • 2 # 流浪皇1

    自從今年12月初放開後,即便打過疫苗,出門戴口罩,居家的都會陽。如果是年輕人和學生,每天都會與新冠病毒陽性患者接觸,防不勝防,被感染是必然的結果。即便是感染病毒,但是風險不大。大多數人都是輕微的症狀反應,也有一部分人感染重症狀就感冒發高燒一般。歷經7至10多天便痊癒了。關鍵是自身具有基礎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老年人,若被新冠病毒感染,仍然有一定的致死率。

    我們3人是從湖南來海南島過冬的3位退休老年人。特別是我的基礎病比較嚴重,除了高血壓,冠心病還裝了3個支架。放開這麼久,至今我們旅居海南,目前沒有一個人被感染。如果這個方法能堅持多久,就能夠保證多久不被感染。

    我們的方法就是完完全全,徹底的把自己與世隔離。仿效古代百姓逃避瘟疫的辦法。全家人都逃進深山老林,與外面世界完全隔絕,得以儲存性命。與古代不同的是我們可以透過電視、手機瞭解外面的世界,可以透過手機讓陽過的朋友,送物資上門,取物資時人與人不見面。保障生活物資供應。

    這個辦法就是反向操作。過去是陽性患者方倉醫院或者是居家隔離,不讓病毒傳給別人。我們現在採用沒有被傳染病毒時,自己提早隔離。杜絕與帶病毒的陽性患者近距離接觸而被感染。

    就這樣,我們甪租住的小院子把自己與外界隔離起來。這個方法行之有效。

    我租住的地方是瓊海邊遠鄉村一所廢棄的養殖場。除了有一棟孤零零的小院(四周方圓幾百米無人煙)外,圍牆內還有一個大魚塘。一網下去,幾乎沒有落空,餐餐吃魚沒有問題。種植的冬季蔬菜長勢茂盛,3個人怎麼也吃不完。地裡還有紅薯、花生、王米(收割後已存冰箱裡),院牆內還有幾株楊桃、木瓜、菠蘿蜜樹,目前正是掛果的時候,吃水果不成問題。養了7只雞,每天都能下幾個蛋。食鹽儲備了10包。糧食儲備了一個多月的。

    我們白天的生活,除了種菜、捕魚,還圍著院子轉圈圈,每天打一場羽毛球,看電視,手機上網看電視連續劇。大家一齊動手操弄一日三餐。沒有感覺日子枯燥和無聊。

    大門落鎖,與外界隔斷。彷彿就成了一座“世外桃源”。

    我們就這樣抗疫鬥爭。除非新冠病毒從天下降下來(沒有這種可能),我們被隔離多久,新冠病毒就休想傳染給我們。

    請各位關注

  • 3 # 怒江之水

    陽就陽唄,因為戴口罩也會陽,不上街也會陽,不出門也會陽。現在很多地方陽的人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七十,防控不防控意義不大,只不過是心理上的問題。醫生護士這麼多陽的,難道他們不懂?陽的人群中很多都是很注意防控的,但是現實是沒有用的。防不住的!

  • 4 # 白龜望月

    還是要盡最大努力做好防護。

    新冠病毒是目前人類遇到的最難纏的病毒,已造成數億人感染,幾百萬人死亡。從疫情一開始,我們國家就實行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構築了防疫的銅牆鐵壁,保護了我們的生命健康。

    而今,病毒毒性已減弱,但傳播力極強,防控難度極大。打疫苗會陽,但病情減輕,居家會陽是因為還有漏洞,戴口罩會陽是戴口罩的方式方法有問題或口罩質量有問題。以我的經驗,只要做好防護,還是有效果的。我的左鄰右舍都陽了,親戚朋友大部分也中招了,但是我們至今尚未感染,我們儘可能呆在家裡,出門做好防護,避開有人的地方。畢竟感染上了也是不好受的,能不感染最好,所以還是儘可能做好防護。

  • 5 # 耕夫見聞錄

    接種疫苗,無事不出門,居家過清淨日子,有事出門戴好口罩,這仍然是我們當前首選的綜合防疫手段。

    這樣做的結果,雖然仍然可能被陽,但會降低被陽的機率和減輕陽後的痛苦。

    我們不能因為被陽了就否認疫苗的作用,否認戴口罩的作用,否認居家的作用。有些事,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該做的,其他就交給命運吧!

  • 6 # 豁達的君哥

    涼辦,這病千萬不要信有啥特效藥,最好的藥就是自身免疫力,提高免疫力就是你要做的首選之事,只是燒的很了吃點退燒藥,嗓子疼了吃點消炎藥,咳嗽了吃點止咳糖漿,還是靠自己

  • 7 # Q寶媽咪愛分享

    陽這個形勢是必然的,我們只能放平心態的同時,做好防護,儘量讓自己晚陽,甚至不陽,但是絕對不能放任自行自己都不去防控,即使陽了也不可怕,病毒在和我們抗爭幾天,會好的。我和孩子以及家人都陽過了,無非是發燒兩天,身體疼兩天,嗓子難受兩天,不要過於擔心,保持好的心態,一定沒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明小米13配置更高,為什麼消費者還是要選擇更貴的華為Mate50?